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閒置公設:破敗到像被空襲過 台北國防幹訓班

---本文為地球圖輯隊 x 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攜手合作 文/詹岳霖   攝影/詹岳霖、姚瑞中---
本區日據時期曾為草山林間學校,台灣光復後成立革命實踐研究院,作為中國國民黨研究及教育訓練場所,青邨介壽堂是為慶祝時任國民黨總裁、兼任革實院長的蔣中正總統七十大壽,在民國四十五年(1956)興建落成,有奠基紀念石牌可證,青邨介壽堂的落成時間,比被列為歷史建物的中山樓還要早十年,是中山樓園區內最資深的建築物,後為國防部青邨幹訓班使用。

 
文章插圖
青邨幹訓班介壽堂內部一景。Photo credit: 姚瑞中、LSD。

原本青邨位於台北木柵,在李登輝擔任國民黨主席期間,被要求與國民黨培訓人才的革命實踐研究院,以地換地,從精華地段搬到了國家公園內,革實院搬到木柵後,又把木柵精華土地賣掉,讓軍方大失血。

在民進黨執政期間推動民間BOT,因為蓋溫泉旅館引發爭議,而後國民黨執政,軍方曾編列一千萬元預算整修青邨作為國軍官兵休閒中心,但營建署反對,民進黨立委也不支持,行政院最後要求軍方將二萬五千坪土地撥交營建署,但是營建署也不投資管理,目前全區閒置,建築物部分損壞,全區總計有介壽堂、舜水樓、梨州樓等主要建物二十棟,建築面積計約九千五百平方米,土地總計一百九十八筆,面積八萬二千五百四十一點八四平方米,佔地廣闊。

 
文章插圖
青邨幹訓班介壽堂大門。Photo credit: 姚瑞中、LSD。

2011年三月某天下午,我騎車到了中山樓位於湖山路的大門口,將機車騎向門口的警衛室,告知他們欲進入參觀的意圖,裡頭有幾位阿姨和一位替代役男,一問之下得知參觀時間已過,原來每天有幾個固定參觀時段,雖然不能進入參觀,但我試圖問了一些關於青邨幹訓班的相關資訊,然而,那些阿姨和替代役男卻絲毫不了解關於青邨幹訓班的任何訊息。不過園區旁的一條詭異小徑可以進入青邨幹訓班,兩旁坐落些看似無人居住的老房子和些許盆栽,讓前方路程更加神祕。
 
跨過了一小塊雜草地,映入眼簾的是那高聳的旗竿,復古色彩和斑剝碎裂的外觀,還真有點讓人回到過去的感覺;周圍場域相當龐大,似乎是個停車場,往左一看,一棟殘破不堪又帶有幾分莊嚴的建築物似乎在呼喚著我,走進想一窺究竟,先是被建築物前還冒著煙的溫泉池塘給震懾到,搭配那明亮的藍綠色還真是有些脫離現實,不知為何讓我想起了國民黨,回過神,抬頭一看,建築物上「介壽堂」三個字格外清晰。

 
文章插圖
青邨幹訓班內有二十棟廢棄建築物。Photo credit: 姚瑞中、LSD。

「介壽堂」 整體建築頗為氣派,看似電影院或是演講廳,一進到裡頭,眼前碎裂的木頭地板和滿地殘骸讓我頓時轉移了時空,搭配室內昏暗氣氛顯得更為詭異。續往前行,依舊是滿地殘骸和雜物,並且積水積相當嚴重,各個小房間皆為相同狀態,接著我來到了一個類似大禮堂的空間,此時,眼前所見讓我感到震驚萬分,這裡就像遭到空襲般,一切皆變成了斷垣殘壁,天花板幾乎只剩一半,觀眾席已被積水、天花板掉落的殘骸、木質建材、照明設備與各種垃圾所掩沒,與講台上發霉且搖搖欲墜的中華民國國旗與四周氣派的愛國文宣形成強烈對比,也讓我似乎聽到了從前這裡朗讀相關誓詞的聲響,又有那麼點滄海難為水的感受。
 
繼續往二樓前進,經過一座L形樓梯,來到一條細小的走廊,當然地面一樣被殘骸所掩蓋,走廊上有些許房間,有教育長室、接待室、輔導長室…等。每間房皆空蕩蕩的,只剩下一些鏡子與椅子,不過電燈開關似乎異常的新,感覺有點毛毛的,因此我決定到二樓外的走廊吸吸新鮮空氣,走到外頭,彷彿回歸了現實,不過也讓我驚覺已是傍晚時分,天色逐漸昏暗,再不走,可能會被困在某個異次元空間永遠無法脫身,趕緊離開這令人五味雜陳的介壽堂。
 
文章插圖
青邨幹訓班介壽堂講台。Photo credit: 姚瑞中、LSD。

 
文章插圖
青邨幹訓班介壽堂講台上的國旗。Photo credit: 姚瑞中、LSD。

 
文章插圖
青邨幹訓班介壽堂與日月池。Photo credit: 姚瑞中、LSD。

走時心裡想著它還存在的理由,若是要留作紀念,是否應該大大整頓一番,向這樣放著發臭、發霉又無人管理,甚至無人知道其存在,那些已死去的愛國將士們,是否會贊同這樣的作法呢?
 
目前國防部已完成軍營地釋出審查作業,同意土地由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撥用,並要求併同撥用地上建築物,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刻正辦理土地及建築物撥用相關作業。
 
文章插圖
青邨幹訓班介壽堂一景。Photo credit: 姚瑞中、LSD。

蚊子館小檔案
台北市國防部青邨幹訓班
設施地址:台北市陽明山中山樓旁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國防部軍備局
管理機關:陽明山 國家公園管理處
建造日期:1956年三月落成,2007年起閒置
建造經費:年代久遠,資料不詳


延伸閱讀:《台灣閒置公設系列

編註:希望更了解姚瑞中和LSD團隊成果的朋友,推薦至:
01 “失落檔案社會室
02 地球圖輯隊精選評論文章,希望能幫助網友從多面向思考。本文意見為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
03 本文在2015/06/24取得姚瑞中老師同意刊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本文為地球圖輯隊 x 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攜手合作---

出版團隊介紹:

姚瑞中(YAO Jui-chung)
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1994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曾受邀參加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日本橫濱三年展、澳洲亞太三年展、台北雙年展聯動計劃、上海雙年展、北京攝影雙年展、深圳國際雕塑雙年展、首爾國際媒體藝術雙年展、英國曼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首屆「集群藝術獎」得主,北藝大傑出校友,目前兼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講師。著有《台灣裝置藝術》、《台灣當代攝影新潮流》、《台灣廢墟迷走》、《台灣行為藝術檔案》、《流浪在前衛的國度》、《廢島》、《姚瑞中》、《人外人》、《幽暗微光》、《逛前衛》(合著)、《恨纏綿》、《海市蜃樓》(編著)、《海市蜃樓Ⅱ》(編著)、《萬歲山水》、《萬萬歲》、《海市蜃樓Ⅲ》(編著)、《小幻影》等書。姚瑞中網站www.yaojuichung.com

LSD(Lost Society Document,失落社會檔案室)
全名為「失落社會檔案室」,為一臨時性組織,是由選修姚瑞中老師一堂課的學生組成,以一學期時間返回故鄉進行攝影踏查與書寫。參與第四集的成員有五十位,以師大美術系同學為主,也有馬來西亞、大陸、澳門等學生加入,另有台大、政大、台藝大、世新、台南等大學同學自願參與,許多學生都非本科生,他們以有限裝備與無限熱忱走訪全國各地,自2014年三月至七月的五個月內,過濾出一百件閒置或低度使用的案例及幾處活化例子,透過生動文字敘述與現場照片,呈現出全球化社會發展的特殊在地現象,以公民參與方式提醒社會大眾,並提供政府相關單位參考改善。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