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讓Dyson離開? 「英國正宗企業」戴森宣布總部移到新加坡

講到無扇葉風扇和分離式吸塵器,現在最熱門的選項要屬英國電器品牌Dyson(戴森)莫屬,在本周二,Dyson做出的決策可說迅速引起熱議。

文章插圖

Dyson搬新家,但是......

本周二(22),英國電器品牌Dyson宣布他們將在這幾個月內,把公司總部從英國城市馬姆斯伯里(Malmesbury)的威爾特郡(Wiltshire)移到新加坡。

沒協議?沒問題!

然而,Dyson的創辦人詹姆士·戴森爵士(Sir James Dyson)向來是活躍的脫歐支持者(Brexiter),2017年11月,詹姆士·戴森便呼籲英國政府不應該再和歐盟談判,他認為是歐陸企業該害怕失去英國這塊市場、是這些企業會主動想把產品賣到英國,所以就算沒有脫歐協議也沒關係。

因此面對「創辦人支持脫歐,卻帶著總公司脫英」的決定出現,這自然引起英國國內反彈。

文章插圖

「短視近利」的英國企業

自民黨議員莫蘭(Layla Moran)便形容,Dyson的舉動彰顯了英國企業的「短視近利文化」(culture of short-termism),她批評道:「面對英國即將脫歐,它卻選擇再度把一部分的事業移出英國,真的令人難以置信。」

「不管詹姆士·戴森怎麼說,他的行為就是在拋棄英國、對英國脫歐投下一張不信任票。」

還有稅率考量?

另一方面,也有人質疑Dyson選擇把公司登記在新加坡而不是英國,是因為新加坡的公司稅是 17%,比英國的 19%還低。

文章插圖

執行長:和脫歐沒關係

對此,Dyson執行長羅溫(Jim Rowan)出面強調一切「和脫歐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是詹姆士·戴森和其他執行團隊的成員基於地區供應鏈、目標市場做出的決策。

為了不被時代甩下的全球企業

「以我們在亞洲所創下的利潤來看,我們看到了讓公司一展鴻圖的機會,」羅溫說道:「......我們會說自己是個全球科技公司,事實上,我們已經是全球公司好一段時間了。現在大多成功的企業也都是全球性的。」

「這也是為了讓我們走在市場的前端(future-proof)。」

到哪裡都會繳稅

此外,羅溫也提到稅務差異對他們來說「無關緊要」,他說:「我們在全世界都有繳稅,也會持續在英國繳稅。」

文章插圖

產品製造  不在英國

如果以Dyson的生產線分布、市場狀況來看,羅溫的說法不無道理,在全世界僱用 1萬2000名員工的Dyson,其產品製造都不在英國,羅溫便指出,歐洲地區在整個產品供應鏈中其實只佔了 2-3%。這些年來,Dyson確實逐漸把製造重心移到新加坡,如 2018年10月,他們宣布要在新加坡成立電動車工廠,作為新產品計畫的出發點。

以收益來說  重心在亞洲

此外,Dyson在 2018年的收益為 11億英鎊(折台幣約 445.5億元),BBC指出,其中大約有 70%是來自亞洲市場。

要過去的  是執行長和財務長

面對這次的搬遷,Dyson也說僅有執行長羅溫和首席財務長強森(Jørn Jensen)會被派往新加坡,他們在英國研發部門僱用的 4,500名員工絕對不會因此受到影響。至於創辦人詹姆士·戴森則會定期來往於新加坡和英國之間。

文章插圖

在英國,是象徵意義的打擊

綜合來看,各界多半認為Dyson離開英國所帶來的影響,可說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畢竟Dyson作為「發跡於英國的正宗英國企業」,卻在英國社會因為脫歐協議大亂時宣布離開,多少會打擊不少人的信心。

英國脫歐  各大企業被影響

無論如何,撇開Dyson這次引起的輿論不談,確實有很多企業因為英國脫歐做出選擇。

英國郵輪公司P&O在前一陣子就宣布要把旗下會經過英吉利海峽的遊輪全部改登記到賽普勒斯名下。Sony則是宣布要把歐洲總部從英國倫敦移到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英國賓利汽車(Bentley)、科技公司Dixons Retail、寵物商品零售業寵樂居(Pets at Home)現在正忙著囤積各種零件和商品,以免在 3月29日(英國正式脫歐日)前一團亂。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