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不是一個國家 但西方媒體只看得到「非洲」

我們時常可以看到媒體描述「非洲」經濟在起飛,「非洲」經濟受挫,「非洲」又怎麼樣了,彷彿非洲本來就是個單一個體。這個現象也終於在近日《紐約時報》的一篇評論文出來後,成為壓垮許多非洲人民的最後一根稻草。

文章插圖

政治動盪的非洲

近日《紐約時報》以「非洲崛起?非洲受挫或許比較恰當」一文,洋洋灑灑地列舉出非洲各國正面臨的動盪——南蘇丹的內戰衣索比亞進入緊急狀態奈及利亞與恐怖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的纏鬥南非持續有人走上街頭抗議學費高昂等,並總結到非洲正在面臨的種種動盪極有可能拖垮自身的經濟前景。

非洲背後的 54個國家到哪去了?

這篇文章確實有提到每個國家還是有不同的背景、狀況,但過於概略的描述還是引起了一些人不滿,金融評論家恩吉瑪(Tania Ngima)昨日(25)投書肯亞當地媒體The Standard批評:「『非洲受挫比較符合非洲正在經歷的狀況』,對啦,講的好像非洲是個單一的國家,好像裡面沒有 54個具不同文化、風貌、經濟的國家。難怪我們對一再解釋非洲不是一個國家感到厭煩。」

文章插圖

「原來是在說我」

相對於「非洲受挫」,「非洲崛起」是早一步出來的概念,但「非洲崛起」這個字眼對非洲人來說也沒什麼連結感,肯亞的部落客歐寇蒂(Daisy Okoti)說:「第一次聽到『非洲崛起』的時候,它聽起來很像一個我不太瞭解的競選標語,一個跟我無關的事情。然後我才猛然意識到自己其實也是非洲人。」

如果這個大陸正在崛起,那我肯定也是其中的一分子,我還在尋找與這個詞彙的連結。也許「非洲崛起」指的是某種廣泛在非洲發生的現象,就像一盆水倒在非洲上空那樣。

肯亞部落客 歐寇蒂

一名twitter網友發表了一個小投票,寫到:「早安啊我的非洲朋友,請問我們今天是崛起還是沒有崛起呢?」選項包含了「崛起」、「沒有崛起」、「蛤?」,其中「蛤?」獲得了最多票數。

另一名網友則寫到:「為什麼我們不能是帶有複雜性、多層次又具細微差異的群體呢?為什麼我們總是會成為一個口號?非洲崛起、非洲沒有崛起。」

文章插圖

在西方媒體的廣泛用法

非洲人民的不耐煩其來有自,這幾年來,「非洲崛起」一詞不斷在西方經濟學家、業界人士、媒體間重複傳頌,這個詞彙的概念最早在 2010年由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提出,它們以《奮起的獅子:非洲經濟的進展和潛力》為題,提到政治穩定與強大的內需市場會把非洲引領到一個新的世代。

2011年,《經濟學人》以「非洲崛起」大大的詞彙當作雜誌封面,《時代雜誌》也在 2012年12月做出了一樣的設計。

以管窺天的謬誤

非洲的經濟狀況與生活品質確實在好轉,逐漸走出老是給人「絕望」、「充滿劫數」的負面印象,但金融評論家恩吉瑪認為不論是「非洲崛起」或是最近出現的「非洲受挫」,都是只看到表面現象而做出的錯誤結論,她寫到:「我們把所有適用的現象通通貼上『非洲崛起』的標籤,不論實際狀況是好是壞。」

文章插圖

看見黑影就開槍

恩吉瑪也進一步指出:「當一個非洲國家破天荒地發展出基本的照護服務時,我們(指西方)說這是非洲崛起,儘管這本來就是政府有責任要提供的事物。我們為非洲每年上升 5%的經濟成長率歡欣鼓舞,因為這在其他更大的經濟體是很難做到的事情,儘管這些經濟體本來就比較繁榮、穩定。我們發掘出非洲內短暫出現的中產階級,稱呼這是非洲崛起,但這些人在當地也被稱呼為城市窮人。」

不過是另一種開發市場的手法

QUARTZ則認為「非洲崛起」只是另外一種迷思、一種市場塑造,就像金磚五國(BRICKS)或其他首字母縮寫詞的組織一樣,只是用來為可能興起的新興市場注入投資的另一種方式。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