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間諜跟007有什麼不一樣?

槍、西裝、美女,提到間諜,很多人都會先想到 007系列的詹姆士龐德,但真正的英國間諜生活真的是像電影這樣,開著跑車四處追逐敵人,不時還可以跟龐德女郎纏綿嗎?

文章插圖

BBC的國家安全記者蓋能(Frank Gardner)訪問 2位現任英國秘密情報局(MI6)成員,帶我們一探真正的間諜生活:

直接跟間諜面對面

狡詐、敏捷又性感迷人的間諜魅惑人心,但這樣的間諜其實只有電影才有。這禮拜,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主演的 007系列新電影《007:惡魔四伏》(SPECTRE)即將上映,不過,電影裡演的情節真的只是幻想嗎?還是在現實生活裡的英國秘密情報局其實也有類似的間諜機制?我將會跟兩位現役的秘密情報局(MI6)成員見面,找出他們的秘密。

一開始,我並沒有注意到這兩位間諜,飯店裡的人真的是太多了,他們是那群攝影工作組的人嗎?還是來確認我們有沒有得到妥善服務的飯店接待員?但是接下來,我們就被介紹給秘密情報局的人,其中一個人的名字叫卡莫(Kamal),我邊跟他握手邊猜想卡莫也許不是他的真名,卡莫看起來 30多歲,沒刮鬍子,外表看起來相當有自信。另一位成員克斯蒂(Kirsty)年紀比他稍微大些,穿著整潔,看起來就像是一個中型資訊科技公司的主管,事實上,她剛離開海外必須處理艱難任務的職場,目前正在為組織招募新人。

自信、留鬍子的管理人

卡莫率先開始說話,他說:「我是那種人們歸類為探員管理人(agent-runner)的人。」

「我們的工作是尋找人才,所謂的人才就是可以拿到英國政府想要的秘密情報。我在秘密情報局的工作就是跟這些人建立關係,跟他們一起工作然後收集他們獲取的情報,這個過程相當安全。」

賓果!我們找到一般人對間諜和諜報活動的最大誤解,待在渥克索豪爾十字路(Vauxhall Cross)與泰晤士河畔的祖母綠沙岩情報局總部裡工作的詹姆士龐德(James Bond)和真實生活的男女其實並不是秘密探員,他們是情報人員。情報人員負責說服海外人士替他們工作,而這些海外人士才是真正的秘密探員。

文章插圖

說服別人當探員

卡莫身為探員管理人,主要工作就是站在情報收集的第一線。他坦白地說他必須要招募人才去做危險困難的工作,有時候會要這些人背叛他們效力好幾年的組織。我問卡莫要怎麼說服這些人為他工作,是用錢嗎?魅力?還是意志力?

卡莫回答:「(說服人的方法)包含你說的所有東西,還有一點別的。這群人替英國工作的動機有很多種,不過,在背後支持他們所有人的理由,就是他們願意提供情報給英國。」

探員並不會單打獨鬥

老實講,這聽起來有點像幻想,也許有點像是間諜小說家勒卡雷( John Le Carré)筆下那個奠基在過去的黑白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人們會站在柏林的查理檢查哨(編註),邊用鞋跟踩熄香菸邊等著跟背叛者碰面。我想著,在現在這個有著無人機、人造衛星和情報竊聽的數位時代,還有卡莫話裡暗指的老派間諜手法嗎?

卡莫說:「這個世界讓我們無法單獨行動。所以我們跟英國情報及國家安全機關(MI5)、政府通訊總部(GCHQ)密切合作,結合科技和人類智慧兩種方法,我們才能回答英國政府的重要人物想了解的問題。」

編註查理檢查哨(Checkpoint Charlie),位於柏林市中心的腓特烈大街上,是冷戰時期柏林圍牆邊東德與西柏林進出的一個檢查點。該檢查站通常為盟軍人員和外交官使用。

文章插圖

即使是現代還是有間諜

我請卡莫舉個例子,說明是什麼樣的問題,他回答:「各種各樣的威脅。一直以來,我們遇到很多國家和組織企圖滲入英國政府還有重要機構的心臟地帶,趁機偷走機密。這樣的人現在還是存在,沒有走遠。」

卡莫一次都沒提到俄國,不過我記得不久前,有情報及國家安全機關的官員告訴記者,21世紀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俄國情報人員在英國活動,人數就跟 1980年代的美蘇冷戰時期一樣多。

卡莫繼續說:「除了這些威脅,我們還有恐怖份子,也有國家跟組織企圖要擴散大型毀滅武器與核能技術,有的國家企圖擴張領土,在最近,也有人企圖利用網路間諜活動對付英國。」

文章插圖

情報怎麼收集?

接著我問卡莫,這些情報活動是怎麼運作的,是在清晨的時候走進辦公室,倒一杯脫脂拿鐵,登入自己的電腦然後就開始討論目前最新的威脅?我的答案離事實不遠,不過情報活動的運作是有方法的,卡莫把這個運作稱為「情報循環」。

情報循環的運作方式是先由英國政府的領導人們下令找出某些情報,舉例來說,這個例子是我自己舉的不是情報人員說的,像是伊朗有多少台可以提煉核能原料的離心機正在秘密運作,或者是伊斯蘭國組織(IS)用來偷渡人才進敘利亞的路線。

接著,負責的情報人員跟政府通訊總部、情報及國家安全機關合作找出國外那些身處最佳位置又可能知道這些資訊的人。找到後,「簡報員」(reports officer)會明確跟探員管理人說出要解決的問題,請他收集情報。接下來就會有一個團隊找出讓探員管理人接近「潛在探員」的最佳方法,進行接觸。

有時候,探員管理人會接觸失敗,卡莫坦承:「這樣的情況很常見,因為許多原因,我們找到的人也許並不適合做情報工作。」

不過當他們接觸成功後,探員就會開始帶情報給英國,這些情報會往上呈給簡報員評估情報價值,卡莫說:「一但他們滿意收到的情報,就會交給英國政府裡一開始提出要求的官員,這就是『情報循環』。」

文章插圖

當間諜壓力大嗎?

那麼在秘密情報局裡的生活又是怎麼樣呢?我猜,過著秘密生活而且幾乎不能訴說自己的秘密,應該會有很沉重的心理壓力吧?

克斯蒂回答:「當人們加入組織的時候,他們會得到『偽裝身分』。」、「他們會得到一些關於安全的指示,幫助他們維持偽裝身分,事實上到最後偽裝身分會變成第二天性,大部分的成員只會告訴最親近的人自己的真實身分,其他人只會知道他們偽裝的人生。」

我冒險問道,像這樣假裝一個你其實並不是的人,有沒有可能在某些時候是滿有趣的?卡莫說:「當然,這是這個工作有趣的部份原因,這就像是個劇場,你不時可以展現自己比較華麗耀眼的一面,而這個過程當然是很棒的。」

文章插圖

當間諜有多危險?

我們的話題已經快要偏離軌道了,我想起自己還有些更重要的問題必須問,像是任務的危險性。電影裡的龐德戰無不勝,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困難他永遠不會失敗,但是在現實生活裡,情報任務到底有多危險呢?

克斯蒂小心地選擇她的用詞,解釋道:「如果要說我們的工作完全沒有危險,那是不正確的,不過,我們有一個安全顧問團隊會盡可能確保我們和情報探員的安全。如果我們對自己或是探員的人身安全有一點懷疑,我們就不會進行任務。」

可以殺人嗎?

接著,我雖然有點尷尬但還是問了我的 007問題:秘密情報局裡有人是被授權殺人的嗎?

卡莫說:「當然沒有,這些關於間諜和秘密情報局的謠言都是錯的,我們是個處在微妙地位的組織,像007那樣在南北半球的各個城市裡開槍、橫衝直撞的行為完全是誤導。我們追求在黑暗中活動,我們不喜歡讓人注意到我們,擁有殺人的權利跟低調的目的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文章插圖

真的有發明武器的Q嗎?

不過,傳說還是有一部份是真的,情報組織領導人目前代號還是一樣是「C」,也是唯一可以用綠色墨水簽名的人,電影裡負責發明新武器的「Q」部門也是確實存在的。

克斯蒂語調溫暖地說:「我想,佛萊明(Ian Fleming,007小說作者)會驚訝秘密情報局目前擁有的先進技術,我們有頂尖的技術人員設計令人驚嘆的裝置,幫助我們的情報人員把工作做得更好。」

也包括武器嗎?

克斯蒂:「不,我們不會做任何會傷害人類的東西,也絕對不會製造會射出刀子的輪胎或是會爆炸的筆。」

那龐德呢?

克斯蒂和卡莫一起笑了,卡莫說:「我想那就是幻想終結、真實開始的地方。」

「因為我們不像龐德,我們沒有人會不計代價完成任務,我們的人依法行事…我們必須要持續待在黑暗中行動,這也就代表了我們不會夢想招募像龐德這樣的人加入組織。他身上有各式各樣的個人問題,而我認為那些問題對我們這樣的組織來說非常、非常地沒有幫助。」

編註:撰寫本篇報導的記者蓋能(Frank Gardner) 在 1995年加入英媒BBC,擅長報導反恐戰爭,2004年的時候曾因被基地組織的恐怖份子射傷 6處,身受重傷。他在新聞上的貢獻讓他獲頒大英帝國勳章,現在負責國家安全線。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