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休刊的地球 24小時】09/10 法西颱風襲擊日本

首圖故事:這把傘也不敵強風......

文章插圖

日本—走在風雨之間

在東京街頭,一名撐著傘對抗豪雨的行人顯得好不狼狽。

9號清晨,強颱法西(Faxai)登陸日本關東地區,造成 2人死亡、61人受傷,約 93萬戶停電,市區交通也因此深受影響。

文章插圖

日本—因為颱風停電了

人們騎著腳踏車穿越因為停電而一片漆黑的街區。在強颱法西(Faxai)襲擊日本後,因為前往東京成田機場的高速巴士、鐵路停駛,使得旅客只能透過自用車或計程車來往,造成超過 1萬名旅客因此受困機場。

為什麼天氣不好,飛機就有可能延誤呢?2016年,【地球圖輯隊】以直撲台灣的梅姬颱風為例,要來談談那些空難事件的隱藏幫兇。

延伸閱讀:《為什麼天氣糟糕不應該出航? 空難事件的隱藏幫兇

文章插圖

尼加拉瓜—持續的反政府遊行

在反對尼加拉瓜總統奧蒂嘉(Daniel Ortega)的示威遊行上,一名鎮暴警察在旁邊警戒著。

勞團上街頭、工人罷工…現代社會中,勞工團體在媒體的報導下,似乎被刻畫成一個常用抗議發聲的獨特社群,以英國來說,當地常見的地鐵罷工讓趕上班的通勤族們恨得牙癢癢,勞團似乎成了激進又對立的一個族群。

曾著有《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一書的美國人類學者格雷伯(David Graeber),他以自身對人類學、政治和對勞工運動的了解,分享他對勞工階級與社會其他階級對立的原因何在。

延伸閱讀:《人類學者:勞工就是比較善良的一群人

文章插圖

英國—《使女的故事》作者新書發表會

面對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即將在本月 10號發布《使女的故事》續作《證據》(The Testaments,暫譯),期待的讀者已經在 9號排隊等著買書,還有人特地打扮成《使女的故事》中的角色。

《使女的故事》小說背景設定在基督教神權統治的國家「基列共和國」,在基列共和國,女人只是男人的財產、生育工具

該小說在 2018年被改編成同名電視影集「使女的故事」,也成為聲援墮胎、反性暴力等女權議題時的指標性存在。

延伸閱讀:《阿拉巴馬州新法:執行墮胎就關10-99年 美國墮胎權何去何從

文章插圖

巴勒斯坦—蔓延在攝影機之間的煙硝

以色列武力部隊朝示威的巴勒斯坦人發射催淚彈,讓在示威現場的記者因而倉皇走避。

2016年8月,在德國地鐵上一個印著阿拉伯文的文青包,嚇跑了許多「伊斯蘭恐懼症」患者。

延伸閱讀:《讓人害怕的文青包 巴勒斯坦設計師嚇跑伊斯蘭恐懼症患者

文章插圖

地中海—移民救援船一角

在德國非政府組織「海洋之眼」(Sea-Eye)的移民救援船上,一群來自突尼西亞的移民用著餐,他們正在前往馬爾他的路上。

歐洲地中海壯麗的海景,常是許多名流富豪搭乘頂級遊輪旅行的首選,但是,有一群人卻為了逃離烽火連天的家園,鋌而走險擠上超載的難民船,期望能平安到達歐洲大陸展開新生活。

延伸閱讀:《地中海致命航程 難民葬身海底

文章插圖

伊拉克—寶寶也來參加儀式

一名什葉派穆斯林信徒高舉著嬰兒,要和他一起參加「穆哈蘭月」(Muharram)傳統儀式。

一想到伊拉克,不少人腦海中立刻冒出戰亂頻仍的景象,然而,一群年輕時尚的庫德族男子,準備打破這樣的刻板印象,讓世界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伊拉克。

延伸閱讀:《戰火下的品味 伊拉克庫德型男的時尚宣言

文章插圖

巴基斯坦—這個痛我可以忍

一名穆斯林在阿舒拉節(Ashura)來臨前,用刀具扔擲身體的方式參與「穆哈蘭月」(Muharram)傳統儀式。

現在正值伊斯蘭教重要的「穆哈蘭月」,每到「穆哈蘭月」第十天的阿舒拉節,人們就會齊聚一堂紀念先知穆罕默德(Mohammad)的孫子阿里(Hussein ibn Ali)的死亡。阿里在西元七世紀時,帶領一群烈士在巴格達西南部的卡爾巴拉遇襲,隨後全數陣亡。

大家有沒有發現台灣的伊斯蘭教徒不多,大都是從伊斯蘭教國家移民而來呢?現在,在台灣的教徒很擔心優良的伊斯蘭傳統將隨著信仰人數的下降而消失在台灣。

延伸閱讀:《台灣伊斯蘭教 面臨消失危機

文章插圖

巴哈馬—被帶走的生命們

在斷垣殘壁之間,皇家巴哈馬警力部隊把發現的遺體帶離現場。颶風多利安(Dorian)在重創巴哈馬後,造成 43人死亡,相關救援行動仍持續進行中。

對長期關注這裡的科學家來說,他們多半知道有些小島總有一天會消失,但是這件事在 2018年10月真的發生時,總是令人倍感苦澀的一件事。

延伸閱讀:《瓦拉卡颶風後,從地圖消失的夏威夷小島

文章插圖

香港—示威人鏈

在香港街頭,中學生手牽著手組成人牆站在街頭,抗議這一陣子,香港警察暴力鎮壓示威者的情況。

從街頭示威、攻佔立法會到在機場靜坐抗議,香港年輕一代用行動告訴大家,他們守護香港民主、維護身分認同的決心。

延伸閱讀:《「今天不上街,明天會後悔」 香港年輕一代為何上街?


編註:地球 24小時讓你迅速掌握世界大小事。意猶未盡的朋友,歡迎點選「地球 24小時」看更多!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