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時穿了什麼?」比利時性侵受害者衣物展

「為什麼要露出身體部位?」、「你為什麼不穿多一點?」——「穿得太少才會被性侵」似乎是許多人在談論類似議題時會不斷出現的迷思,在今年 1月中,比利時出現一場希望可以打破這種想法的展覽。

文章插圖

打破性侵文化的迷思

成套的睡衣、運動褲、兒童大小的T-shirt。在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的莫倫貝克-聖約翰(Molenbeek)海軍活動中心,這裡展示了許多性侵受害者在遭到攻擊當下所穿的衣服,希望可以打破穿著作為正當化性暴力的迷思。

「就只是些日常衣服」

「當你走進這裡,你很快會注意到這些都是大家平常會穿的衣服,」參與展覽策劃、在受害者支持團體工作的肯尼斯(liesbeth kennes)說:「這裡甚至還有一件寫著『彩虹小馬』的兒童T-shirt。這也是殘酷的現實之一。」

「大部分的性侵受害者都清楚明白他們當下穿了什麼。」

文章插圖

來自美國大學生的衣著

這個展覽是根據 2017年9月在美國堪薩斯大學的類似展覽為靈感。

當時展覽上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衣服,其中一件紅白相間小洋裝的簡介上寫到:「一件夏裝。在幾個月後,我媽站在我的衣櫥前面,抱怨我為什麼再也不穿洋裝了。我當時 6歲。」

另外則是一件T-shirt和牛仔褲的故事:「事情發生後我有好幾天沒去上班。當我向老闆說的時候,她問了我這個問題(你當時穿了什麼),我說:『一件T-shirt和牛仔褲啊,不然你打籃球的時候會穿什麼?』我離開以後再也沒有回去了。」

在比利時生命熱線工作的賀森司(Delphine Goossens)在獲得對方同意後,依據每一位堪薩斯學生的證詞,於比利時再現了他們遭到性侵當下所穿的衣服。

文章插圖

18件衣服、每套衣服都是故事

比利時的展覽上一共擺設了 18件衣服,有浴袍、兒童制服、警用服裝、洋裝、牛仔褲等等,每套衣服旁邊都以荷蘭文、法文描述了性侵受害者的故事。

其中有一面牆擺了三件衣服,顯示一名女子曾經遭到性侵 3次;在另一件衣服旁的字卡則寫到,她穿了它 3次就遭到性侵。

讓人想到過去的遭遇

參觀者芙鉑法(Liesbet Verboven)提到自己的經驗很令人沮喪,當時她的朋友遭到性侵並去報警的時候,警察卻責怪她為什麼要去那種地方。

「看到這些衣服是個很大的衝擊,這可能發生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人身上,」芙鉑法說:「我希望這可以改變在面對性暴力或性侵時,人們傾向譴責受害者的情況。」

文章插圖

誤信自己也要為此負責

策展人肯尼斯自述自己在兒童時也是受害者,她指出在性侵案例中,「譴責受害者」有兩個層面,第一個是性暴力加害者的言行,像是他們會和反抗的人說:「你為什麼要穿成這樣?」、「你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舉動、喝得這麼醉?」另一方面,性暴力受害者也會反問自己「如果我這樣穿、我不要那麼做,一切是不是就不會發生了?」

無論如何,這會讓受害者產生自我懷疑,甚至相信自己得為一部分的性侵或性暴力擔起責任。

你想穿什麼就穿什麼

也有參與策劃的穆圖(Yasmina El Moutouk)指出,諸如「(性暴力發生當下)你穿得怎麼樣?」的問題非常普遍,對受害者來說卻完全沒有用、甚至可能會帶來更多傷害。

他們希望可以透過這個展覽,來打破關於性侵文化的刻板印象,強調受害者不需要為任何「挑起」性侵或性暴力事件而受到譴責,更重要的是「我們想穿什麼就能穿什麼」。

文章插圖

不這麼做就安全了?

至於為什麼譴責受害者會如此根深蒂固呢?2014年,受害者保護機構「安全地平線」(Safe Horizon)的副執行長羅伯茲(Liz Roberts)認為,其中一部分是因為這可以「讓我們感到安心」。因為有些女性會潛意識地相信,只要她們做出「正確的事情」,像是穿的夠樸素,那她們就永遠不會被性侵。但這並不是事實,反而會成為加害者合理化暴力行為的藉口。

只有一個人需要為此負責

關於整場展覽,肯尼斯在接受BBC訪問時說:「在那些(性侵)數據後面是人們的肉與血,不論女人、男人、小孩,我們所處的社會並不鼓勵受害者出來陳述他們遭遇了什麼。」

「只有一個人必須為整件事負責,一個可以阻止性侵事件發生的人,就是犯罪者。」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