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槍擊的6年後首次回國 馬拉拉抵達巴基斯坦

自從 2012年,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遭到塔利班激進分子攻擊後,她就一直待在英國生活,時隔近 6年,馬拉拉終於再次踏上自己的母國。

文章插圖

在父母陪伴下回來了

昨日(29),在層層警力戒護下,巴基斯坦電視台紀錄下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和她的父母一同抵達了巴基斯坦的貝娜齊爾·布托國際機場(Benazir Bhutto International Airport),這是自從她遭到塔利班軍事分子攻擊後,第一次回到巴基斯坦。

「不帶恐懼的回來」

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Islamabad)的總理府前,馬拉拉發表演說道:「一直以來,我的夢想就是在和平、沒有恐懼的情況下行走於巴基斯坦的街道上,可以和人們見面、談天說地。」

「在經過五年半後,我很高興可以再度踏上我的國家,今天絕對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天。」

文章插圖

行程大部分保密

馬拉拉預計在巴基斯坦待上 4天,不過基於安全考量,她的大多行程並沒有公開,目前也不確定她會不會回到自己的家鄉瓦特縣(Swat),不過她將會拜訪自己中彈時,第一時間替她進行手術的兩名醫生。

只是一場私人旅程

巴基斯坦新聞廣播和國家遺產部長奧朗則布(Marriyum Aurangzeb)便說:「她並不想要讓整趟行程變成一趟公開、官方的返鄉行動,她只是想要見見自己的朋友、家庭成員。」

全程馬拉拉所成立的基金會「馬拉拉基金會」的成員將與她同行。

文章插圖

因為爭取受教權被攻擊

時間回到 2009年,當時年僅 11歲的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以化名的方式持續在BBC  Urdu上撰寫部落格,藉此宣揚女子受教權、表達對和平的渴望,同時反對當地塔利班激進分子的攻擊行動。

頭部中彈  她活下來了

然而,馬拉拉的行動卻讓自己在 2012年遭受塔利班(Taliban)激進分子槍擊,頭部中彈的她奇蹟似地逃過一劫,並被送到英國治療,後來她們一家便待在英國生活。

不停止為受教權發聲

這些年來,馬拉拉也持續為全世界的女子受教權發聲,她在 2013年成立了協助女性接受教育的組織「馬拉拉基金會」,也已經為此在巴基斯坦投資了 600萬美元(折台幣約 1億8,000元)。她的經驗也促使聯合國發起關於女性受教權的計畫。

2014年,馬拉拉成為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現在則在英國牛津大學唸書。

首謀沒被逮到

2015年,傳出兩名參與馬拉拉槍擊案的男子被判處終生監禁,另外 8人則被無罪釋放,不過巴基斯坦政府指出,當初策劃整起事件的人現在仍在逃。

文章插圖

「真的實現夢想了」

過去馬拉拉不只一次傳達出想要回到巴基斯坦,在日前接受採訪時,她也形容自己的家鄉瓦特縣是「人間仙境」,因此此行對她而言「真的就像夢想實現了」。

在網路上,也充滿了許多歡迎馬拉拉回國的溫暖訊息,不過之中也有一些指控馬拉拉是「西方傀儡」的聲音,他們認為馬拉拉只是西方社會用來宣揚女性解放的樣版人物。

對抗根深蒂固的價值觀

對於這些負面聲浪,BBC駐伊斯蘭瑪巴的編輯拉希德(Haroon Rashid)指出,對一些保守人士來說,女性接受教育是既危險又讓人害怕的事情,特別是在巴基斯坦鄉村地區,仍有數以百萬計的女性被要求休學、輟學以幫忙打理家務,所以馬拉拉的所作所為,可說是在和難以翻轉的社會價值觀相抗衡。

這種保守的價值觀也反映在瑪拉拉在牛津大學穿著西方服飾——牛仔褲和有根的靴子——的照片被公布時,在網路上所引來的訕笑。

文章插圖

重要的一刻  一個正面的象徵

無論如何,對政府來說,馬拉拉的歸國無疑是個非常正面的訊息,標示著巴基斯坦的生活已經回歸正常。畢竟巴基斯坦的塔利班雖然還沒有消失,也必須為造成數百人死亡的攻擊事件負責,但是相較於過去,巴基斯坦的治安確實比較穩定。巴基斯坦新聞廣播和國家遺產部長奧朗則布便相信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刻」,她說:「馬拉拉是當年那名有勇氣站起來,與武裝分子對抗的人,而她回到巴基斯坦的舉動,象徵我們在這場對抗極端主義的戰鬥中的勝利。」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