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家:演化讓男性的臉能挨揍

有想過人類的臉為什麼會長成這樣嗎?有生物學家就發現,男性的臉為了要承受攻擊傷害,在演化的路途上成了現在這個模樣。

文章插圖

BBC報導,日前9號時,美國猶他大學發表了一份有趣的研究,學者發現男性的臉隨演化變得越來越結實強壯,就是因為常要承受他人的拳頭毆打所致。

根據研究,人臉最容易在鬥毆時斷裂的部分,往往會在演化中變得更結實強壯,通常這些部分也是男性和女性最有差異的地方。

過去以為是飲食習慣影響

根據這份發表在《生物評論》(Biological Reviews)上的研究,當中提到男性為了爭奪女性和食物資源發生衝突,也就是這些暴力促成男性體格上的變化。從化石的紀錄上來看,人屬的祖先「南猿」(Australopithecus, 註)就有著相當強健的臉部骨骼結構。

許多年來,學者多認為人類臉部結構的堅韌是肇因於早期祖先要嚼食核果、種子和草類等等的飲食習慣所致,但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南猿的牙齒和「因為飲食而骨骼強健」的說法兜不攏。

帶領研究的美國猶他大學卡瑞爾教授(Prof David Carrier)就說:「其實被稱為『胡桃鉗』的南猿,他們可能吃的東西是水果。」

和卡瑞爾教授一同發表研究的內科醫生摩根(Dr Michael Morgan)與卡瑞爾兩人就推斷,是衝突鬥毆導致人類在演化中增強了臉部骨骼的改變,於是提出了「保護支援假說」(protective buttressing hypothesis)。

編註:根據目前所知,智人(Homo sapiens)可能是由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演化而來,而海德堡人推估是從直立人(Homo erectus)的某個分支而來的。再往祖源追回去的話,依序則是巧人(Homo habilis)、南猿(Australopithecus)。

下巴碎了就等死

為了找出他們的假設是否正確,兩位教授先提到數個從醫院急診室蒐羅來的鬥毆例證,當中就顯示出人們的臉在外力衝擊下是非常脆弱的。

卡瑞爾教授進一步解釋:「像是下巴就是最常碎裂的地方之一...…現在我們有外科手術和醫療的幫忙,這種傷害不會讓我們一命嗚呼,但想想看400萬年前,那時沒有醫療科技,下巴斷裂就跟致命傷一樣,因為你沒辦法好好嚼食,只能等著餓死。」

從南猿的演化來看,我們現代人常在意外或衝突中受傷的部位,像是下巴、臉頰、眼睛還有鼻子…,這些部位的結構在演化中漸漸改變成較受保護的型態。

此外,從男性和女性身上來看,這幾個部位也是兩性身上最不同的地方,卡瑞爾教授受訪時就說:「不管是在人類還是在巨猿身上…都是男性比較容易陷入鬥毆中,也常是男性生物最容易受到傷害。」

文章插圖

現代人少激鬥

有趣的是,在古猿之後陸續演化的人種,他們臉部骨骼的強健部分卻越來越少,卡瑞爾教授解釋這其實很正常,因為我們越來越不需要相關的防護。

他說:「我們的手臂還有上半身已不像古猿那樣的強壯,這顯示出時序上的相關性。」而根據兩位學者先前的研究,早期的人屬為了能在鬥毆中揮拳,所以在演化中手掌漸漸演變成能握起的形狀。

卡瑞爾教授和摩根醫生兩人提出的「握拳」說法,在當時引起相當的議論批判,他們也預期這次「臉部骨骼隨暴力強壯」的研究同樣不會被看好。

卡瑞爾教授就談到,其實暴力在人類演化的相關研究中並不是新的想法,學界在這個主題上已爭論多時,卡瑞爾他們的研究在這個主題上增加了相當有趣的討論元素。

「歷史紀錄可以帶我們回顧過去一段時期,考古學的紀錄則可以回溯到數萬年以前,但讓我們知道什麼樣的演化選擇是重要的,則得依靠骨骸的線索。所以這(古猿的骨骼結構)給了我們許多有關遠古時期的重要訊息。」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