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達那摩灣 美古解不開的結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全球中央文/ 廖漢原 

歐巴馬政府推動美古關係正常化,恢復邦交,古巴也暫時放下美軍永久租借關達那摩灣的爭議。但美國在古巴領土有個海軍基地,百年來無法收回,仍是古巴民族情緒的癥結。

文章插圖

美國與古巴的歷史千頭萬緒,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美軍奪下位於古巴南端的關達那摩灣(Guantanamo Bay),1903年美國與建國不久的古巴簽署《美古條約》,租借關達那摩灣附近土地。美國當時為了維持礦產運輸與海軍基地,在認可古巴主權下,永久租借土地並行使司法管轄權,1934年兩國續約,但古巴始終認為美國長期侵犯哈瓦那的主權。

古巴飛彈危機期間,卡斯楚政權中斷美軍基地的可飲用水供應,美軍以轉運和另闢水源解決封鎖。911事件後,美國社會強烈反對把策劃攻擊主謀引渡至本土監獄,小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決定將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等地捕捉到的嫌犯,移至關達那摩灣海軍基地內的監獄,最高曾關押近780名嫌犯,當中有許多未審即關的嫌疑人,情報機構以嚴酷手法取供,被人權團體長期抨擊侵犯人權。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關閉監獄困難重重  歐巴馬期末考備受考驗

自阿富汗與伊拉克撤軍及關閉關達那摩灣監獄,是歐巴馬2008年的競選重要承諾,歐巴馬政府在第二任期間大幅降低駐阿與駐伊部隊人數,不過撤軍導致區域權力真空,伊斯蘭國(IS)坐大,如今任期剩下不到半年,歐巴馬面臨關閉監獄承諾可能跳票的困境。

關閉關達那摩灣監獄面臨許多問題。首先,獄內人犯要送往何處?除了美國本土,人犯原屬國家與其他國家是否願意並有能力接受?美國國會是否同意?行政程序能否在年底完成?都是必須回答的問題。

文章插圖

歐巴馬政府採取漸進式策略,先降低在押人數,再尋求國會與社會的支持。但五角大廈官員私下透露,年底前關閉的難度極高。

五角大廈年初首先向國會提交關閉監獄計畫,建議將仍被拘留的91名被關押者遣返回原籍國,或轉至美國軍用及民用監獄。五角大廈8月15日宣布,已將15名囚犯轉送至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關達那摩灣監獄如今只有61人在囚,不過最棘手的仍是涉及911與多起攻擊事件的主謀要何去何從。美國國防官員評估,目前被監禁者當中,約有30至40名囚犯應長期或終身監禁。
 

文章插圖

關達那摩灣監獄多大咖  縱虎歸山?

向已故蓋達組織領導人賓拉登(Osama bin Laden)提供客機撞高樓攻擊手法的穆罕默德(Khalid Shaikh Mohammed)來自巴基斯坦,也是1993年紐約世貿中心爆炸案主嫌,他2003年在巴國被捕後移送美國,2006年轉至關達那摩灣監獄,已被關押達13年。

曾被報導在關達那摩灣監獄遭中央情報局(CIA)水刑與電擊取供的納席瑞(Abd al-Rahim al-Nashiri),是2000年葉門美國軍艦襲擊事件的主謀,也是賓拉登的重要幹部,前中情局局長海登(Michael Hayden)稱他為極有價值的情報來源。

葉門籍的賓納爾什布(Ramzi bin al Shibh)也是911事件被押的主謀,賓拉登曾派遣他前往美國學習駕駛飛機,最後在德國策劃事件。

穆罕默德、納席瑞與賓納爾什布等911嫌犯曾在關達那摩灣受審,美國國會議員反對將囚犯移轉至選區內的監獄,《2016年國防授權法案》也禁止將他們移轉至情勢動盪的葉門,並憂心中東多國局勢動盪,監禁重犯的能力遭質疑,多名囚犯已成歐巴馬實踐競選承諾的燙手山芋。

文章插圖

美兩黨攻防關達那摩灣  淪政治角力

美國向古巴租借一個世紀後的關達那摩灣,如今意外轉變成民主、共和兩黨政治攻防焦點。堅持人權的歐巴馬政府,反對伊拉克戰爭與嚴刑取供,承諾關閉長期遭詬病的關達那摩灣監獄。強調國家安全的共和黨立場不同,反對全數撤軍,不支持關閉監獄及移轉囚犯。總統大選更讓議題失焦。

歐巴馬雖有權動用行政命令關閉監獄,但國會已立法讓命令難以實際執行,造成令不出白宮,歐巴馬無法落實承諾的窘境,白宮僅能降低在押囚犯人數。

文章插圖

根據五角大廈的資料,隨著囚犯人數銳減,61名在囚犯每人每年平均得花費美國納稅人600萬美元的稅金,遠高於聯邦監獄管理局2015年每名囚犯3萬3,307美元,關達那摩灣監獄堪稱史上最昂貴的監獄。共和黨認為這是政治宣傳,也憂心美國境內監獄關不住這些重罪犯。

與此同時,歐巴馬政府推動美古關係正常化,恢復邦交,古巴暫時放下美軍永久租借關達那摩灣的爭議。但美國在古巴領土有個海軍基地,百年來無法收回,仍是古巴民族情緒的癥結。

文章插圖
全球中央 logo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是高水準、具備國內強大國際訊息來源的雜誌。這本定位為以台灣角度看國際的雜誌,動員遍布全球近三十名的海外資深特派員,就國際間重要新聞事件,作深入淺出的分析報導,被各界視為客觀中立,有助於豐富國人國際視野的優質刊物,深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