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地球 24小時】03/03 左一口病毒,右一口疫苗
【迷因專題】迷因可以吃嗎?
比較愛自己的人,別來做地球圖輯隊的編輯
地球幫你問各國大小事!
地球圖輯隊為何要開店?
世界美食在台灣
沒有多少人看的單元,為何還要買萬張照片?
為了正常瀏覽地球圖輯隊,請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然後再試一次。
總共搜得 97 件結果
在 宣布退出英國王室資深成員身分 、 搬到美國 後,英國薩塞克斯公爵哈利和公爵夫人梅根開始上節目受訪,大談他們在美國的生活和未來的目標......
在《紐約時報》的全新紀錄片《陷害布蘭妮》上映後,許多媒體紛紛反省起自己當年瘋狂跟拍布蘭妮的舉動,有些更公開向布蘭妮道歉......
非黑即白的取消文化讓同溫層變厚,成了當今人人不可不知、引以為戒的時代經驗。明哲保身之道是把每個螢幕框想像成為電視框,在不管面對多大、多小的社群時,三思而後行。
如果你今天人在澳洲,不妨打開Facebook頁面一看,你會發現找不到任何新聞內容,因為Facebook向當局力推的《新聞媒體議價法案》開戰了!
事隔 18年,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宣布將釋放當年被指控綁架、謀殺《華爾街日報》記者的嫌犯謝赫將被釋放,再度引發人們對這起案件及後續調查的關注。
為了平息Google News可能侵犯新聞出版商權益的爭議,Google暨6月發表的媒體授權計畫..來三年內陸續支付10億美元(約台幣300億元)給全球的新聞出版商,以鼓勵優質新聞內容的製作。
今天早上,《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等七人因涉嫌違反港版《國安法》遭捕、香港《蘋果日報》大樓則遭上百名港警搜查,引發海內外關注。
在中國通過並全面實施港版《國安法》後,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紐約時報》決定讓部分員工撤離香港,成為首個因港版《國安法》離開香港的外媒。
媒體識讀就只能靠文字或是影音嗎?日益嚴重的假新聞議題,讓人們逐步正視媒體識讀的重要性,來自烏干達以及英國的兩組團隊,不約而同地用「遊戲」幫助人們認識假新聞。
周二晚間,打開菲律賓重要的新聞媒體ABS-CBN的多個頻道,只有一片雜訊,這間菲律賓最有公信力的媒體,因國會特許權到期,已經被國家電信委員會要求暫停播映。
本周二,美國宣布未來將視 5家中國媒體為「外交機構」,必須比照大使館繳交工作人員和財產資料。然而,卻有聲音質疑,美國這項舉動是否侵害了中國媒體的新聞自由?
今年 1月24日,中國律師兼公民記者陳秋實孤身進入武漢,並在 2月6日被當局以防疫為由「被隔離」。現在,國際社會和他的親友最大的問題都是:「陳秋實在哪裡?」
上周末,泰國呵叻府經歷了一場無差別殺人案,這場攻擊行動起於一場房地產糾紛,終於 29人死亡。全案也反映出軍方的維安漏洞和媒體在直播報導時的不慎。
每當各大球隊在新簽球員時,都會受到全世界球迷的關注。於是,義大利羅馬體育俱樂部決定利用這個好機會,幫失蹤孩童找到回家的路。
本周一(21),如果你人在澳洲的話,會發現這一天的報紙有點不一樣:你會發現好多家報紙頭版都蓋上了..他們是透過頭版,對政府限縮媒體自由的現況發出怒吼,但這個史前無例的聯合行動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前幾天,北韓官媒公布了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騎白馬漫步在白頭山的畫面,他真的是單純要享受今年冬天的初雪嗎?
今天就加入我們,一起來關心地球事!
親愛的用戶你好:
如果您看到了本確認訊息,表示系統偵測到您使用舊版瀏覽器進入本站。
為了提供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讓您感受絕佳的使用體驗,本站已停止對於 Microsoft IE7 及以下版本的支援服務。建議升級至以下瀏覽器的最新版本,以維持最佳瀏覽品質!
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至 意見信箱 ,我們將盡快為你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