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觀景台vs玻璃牆特色公寓 隱私權爭議怎麼判?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拜訪了一個樓層比較高的店家,然後意外發現自己可以把隔壁大樓的住民生活「盡收眼底」呢?對倫敦這群居民來說,這樣的狀況就讓他們從 2016年開始,感受到「近乎不間斷地監視」。

文章插圖

2016年,新大樓落成

2016年,泰特美術館(Tate Modern)從 2009年開始規劃的建築「布拉瓦特尼克大樓」(Blavatnik Building)正式落成,只要來到位於「布拉瓦特尼克大樓」10樓的觀景台,你就可以把散落在倫敦街道上的著名景點——聖保羅座堂(St. Paul’s Cathedral)、碎片塔(the Shard)、國會大廈等建築盡收眼底,每年吸引了約 60萬人來訪——但是對布拉瓦特尼克大樓正對面的公寓大樓Neo Bankside來說,這似乎不是個迷人的主意。

主打奢華  建築外牆都是玻璃

Neo Bankside建於 2012年,是一個由 6棟建築組成的奢華住宅區,其最大的賣點就是他們的建築外牆全是由玻璃組成,一套有三房的公寓房間要價約 365萬英鎊(折台幣約 1.5億元)。因此,當有大片落地窗的住宅正對著主打欣賞市景的大樓時,總是有些尷尬。

文章插圖

在家裡,來自陌生人的凝視

這幾年來,許多Neo Bankside的居民注意到站在布拉瓦特尼克大樓的陌生人會向他們揮手、拍照、觀察房屋的動靜,甚至是比出下流手勢。因此在 2017年4月,有 4名屋主決定對泰特美術館提出告訴,他們說這種「無止境的隱私侵犯」,害他們在家裡永遠都得穿著恰當、也不敢讓小孩子來玩,因此他們希望能透過訴訟,讓泰特美術館把面對Neo Bankside方向的觀景台封閉,或是直接立起擋板。

去年開始有新規範

對此,泰特美術館表示早在Neo Bankside蓋好前,他們興建布拉瓦特尼克大樓、推出「倫敦市景欣賞計畫」就是眾所周知的事,因此建議居民可以加裝窗簾來避免不必要的視線。在 2018年4月,泰特美術館決定縮短觀景台的開放時間,現在,觀景台上除了有標語呼籲大家重視公寓居民的隱私,也有保全負責在現場阻止那些想拍攝公寓內部的訪客。

透過這幾張照片,可以看到人們在布拉瓦特尼克大樓的觀景台位置,以及Neo Bankside的「透明」程度。

確實不少人想看

在這起判決中,法官曼恩(Justice Anthony Mann)曾實地到布拉瓦特尼克大樓和Neo Bankside走一遭,也承認有大量的民眾確實對Neo Bankside的公寓內部感到好奇,他認為會比出下流手勢的狀況雖然很罕見,但仍然有許多人會朝Neo Bankside的方向窺探、拍照、揮手。

一名網友在 2016年5月的貼文寫到:「泰特美術館替窺探Neo Bankside公寓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角度。」

玻璃窗戶背後有代價

話雖如此,法官曼恩指出,這種擁有大片玻璃的公寓,雖然能得到「大面積的景觀」,但本來就會以部分的隱私權作為代價,因此他認為居民如果真的對此感到不適,他們可以選擇在觀景台看得到的地方加裝窗簾、擺放高大的植物等等。

看得到的地方  本來不是居家用

此外,法官曼恩指出,從布拉瓦特尼克大樓可以看到的區域,其實是建商當初設計來當室內溫室花園的地方,而不是起居空間的一部分,因此他認為是那些居民選擇把用作溫室花園的地方改成生活空間,而他們一開始如果沒有這樣做,就比較不會有被觀看的困擾了。

不過法官表示,他的判決是以泰特美術館維持縮短觀景台開放時間、安排保全阻止遊客拍照為基礎。

在 2018年11月,曾有藝術家在觀景台提供望遠鏡,以此對Neo Bankside居民的訴訟表達不滿,但這個舉動因為沒有獲得泰特美術館授權而被撤下。

展覽很重要  和睦也是

對於判決結果,泰特美術館的發言人說:「對泰特美術館來說,位於 10樓的觀景台是展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很高興它能繼續對外開放,也會持續注意泰特美術館在當地社區所扮演的角色,並保持鄰里間的和睦關係。」

有辦法,但成效不大?

對此,Neo Bankside居民的代表律師理斯(Natasha Rees)則不太認同,她指出居民之所以不想裝窗簾,是因為這麼做,他們「就會失去公寓一個很重要的賣點」,她說:「泰特美術館那些限制遊客窺探的方法並不有效,現在,不論是我的客戶,或是客戶的家人,都得在隱私權天天被打擾的情況下繼續生活了。我們正在考慮是否要上訴。」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