卡修拉荷的傳奇金工師:從戒指分工看見印度階級制度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YaoIndia 就是要印度文/ Jess 爵士 

先前在《印度人穿金戴銀,就是不敢隨便亂戴寶石》文中,印度教僧侶杜蔚諦(Priest Dwivedi)建議我們配戴寶石戒指,印度友人蘇利室便問我:「你們要不要戴呢?」身為精打細算的印度人,蘇利室打著如意算盤,如果可以團購就可以跟寶石商還有金工師傅談個好價錢。我帶著好奇走了一趟,這才了解素來分工精細的印度,要取得一只僧侶建議配戴的戒指,其實不是件簡單的事。

文章插圖

藉由製作寶石戒指這件事情,我們再一次了解古印度的階級制度與工作息息相關。提供寶石配戴建議的僧侶並不販售寶石,因為他的工作是「諮詢」,而費用是「隨喜」;寶石商人只賣寶石但不製作戒指,僅可協助介紹金工師傅;金工師傅雖負責製作戒指,但是金子、銀子或其他材料,就得我們自己去販售材料的商店購買。

看似簡單的一只戒指,其實在傳統印度社會裡,提供了四個工作機會。當然,這也代表整合服務、多工以及一條龍產業的概念,在很多地方尚未普及。

文章插圖

在蘇利室的介紹下,第一站我們來到販售有色寶石的商人家,這是卡修拉荷(Khajuraho)一間不起眼的房子,我們一行人坐在客廳,看著他從一個便當袋大小的袋子裡,拿出許許多多像中藥包一般的紙包。

紙包裡面,有些包著一顆寶石,有些包著一打寶石;有些寶石十分漂亮,有些寶石連我們外行人看了也知道十分普通。他詢問蘇利室我們為什麼要買寶石,蘇利室回答是僧侶的建議。「那麼買這種就可以了,這些漂亮的你們看看就好了!」

文章插圖

我們有點訝異,傳說中善於拉抬價格又能言善道的印度商人,居然沒有跟我這些「肥羊」推銷昂貴的寶石,而是根據我們的需求建議了幾種價錢合理的寶石。事後蘇利室才說,一般中盤商人並不做零售,只因蘇利室和他是同行,這才破例與我們做散客交易。

文章插圖

有了寶石再來就是製作戒指,蘇利室興奮地帶我們去見「卡修拉荷最傳奇的金工師傅」。沿著彎彎的小巷,蘇利室在一個破舊的木門前面停了下來,用力地敲了木門幾下,一個小男孩使力打開了木門。木門後,一片漆黑深處的亮點中,坐著卡修拉荷最傳奇的金工師傅。

小小的金工木桌旁,坐著留著鬍鬚的老師傅,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比旁邊的燈還要亮;房間散落一地木頭工具,然而在這個凌亂的空間中,卻有著一種隱藏的秩序存在。我們在他的點頭之下,踏過時空的門檻,走到了只屬於他老人家的過去。

文章插圖

金工師傅差遣小男孩離開,然後開始和蘇利室聊起天來了,不久示意我們拿出寶石給他看,師傅將寶石一一迅速看過,和蘇利室確定配戴的人。他會看一眼寶石又看一眼客人,似乎在想該如何製作合適的戒指。

眼尖的師傅一看見蘇利室要戴的寶石,立刻搖頭退回給他,生氣地說:「這是女人戴的形狀,請他(寶石商人)不要再賣女人的戒指給男人了好嗎?!」

金工師傅忍不住開始碎唸起近期發生的事情,頻頻和蘇利室抱怨這個社會變了,很多老規矩不受到尊重,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在想什麼。老師傅的堅持,可沒有人能夠打破!

文章插圖

接著師傅確定戒指的大小,告訴蘇利室該買多少的「銀」來製作,我們又浩浩蕩蕩地搭車到市區的銀飾店購買銀。銀飾店老闆拿出銀環,剪下我們需求的部分,我們又再驅車回到金工師傅的工作室,把「銀」交給他老人家,這一整件製作戒指的事情,才算是告了一個段落。

「明天就可以來拿了!」果然是傳奇的金工師傅,動作還真的是迅速。

蘇利室說,他從小就看著這個師傅作戒指,他家傳的工法非常特別,製作出來的銀戒指有著白金的質感,所以才會有「卡修拉荷的傳奇金工師」這樣的美譽。

隔天回到工作室,老師傅驕傲地拿出完成的戒指,一個簡單的戒指,卻是一個家族歷代工法的傳承。

在我們離開後的一個月,老師傅也離開卡修拉荷,去恆河報到輪迴了。

「老師傅有傳人嗎?」我略帶擔憂地問蘇利室。
蘇利室回答:「有啊!他有個兒子,也是金工師傅。」
「那就好。」

 

更多【就是要印度】精彩內容:《印度本納鑽石田探險記:真的挖出了黑鑽石!
在印度是誰吃素?誰吃肉?
「一杯咖啡六包糖?」對!我是印度人!

YaoIndia 就是要印度 logo

YaoIndia 就是要印度

YaoIndia 就是要印度 立志成為華人世界連結印度的第一道橋樑,Yao取音自中文的「要」,音似印地語中的Yahan Aao,意思則是「來這裡」。在YaoIndia 就是要印度平台上,我們將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分享多元而有趣的印度相關內容,邀請大家一起近距離地玩轉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