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讓Dyson離開? 「英國正宗企業」戴森宣布總部移到新加坡
講到無扇葉風扇和分離式吸塵器,現在最熱門的選項要屬英國電器品牌Dyson(戴森)莫屬,在本周二,Dyson做出的決策可說迅速引起熱議。

看到這台吸塵器,「Dyson」會馬上跑到你的腦海中嗎?
Photo: Your Best Digs
由於Dyson的創辦人以支持脫歐聞名,所以Dyson的舉動立刻引起熱議。
路透社/達志影像
2018年9月在中國,人們正在等待Dyson的產品發表會開始。
路透社/達志影像
2010年6月,一名遊客正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酒店的頂樓游泳。
路透社/達志影像產品製造 不在英國
如果以Dyson的生產線分布、市場狀況來看,羅溫的說法不無道理,在全世界僱用 1萬2000名員工的Dyson,其產品製造都不在英國,羅溫便指出,歐洲地區在整個產品供應鏈中其實只佔了 2-3%。這些年來,Dyson確實逐漸把製造重心移到新加坡,如 2018年10月,他們宣布要在新加坡成立電動車工廠,作為新產品計畫的出發點。
以收益來說 重心在亞洲
此外,Dyson在 2018年的收益為 11億英鎊(折台幣約 445.5億元),BBC指出,其中大約有 70%是來自亞洲市場。
要過去的 是執行長和財務長
面對這次的搬遷,Dyson也說僅有執行長羅溫和首席財務長強森(Jørn Jensen)會被派往新加坡,他們在英國研發部門僱用的 4,500名員工絕對不會因此受到影響。至於創辦人詹姆士·戴森則會定期來往於新加坡和英國之間。

2016年7月,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在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將勳章頒發給詹姆士·戴森,授封他為爵士。
路透社/達志影像在英國,是象徵意義的打擊
綜合來看,各界多半認為Dyson離開英國所帶來的影響,可說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畢竟Dyson作為「發跡於英國的正宗英國企業」,卻在英國社會因為脫歐協議大亂時宣布離開,多少會打擊不少人的信心。
英國脫歐 各大企業被影響
無論如何,撇開Dyson這次引起的輿論不談,確實有很多企業因為英國脫歐做出選擇。
英國郵輪公司P&O在前一陣子就宣布要把旗下會經過英吉利海峽的遊輪全部改登記到賽普勒斯名下。Sony則是宣布要把歐洲總部從英國倫敦移到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英國賓利汽車(Bentley)、科技公司Dixons Retail、寵物商品零售業寵樂居(Pets at Home)現在正忙著囤積各種零件和商品,以免在 3月29日(英國正式脫歐日)前一團亂。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