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題的得獎文化

歌唱大賽第五名、社區舞蹈比賽亞軍、拼圖競賽冠軍…有沒有覺得現在的小朋友都好厲害,幾乎人人都有個亮眼的稱號在身上,但這些響亮的獎項名目對小朋友來說不一定是最好的鼓勵。

文章插圖

畫畫比賽、舞蹈大賽、英語演講比賽…,台灣人多半在小時候都會有一些競賽的記憶,就算沒有參加比賽,每學期的大考小考名次排行也一樣決定可不可以得到爸媽老師的獎賞,近年許多人喊著要重視孩童的適性發展,認為西方國家用A+、不倒扣分數的正向作風更具鼓勵。

但其實所謂的「得獎文化」在歐美國家一樣受到重視,著有《為贏而比:在競爭文化中養育孩童》一書的弗萊德曼(Hilary Levey Friedman)就擔憂的表示,這樣為了獎品生活的方式對孩子沒有太大幫助。

文章插圖

人人有獎

訪問過95個有小學孩童的家庭後,弗萊德曼發現這些家庭會讓孩子參加下棋、舞蹈、或是足球競賽,其中許多比賽無所不用其極的想出各種得獎名目,只要參加人人有獎,弗萊德曼稱這種競賽根本就是為了讓大家得獎而特製舉辦。

這種「人人皆有獎」(carve up for honor)現象又以跳舞競賽最嚴重,因為在名次出來前,每位參賽者都會先獲得金、銀、鑽石的評鑑,另方面,選美比賽也是一樣的狀況,有時候還會出現讓人啼笑皆非獎項,例如「終極超級大獎」(the Ultimate Grand Supreme)、「4-12歲超級小美人」(the 4-12 Mini Beauty Supreme)

文章插圖

校內比賽不夠

會有這樣的現象,可以從歷史發展和現代趨勢來看;首先,1960年代開始,美國開始有一股「建立自尊運動」,歷史學家史提爾恩斯(Peter Stearns)在《焦慮的父母》(暫譯,Anxious Parents)一書中就提到,為了幫孩童建立信心和技能,學校中開始避免競爭或是負面打擊的教學方式,但這樣的流行多半在學校發生,當校內競賽減少後,父母仍希望孩子多參加比賽,所以取而代之校外競賽活動多了起來。

文章插圖

處處都競賽

再來,自從邁入20世紀後,美國當地開始越來越流行所謂的「贏家全拿」的觀念,伴隨這種趨勢的是各種像雨後春筍冒出的運動聯盟和賽事;時間走到20世紀下半場,得獎文化在1970年代來到高峰期,當時美國除了運動賽事外,電影、文學、音樂也是得獎項目,就連非主流的競賽項是大胃王都蔚為風潮。也就是從此時開始,得獎成了一種流行,孩童的競賽也是相應而生。

文章插圖

人人有獎不一定好

事實上,每個人來到世界上時,就已經開始被排名;(美國)醫生會用0到10評判新生兒的健康狀況;學齡前的孩子則是用身高胖瘦來看待;進入小學後,就是一連串的大考、平時考、入學考等等。課外活動時,下棋比賽的分級制讓孩子彼此有高低之分;足球比賽也可以照技巧分成AB隊。

這些分級制是公開的,不只是孩子們,連一旁的家人和師長都會看見,小朋友們開始認知到自己和朋友是處在甚麼樣的階層和上下關係中,家人師長也會不斷耳提面命的盯緊進度。雖說人人有獎得的現象可以減低孩子們因為沒有得獎的失落感,但這不會掩蓋他們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仍要面對各種人際階層關係。

文章插圖

主辦單位的手段

得獎確實可以讓人設定目標、更有動力練習,但其實在花樣多多的競賽中,企業組織更有收益;人人有獎文化讓參賽者年年回鍋,因為孩子得獎興奮不已的父母、師長、教練們也樂得把錢投入競賽中,這些獎品和認證不斷讓孩子們回來比賽,讓父母買單。

文章插圖

然而,已經有心理學研究發現,獎品對孩子來說只是低度的內在動力,這與父母想幫孩童達到長遠目標、以自己為榮的高度動力不同。

或許我們該注意的是,在這到處有比賽、人人都有獎的現象下,獲得利益的不是孩子的自信心,而是年年辦獎的企業組織。

文章插圖

真正得獎的是誰

想增加孩子信心的爸媽們,要小心看待參加競賽這些事情,因為亮眼獎杯該增加的是孩子的自信心,而不是本末倒置地增厚了主辦單位的荷包。

當你正興奮地幫小寶貝填寫不知道第幾張報名表時,或許可以想想看一座座獎盃或是獎狀後,得獎的是誰。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