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24小時】11/25 再見了傳奇球星,馬拉度納
首圖故事:他的離開令整個阿根廷心碎......



印尼—道別之處
在這個空拍畫面中,一口口棺材全裝著因為感染COVID-19(武漢肺炎)而死去的人,他們的遺體在印尼政府的指示下被安葬在雅加達東區的龐鐸區(Pondok Ranggon)公墓。
目前,印尼已經有 1萬2,511人因為疫情死亡,是東南亞各國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相關閱讀:《輝瑞、BioNTech新冠病毒疫苗開發大突破 有效性高達90%》
隨著COVID-19(武漢肺炎)全球死亡人數飆破 126萬人,本月 10號,美國輝瑞製藥公司和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帶來了好消息:雙方攜手開發的疫苗有效性高達 90%!

香港—沒有泛民派的立法會
在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於立法會進行年度施政報告時,鏡頭帶到了已經空空如也的泛民派議員座位。
本月 12號,4名泛民派議員因為支持港獨、沒有效忠《基本法》等理由,被中國北京當局要求撤銷資格,消息傳出後讓剩餘 15名泛民派議員跟進宣布集體總辭,抗議立法會就如傀儡一樣任人擺佈。雖然泛民派議員在有 70席的立法院本來就不佔多數,但是這個結果也讓立法會現在僅剩兩名非建制派的議員。
回到 25號的年度施政報告上,林鄭月娥稱讚備受爭議的港版《國安法》,也稱現在的經濟與失業率惡化是因為全球疫情和「威脅到國家安全的外國勢力介入」所影響。
相關閱讀:《「時機不對」 8家跨國公關公司婉拒香港政府》
在香港因為反政府示威動盪的頭幾個月,曾傳出香港政府諮詢了多家跨國公關公司,希望可以改善自己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不過沒有公司願意接下這份合約。

亞塞拜然—士兵的祈禱
在一間清真寺裡,一名亞塞拜然士兵趴在地上祈禱。
本月 9號,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間為期六周的戰爭,總算在俄國出面斡旋下迎來終點,交戰雙方再次達成停火協議,替這場自今年 9月底爆發的戰爭畫下句點。
對亞塞拜然來說,這場戰爭無疑是近年最出色的成就之一;但是對身為戰敗一方的亞美尼亞來說,這場挫敗不僅讓他們丟失大片領土,如何從挫敗中再度站起身,將成為全亞美尼亞人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
相關閱讀:《六周血戰畫下句點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街頭兩樣情》

智利—防疫下的雜耍
一名馬戲團團員在後台準備著自己的拿手好戲,她所屬的馬戲團將在符合COVID-19(武漢肺炎)防疫標準的情況下重新營業。
相關閱讀:《「美酒得來速」重現江湖 瘟疫中重生的文藝復興巧思》
地球另一端,16世紀的佛羅倫斯酒商大概不會想到,當年他們的一項小小發明,卻成了解決 21世紀餐廳們「如何在瘟疫中販售食物給顧客?」的最佳解答之一。

埃及—讓機器人來問診
一名志願者正在接受遠端遙控機器人Cira 3進行COVID-19(武漢肺炎)感染診斷,如果運作順利,這台機器人就能代替人類診斷疑似COVID-19(武漢肺炎)感染者,降低人跟人接觸的風險。
相關閱讀:《聽過浮條帽、碰碰桌嗎?德國咖啡館、美國餐廳防疫出奇招》
在各國採取「防疫新生活」的政策下,煩惱顧客沒辦法時時保持社交距離嗎?今年 5月,這兩家店的防疫奇招肯定能為各個餐廳老闆提供靈感!

西班牙—沒能飄洋過海的他
在隸屬西班牙領土、位於非洲西北部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蘭薩洛特島(Canary Island of Lanzarote),搜救人員在這裡攔截了一搜載有 35名非法移民的船隻,並將船上已經斷氣的移民遺體移至他處。
相關閱讀:《移民、難民差在哪?》
當來自中東和非洲的難民大量湧入歐洲,有的國家張開雙手歡迎他們,有的則築起高高的城牆將他們擋在門外。外界也糾結該如何稱呼這些人,到底他們是「移民」、「難民」還是「尋求庇護者」呢?

印度—燒完後記得滅火
新德里一處垃圾掩埋場在焚燒完垃圾後,消防人員和操作怪手的工作人員忙著把餘火撲滅。
相關閱讀:《世界最大電子垃圾場》
HTC、Apple、Samsung......不斷推出新功能和新外觀的科技產品讓人眼花撩亂,對走在潮流尖端的3C粉絲來說,年年把使用的通訊商品汰舊換新已經是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但那些被扔進垃圾桶的手機和3C家電們,全都跑哪去了?
歡迎來到【地球 24小時】
每天,地球圖輯隊都會挑 10張世界各地的照片,帶領大家去看看在 24小時內,地球的不同角落正發生著什麼事情。有的可能嚴肅到令人難以承受,有的可能是令人會心一笑的日常,這些都是這個世界的真實模樣,希望讓大家感受到我們都是生活在同一顆地球上。
那麼,在我們坐在這裡的當下,世界各地又發生著什麼事呢?趕快鎖定我們的【地球 24小時】吧!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