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限定 扭曲房市讓香港「閣樓貧窮族」誕生

富裕和貧窮並存的香港,當地開始出現一群閣樓貧窮族。

文章插圖

許多人的夢想就是能有個安身立命的家,但在扭曲的房地產市場影響下,許多讓人難以想像的社會現象不斷叢生,以香港來說,當地就出現了一群住在高樓的「閣樓貧窮族」,BBC記者池蕾莎(Leisha Chi)實際走訪了這些「最靠近天空」的香港居民,並分享了她的觀察。以下篇幅皆以蕾莎自述角度敘寫。

窮人限定

席地而睡,這是58歲張先生(Chan Piu)每天睡覺時的景象,直接睡在鋪滿報紙地面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家連一張床都放不下。

他住在一間沒有窗戶、大小只比停車格大一點的空間中,當你站在他的房內,馬上就可以感受到什麼是窒息感。往旁邊看去,你會發現張先生把父親的遺照掛在牆上,遺照裡,張老先生就這樣靜靜地看著畫外的兒子。

張先生的窄房已經讓人了解到什麼叫擁擠,但當你發現到他還要和另外7個家庭共用廚房、廁所還有起居空間時,你才知道什麼叫做壅塞窄小。

往外走時,你會被眼前的景象嚇到,因為從這棟房子向下看是排列整齊的高樓。沒錯,張先生和其他人住在閣樓,這樣的屋子是「窮人限定」。

文章插圖

夏熱冬冷鐵皮屋

張先生和他的鄰居們,正是數千位港人的生活縮影,他們是當地的「閣樓貧民族」,因為付不起低樓層的居住空間,只得一路被逼到了最高的閣樓區。

這些閣樓族的住屋,通常是用鐵皮和木頭搭建而成,內部則再多分隔讓更多家庭可以入住,每到冬天,鐵皮屋會變得相當寒冷,但一到夏天,又會熱到像是會冒出蒸騰熱氣。

文章插圖

往張先生住屋附近的街區走去,這裡有間專門幫助貧困人士找落腳處的非政府組織,已經在這裡工作2年多的邱小姐(Natalie Yau)就表示,港府的政策沒有幫到這些貧困人士什麼忙:「香港是個富裕的城市,但香港卻沒有完善的住屋政策。人們因為政策缺失,現在淪落到得住進簡陋的屋子中。」

「港府會提供公共住屋給低收入家庭,但能分配到的名額其實越來越少,等待名單卻越來越長。」

文章插圖

微薄收入全給房租

某個又濕又冷的日子,我到香港著名的景點「太平山」(Peak district)遊覽,這裡可以俯瞰香港市區的天際線,站在那裏的時候,眼前景色是相當引人入勝的,而往下往市區望去,層疊的大樓更是壯觀,但在這鱗次櫛比的大樓背後,卻藏了晦澀的現實。

貧窮,這在香港是相當嚴肅的話題,在當地不斷攀高的房價影響下,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

當你走在當地,你會見到老年人在大街的垃圾桶上挖找回收物,或推著裝滿紙板鐵罐的推車走過,甚至也有老人家坐在夜晚的街上賣菜。他們賺得的收入,有很大部分都是要拿去繳房租。

一間房2.4億元

當你走在高峰區,這裡的生活景象是很不同的,因為此區的房價是全香港之冠。通常,這邊的房價約在2.4億港幣到9.7億港幣之間(折台幣約9.8億元到39億元),就算是公寓也會賣到數百萬港幣。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房市政策無效

物業管理公司「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的Simon Smith就談到香港的房價現象,他表示有數個因素導致當地房價居高不下。

「香港的匯率受到美金影響,就我們所知,香港的匯率現階段很低,這也表示港幣目前很低廉,這進一步讓房產變成很容易入手的商品。再來,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註1)是另一個影響因素,這個現象不只發生在美國、日本和中國,現在也會在香港見到。」

「如果我們進一步看到當地房市的結構,你會發現香港在近幾年缺乏足夠的住屋。」香港的前任政府無法替房市增加新的土地,這也是現任政府常攻擊的一點,但增加土地面積不是可以立即解決香港房價的方案。

註1: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是一種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以提高貨幣供應,可視之為「無中生有」創造出指定金額的貨幣,也被簡化地形容為間接增印鈔票。其操作是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購入證券等,使銀行在央行開設的結算戶口內的資金增加,為銀行體系注入新的流通性。

文章插圖

何時才輪得到我?

​再回到九龍區的深水埗(Sham Shui Po)吧,住在閣樓的張先生正慢慢在樓梯上上下下,因為他想使用這邊唯一的一間廁所,這間廁所也是他們共用的澡間。對張先生來說,他其實壓根不懂什麼金融政策,他唯一知道的是,他等著一個可以稱做家的地方已經等了好久。

張先生的願望相當然爾無法太快實現,因為香港家庭排到國宅名單的速度平均是4年。

「我等國宅已經等了2年,但政府做的事情也只是耍耍嘴皮子,他們說香港的土地不夠。」

更糟的是,張先生現在還面臨另個問題,如果他找不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那麼他就等搬到更小的地方,這次他會連屋外的景觀都沒有了。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