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2015有望和伊波拉說掰掰
奪去5000多條人命的伊波拉病毒,不斷挑起每個人緊張的神經,不過世衛組織日前表示,最早爆發疫情的幾內亞正漸趨穩定,並表示如果人類的反應能更加快,預計在2015年中就可以和伊波拉病毒說掰掰。



賴比瑞亞當地的醫療人員正把防護衣脫下,他的夥伴在一旁噴灑消毒用的氯
世衛反應不夠快遭批評
根據聯合國表示,從2014年上半年爆出伊波拉病毒後,全球通報病例高達1.53萬例,光是幾內亞當地就有1,200件死亡病例。
不過,就賀迪爾博士觀察,現在幾內亞的疫情是「相對穩定中」。他繼續談到:「如果你往幾內亞南部的森林區觀察,那麼會發現伊波拉病毒仍肆虐嚴重」,但是「數個省分的情況正漸漸好轉,尤其是首都科納克里(Conakry),當地民眾對於伊波拉病毒怎麼傳染有相當清楚的認知。」
由於對疫情的處理態度不夠迅速,世衛組織受到外界責難,但賀迪爾博士坦言,這是西非地區第一次出現如此嚴重的疫病,「他們已經學到教訓」。

伊波拉病毒的傳染途徑。Photo credit: wikicommons
8個月過去仍有人不相信這是病
事實上,幾內亞和鄰國獅子山以及賴比瑞亞相比時,當地的疫情並不算是最嚴重,但是,疫情爆發至今已過了8個月,還是有村落相信伊波拉病毒不是疾病,所以醫療人員仍會碰上村民把他們擋在村外,不讓人員追蹤潛在病例。
隨著全球醫療資源的投入,英國方面也派出30名醫療人員到獅子山共和國協助救治病患,他們會在當地訓練人員,協助遏止伊波拉疫情。
有關伊波拉病毒的傳佈,只有在患者發病,也就是出現嘔吐或發生等症狀時,他們的體液才會具有傳染性,換句話說,站在前線的醫護人員因為必須照顧患者,他們往往是感染率最高的一群人。
60秒了解伊波拉病毒影片↓
伊波拉病毒
●症狀包含高燒、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
●致死率最高可達90%,根據BBC觀察目前的致死率大約是70%,而根據世衛組織(WHO)的統計,伊波拉平均致死率約是50%,過去的病例致死率介於25%-90%不等。
●伊波拉病毒並不是藉由空氣傳染的,它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經由體液接觸
●潛伏期為2到21日
●目前的疫苗仍在試驗階段,因為伊波拉危機情況特殊,世衛組織特別開放未經人體實驗的藥物上場。
●維持療法(supportive care)像是幫有嘔吐和腹瀉狀況的患者補充水分,有助恢復健康
●果蝠被認為是伊波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編註: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Ebola crisis now 'stable' in Guinea, WHO says”
延伸閱讀:《致命美味? 非洲野味小吃成伊波拉禍首》
《西非伊波拉病毒大爆發 居民排外情緒增加醫療困難》
《超越一切的大愛 無國界醫生們的故事》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