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手機成反射性動作,專家:孤獨才能找回自我意識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科技新報文/ 黃 嬿 

獨處有很多好處,可以解放思想與行動,刺激創意,提供想像力揮灑的空間,孤獨還能讓我們提供觀點與他人聯結,強化親密度與激發同情心。孤獨的影響是一體兩面,如同食物一樣,只要運用得當,都可以從中得到好處。但是在現代網路無所不在的世界中,我們很難找到真正讓身心獨處的地方,孤獨對思想力的益處也無從發揮。

文章插圖

去年秋天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Sherry Turkle 新書《Reclaiming Conversation》中,批判數位媒體,以及退化的面對面溝通,這本書在學界引發很多爭論,但除了爭議之外,這本書強調數位時代中保持孤獨的重要性,也重新開啟網路世代的孤獨定義。

網路與大哥大時代之前,人們很容易擁有獨處的時間,有時候受不了孤獨的感覺,我們找朋友、去酒吧,讓自己混在人群裡,但是,現在人要避免孤獨,只要滑手機就可以,因此現代人的身心很少處在獨處狀態。

Turkle 認為,現代人隨時隨地都能與外界連結,代表從來沒有經驗過不想要的孤獨,而這是個問題。因為他認為在孤獨的時刻,我們可以發現自我,在對話之前可以做好準備,但是現在的科技,讓我們很輕易的就能避免無聊。

文章插圖

我們身處在一個很輕易就能被接觸到的時代。調查顯示,在美國八成的青少年一小時滑一次手機,當中 72% 的人認為他們需要立即回訊息。這大大影響了我們的認知過程,手機變成日常生活理所當然的物品,滑手機跟我們看錶、使用釘書機這些物件差不多,我們沒有放太多自我意識在裡面。

且缺乏意識的使用手機,也可解釋為何人們總是在開車時回訊息。密西根大學教授 Scott Campbell 撰文認為,現在行動通訊已經像第二層皮膚,手機一有通知,人們就會自動回應,即使沒有通知人們也會自動查看手機,這種習慣也是受到情緒狀態與環境影響。譬如當我們處在不想要的孤獨時刻,我們就會下意識地開始滑手機。

文章插圖

這是無意識的自動化行為,Campbell 寫到有一次參訪一個靈長類動物闢護所,闢護所的噱頭是讓參觀者被關在籠子裡,但猴子可自由行動,當管理人員給每個參觀者花生與葡萄乾,讓他們出去跟猴子互動的時候,他自己抬起頭來,看到滿樹都是蜘蛛猴熱切地想吃人們手上的食物,但大部分的人第一時間就是拿手機出來拍或錄影,完全沒有與這些猴子互動。

他說,「這是想都沒有想的行為,且完全錯失了美妙的一刻」。行動通訊讓我們每個人被期待隨時隨地都能被找到,導致這種無意識的自發行為愈來愈普遍。

他認為,有了手機,我們很輕易就能避免不想要的獨處時光,代表我們更需要刻意找個地方、找時間、找活動讓自己獨處,享受孤獨片刻,逃離原子與分子構成的世界,以及字元與位元無所不在的虛擬世界,如此才能找回自我意識,得到孤獨對人生帶來的好處。

Source: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alone in the digital era

延伸閱讀:《手機「啞巴族」成日本新趨勢
女僕咖啡意外翻紅 秋葉原殺人事件七周年
裸體在哪裡 法攝影師拍下絕美大自然景像

科技新報 logo

科技新報

科技新報是一群對資訊科技、能源、半導體、行動運算、網際網路、醫療、生物科技有高度熱忱與興趣的產業與新媒體人士,共同組成的時代新媒體,以產出有觀點與特色的原創文章為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