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見過這樣的巴黎

淤泥、廢棄物和髒亂,你能想像這是巴黎的形容詞嗎?

文章插圖

整治河川的潛水員正要進入到運河中。


十四年來第一次「清空」運河
《衛報》、France24綜合報導,巴黎當局在 1月4日時進行了知名聖馬丁運河(Canal Saint-Martin)的維護作業,這也是運河十四年來第一次要「被清空」,當水位降低河床漸漸露出時,許多怪異的物體也隨之浮現,像是大量的腳踏車就是一例,居民看到時也忍不住驚呼:「這數量讓人很難相信,腳踏車可能是被偷來然後又丟進河中吧。」

這次的清運工程,總計花費 950萬歐元(折台幣約 3億5,454萬元)。 

當年拿破崙下令建造
報導談到,聖馬丁運河是受到拿破崙一世(Napoleon Bonaparte)的命令在 1804年開鑿,目的是要加強巴黎的飲水和貨物運輸,聖馬丁運河在 1825年完工後隨即成了重要的運輸系統。儘管,運河的運輸功能隨著時間式微,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運河來到現代時又找到了「新的存在理由」:觀光客。
 
現在,聖馬丁運河成為遊客、年輕人的熱門景點,《衛報》也點出河川附近成為「布波族」(Bobos)的集散地,所謂波波族就是指「中產階級的波希米亞族」,他們有錢、摩登、政治立場偏左,最愛的活動就是在夏夜聚在運河左岸旁。但這也成了附近民眾的煩惱來源,當地民眾認為,湧入運河附近的觀光客把垃圾隨處丟進河中。


小補充:兼具包容又創新的富裕布波族
《維基百科》介紹,布波族是作者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最有名的新詞,有時亦被翻為 BOBO族、BOBOS族 或 布爾喬亞波希米亞族,是bourgeois bohemian(中產階級式的波希米亞人)的縮寫,為 1980年代「雅痞」一詞的衍生詞,形容 1990年代之後,因為資訊時代的快速來臨,隨著高度的創作空間與快速的財富累積,而來到中上到上層階級的新高級知識份子。他們鮮少違背主流社會,對於社會中不同的聲音有極高的容忍度,不會吝惜購買昂貴的物品,相信現今的資本主義社會(如美國)是屬於菁英領導的社會。

布波族不等於雅痞。他們是資訊時代的精英,兼具中產階級的消費力與波希米亞人的創意與自由,並將創意和情感轉化成為產品。布波族的崛起,帶動了文化產業及美學經濟的蓬勃發展,這是他們對社會最顯著的貢獻。
 

文章插圖

工作人員合力打撈運河內的廢棄物。


「彷彿海底寶藏」
6號上午,清理人員開始忙著把 9萬立方公尺的河水抽乾,他們在此之前已經先把運河內的魚都抓起往其他地方安置。當你從運河的橋上往下看,會發現河床上堆積琳瑯滿目、難以想像會現身的物件:超商推車、娃娃、腳踏車、椅子、摩托車、滅火器、垃圾桶、行李箱和遮陽傘。住在附近的居民馬克(Marc)受訪時說:「這看來就像是怪異的海底寶藏。我猜那些大量的腳踏車可能是被偷來,然後又被拋進河裡面。」
 
「這是為你準備的巴黎,骯髒不堪」  
每 10或15年,聖馬丁運河就會被大大地清理一次,上一次這種規模的清運作業發生在 2001年時,當時的工作人員清出了 40噸的垃圾,包括腳踏車、摩托車、浴缸和來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砲彈。
 
除了各種怪奇的大型物件外,位在觀光區的運河也不意外地出現了大量的酒瓶和鋁罐,曾見證上一次疏濬的居民伯納德(Bernard)說:「這是為你準備的巴黎,髒亂不堪。」
 
「我實在想不起,上一次見到這麼大量的垃圾是什麼時候了。」伯納德嘆口氣繼續說:「我已經放棄了,這裡的波波族把運河當成了他們的垃圾桶。」
 

文章插圖

隨著河水退去,許多物體從汙泥中浮現。
 

文章插圖

遠眺被抽乾的聖馬丁運河。
 

文章插圖

對不少人來說,聖馬丁運河的樣貌應該是上圖這樣的。
 

文章插圖

運河附近樹林夾道,也有公園在不遠處,這裡深受遊客歡迎。
 

文章插圖

14年來首次的運河清理工程受到當地人關注。
 

文章插圖

河水徹底抽乾前,工作人員會先把水位降低方便打撈魚群上岸。

 

文章插圖

打撈作業大致進行了三天,待魚群被撈完安置後,運河河水就會完全被抽乾。
 

文章插圖

被撈上岸放置的魚。
 

文章插圖

一名工作人員看著一輛輛從河中浮現的腳踏車。
 

文章插圖

不少居民對河中浮現的大量腳踏車感到不可思議。


 
編註:對相關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01 “Paris drains famed Canal Saint-Martin in €9.5 million clean-up
02 “The sunken treasures of a Paris canal
 
延伸閱讀:《20 歲荷蘭青年實現海洋夢,打造 2 公里圍牆圍堵海上垃圾
海岸線全變黑 阿拉斯加出現萬隻海象聚集
全球最佳機場餐廳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