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重病就破產」 美國人嘆沒錢病不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全球中央文/ 林宏翰 (中央社駐洛杉磯記者) 

儘管美國醫療水準、富裕程度高於台灣,醫療上付出的代價對中產階級來說卻是很大的負擔。在美國,58.5%破產申請人表示破產主因是醫藥花費。「除非你是比爾蓋茲,否則距離破產只差一次重病。」

文章插圖

在台灣,全民健保制度讓每個人幾乎都能付得起醫療費用,生病看醫生,對台灣人是習以為常的一件事。然而,對照於美國的醫療及保險制度,小病盡量不去看醫生反而是常態,因為高額的醫療費用,一次重大疾病就有可能對平凡人家造成破產的經濟危機。一項調查指出,2018年美國人借了880億美元支付醫療保健費用,45%美國人擔心健康問題會導致破產。

最鮮明的例子是2018年7月《華盛頓郵報》報導,一對韓國夫婦2016年帶著八個月大的幼兒到舊金山旅遊,小寶寶在飯店裡不慎從床上摔下來,雖然沒有外傷但孩子哭個不停。著急的父母親叫了救護車,帶孩子到醫院檢查。醫生認為孩子並無大礙,僅額頭與鼻子有些瘀血,讓這個小嬰兒喝了一瓶配方奶,小睡片刻之後,一家人離開醫院繼續這趟旅行。

兩年後,這家人收到了帳單,那趟在醫院停留3小時22分鐘的檢查,費用高達1萬8,836美元(約新台幣60萬元),儘管他們有旅遊保險可以負擔5,000美元,但其餘的1萬多美元對這個小家庭來說仍是一筆鉅款。

父母親也不禁抱怨:「如果醫院有做什麼治療措施,那我們可以接受,問題是他們什麼也沒做,為什麼我們要付這筆錢?」報紙的標題正凸顯了這個現象「小嬰兒在醫院小睡、喝了一瓶配方奶要價1萬8,000美元」。

文章插圖

今年初,一名在台灣的美國人博凱文因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到臺大醫院急診處就醫,就算沒有健保,費用也只要新台幣2,400元左右。這樣一則貼文在網路上引起超過20萬人分享。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儘管美國醫療水準、富裕程度高於台灣,醫療上付出的代價對中產階級來說仍是很大的負擔。

《美國公共衛生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一項調查指出,58.5%破產申請人表示破產主因是醫藥花費,44.3%是疾病導致的工作損失,多達66.5%的破產原因至少是上述兩項之一。主導這份調查的教授希梅斯坦(David Himmelstein)表示:「除非你是比爾蓋茲,否則距離破產只差一次重病。」

美國人年均花30萬看病  醫療支出占GDP 17.8%

根據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指出,2016年全美在醫療上的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17.8%,這個數字比其他11個高所得國家平均11.5%要高得多。此外,同一份報告指出,美國人每年的醫療花費平均為9,403美元(約新台幣30萬元),這個數字是其他國家的兩倍。

報告指出,美國的醫療人員薪資、製藥與行政成本是美國醫療費用居高不下的主因。舉例來說,2016年美國家庭醫生平均年薪為21萬8,173美元(約新台幣684萬元),是其他國家的兩倍,瑞典的家醫科醫師平均年薪為8萬6,607美元。據統計,22%的美國人曾因付不起醫藥費,而放棄到醫院就診。

文章插圖

民主黨籍前總統歐巴馬在2010年簽署的《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Patient Protectionand Affordable Care Act)又稱「歐記健保」,要求所有美國公民強制購買醫療保險,否則就要繳納罰款。這項法案目的是要改善美國醫療覆蓋率低、醫療費用高昂等問題,讓全民都可享用可負擔的醫療服務。不過,共和黨籍的總統川普上任後,一再聲稱要廢除歐記健保。

歐記健保在2013年上路以來,確實提高了美國醫療保險的覆蓋率,造福約2,000萬美國人,許多低收入家庭也能享有價格合理的醫療服務。不過據統計,2016年美國仍有10%的人口沒有醫療保險;在同一份調查裡的10個高所得國家,醫療保險覆蓋率幾乎是100%。就算是因歐記健保政策受惠的低收入家庭,許多人也因保費日漸提高,改採自付額較高的方案,意味著要就醫達到一定的額度後,保險公司才會理賠,能享有的補助並不如預期。


延伸閱讀:《「在英國千萬別感冒」 英國醫療和台灣健保哪裡不一樣
古巴醫療外交破孤立 醫生:不為錢只為愛
彌補醫療落差 那些趴趴走的印度「假醫生」

文章插圖
全球中央 logo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是高水準、具備國內強大國際訊息來源的雜誌。這本定位為以台灣角度看國際的雜誌,動員遍布全球近三十名的海外資深特派員,就國際間重要新聞事件,作深入淺出的分析報導,被各界視為客觀中立,有助於豐富國人國際視野的優質刊物,深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