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軟體協助納粹大屠殺受難者家屬尋親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科技新報文/ Evan 

紐約Google軟體工程師Daniel Patt在參觀波蘭猶太人歷史博物館時,看見了牆上的納粹大屠殺受難者照片,內心浮現一個想法:會不會其中一位是他的親戚,但他根本不知道?就在那一天,他決定利用閒餘時間開發出一種可掃描數十萬張照片,辨識納粹大屠殺受害者與倖存者的 AI 臉部辨識平台。

文章插圖

找尋受害者和倖存者不易 AI辨識系統協助與後代串連

Patt 致力透過這個N2N(Frome Number to Names)掃描戰前歐洲與大屠殺期間(1914~1945 年)的歷史舊照片,以便將照片人物與活著的人連結。他一直利用閒睱時間推動專案,引起更多人關注,如今有愈來愈多工程師、研究人員及資料科學家共襄盛舉,讓專案團隊規模日漸擴大。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USHMM)網站指出,目前並沒有確定大屠殺受害者和倖存者的完整名單,且尋找大屠殺個人故事的研究過程極其漫長,可追蹤的資訊與線索少之又少。不論如何,紀念館儘可能為倖存者及家屬提供各種現場找尋資訊及文件的方法。

《以色列時報》報導,Patt 是 2016 年參觀華沙波蘭猶太人歷史博物館(POLIN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Polish Jews)後獲得開發 N2N AI 平台的靈感,想幫助倖存親戚走過身邊卻完全不知道的人可能有的遺憾。

文章插圖

N2N 主要任務就是持續掃描 USHMM 紀念館提供的數十萬張照片,以及倖存者與後代照片。對想使用網站的人,也會要求他們上傳約同時期的照片。基本上平台臉部辨識精準度還有很大改進空間。N2N 只會透過相似度評分顯示結果,但結果是對是錯,還是交由每個使用者自行判定。

除網站現有照片與影片外,Patt 正努力取得 70 萬張大屠殺前和大屠殺時期的照片。Patt 表示,希望 N2N 能成為大屠殺歷史教育的載體,讓學生有機會直接為歷史紀錄貢獻,亦即透過 AI 軟體協助辨認照片和影片人臉及文物,進而找到大屠殺後代與受害先人的連結。

科技新報 logo

科技新報

科技新報是一群對資訊科技、能源、半導體、行動運算、網際網路、醫療、生物科技有高度熱忱與興趣的產業與新媒體人士,共同組成的時代新媒體,以產出有觀點與特色的原創文章為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