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首爾】新舊交織 用創意拚出產業活路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Pnina文/ Pnina 

進到首爾,映入眼簾的是現代化的建築、設計,5G網路的招牌已經登上街頭。在世界第七大城的先進氣息裡,傳統產業拚復活、新創項目也正奔向屬於自己的時代。

近年來,首爾市政府大力支持和打造一系列重點項目,讓城市悄悄改變。想發掘首爾的新面貌,一瞥她未來的模樣嗎?讓【地球圖輯隊】南韓特派員Pnina帶你去逛一逛!

文章插圖

上一代電子聖地的當代任務

「70年代,韓國的電子家電產業剛剛開始發展。那個年代,有能力的人追求的高端品牌都來自歐美和日本。我們急起直追,催生了世運電子市場,它見證了韓國的電器產業發展;現在,高端和普及的產品,都是韓國製造。」

走進首爾歷史古跡「宗廟」前偌大的電子市場大樓,這段話讓人對「世運」園區充滿好奇。原來,這裡曾經因為扮韓國科技領導者的角色,在老首爾人的心裡有著「電子聖地」、「韓國矽谷」的地位,甚至被認為是韓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

文章插圖

觀光結合商業  現代市民的散步路

1967年建成後,世運商圈的榮景持續到 90年代,其後因為網路興起、人們消費和逛街的模式改變等原因,世運還沒跟著時代改頭換面,就不小心被拆了一部分,傷了元氣……時隔 50年,首爾在市府、居民的覺醒中,決定好好利用這個空間,一邊保護產業、一邊給予世運新生命,讓它重新和首爾市民連接在一起,並為這個極具歷史意義的園區冠名為「Dasi(重生)」世運園區。

歷經三年半的設計和改造,民眾可以從貫穿首爾的清溪川,一路避開車流,步行到世運商街、鐘路、宗廟的樞紐。寬敞明亮的木板步道,現代感十足。一般市民可以在這裡採購、散步、賞楓、辦活動,觀光結合商業,讓世運多了份文化價值。

文章插圖

一站式孵化  新創讓年輕人回流

除了一般民眾,電子科技產業的行內人在世運園區也能找到棲居地。目前首爾政府正推動產業轉型,將一千多間商鋪改變為前沿產業供應商。

此外,為了因應時興的創業風潮,市府設立首爾創作實驗室(SCL)的新職業研究所「世運創業基地」(Sewoon Makers' Cube)。其中,29個工作室就位在世運老店和各有所長的匠人作坊左右,信息和分工的互通有無,一站式促成孵化、培養初創企業的目標。不只如此,中小學生也會過來校外教學,向職人學習製作手工製品。目前,世運每日有約 2,500人次來訪。年輕人的回流,也直接活化世運的新時代面貌。

世運如果成功再繁榮起來,就可以當作首爾甚至韓國傳統產業的模板,把結合歷史、文化、工業價值的複合體複製到其他區域。人潮回來了、就業機會增加了,世運復活,正在路上。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聚集金頭腦:韓國最大的新創基地

Seoul Start-up Hub, 首爾創業樞紐,一個集結新想法、新玩法、創業新鮮人的新據點,在 2017年誕生。當時,首爾市政府選定中部一處學區,翻新一座 60多年歷史的大樓,成為孵化新創企業的基地。

雖然首爾早在十多年前就有新創產業冒出頭,然而時至今日,韓國仍是巨型財閥稱霸市場的局面。但是婦女、青年、年長者的創意和勞動力,依然是不可忽視的職場要角。目前,創業的年齡層是 20~60歲、男女比例是 8:2,為了促進就業、平衡首爾較遠地區的產業多樣性,首爾在所有區域組建了43處協助創業的機構,並以Seoul Start-up Hub擔任平台,流通政府與民間資源,並拉起所有小機構的動能。

「市民創業的成功,代表城市繁榮的未來!」這是首爾市府的願景。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一路護航  海內外腦內激盪

首爾創業樞紐目前共支持輔導 300家新創公司,主樓以創業時期區分辦公樓層,副樓以行業分類,友善的空間歡迎新創團隊的第一步便是租金全免。樞紐提供的服務,讓新創者從入行初期,就有開發、試驗、銷售測試的支持,而後的公私企業合作、投資,甚至終極目標:進軍海外開拓市場,一路上都有韓國政府有力地護航。 

開放一年以來,以IT新創公司為多數的首爾創業樞紐,已經達到培育 751家新創企業的成績,創造 93個產權和 600多個新的就業機會,銷售額和引資更雙雙超過了 200億韓元。 

作為韓國最大的創業平台,樞紐定期舉辦博覽會、交流會議等活動,開放韓國本地、外國人前來了解首爾的創新點子。第一年,就舉行了將近十次活動,半數有上百家公司參與。今年年底,首爾將會有「投資首爾調研活動」(Seoul investment assessment event),將有與樞紐合作的至少全球八個國家前來考察,和首爾人一起腦力激盪。

「歡迎台灣人來認識首爾!」樞紐負責人對台灣合作者張開了手臂。

 

文章插圖
Pnina logo

Pnina

讀完廣電、公共政策,開始獨立記者的生活。稿件從早先聚焦體育到現在的商業、政策、文化、旅遊和外來移民,希望透過走進人群,了解社會更多面向。期待未來走進不同地區的NGO和教育領域,聽見在地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