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女人宣戰的國度

艷紅紗麗、金飾滿身、外加隨著一舉一動冒出聲響的鈴鐺,印度出名的寶萊塢電影中,女主角們舉手投足都是魅力,深邃的五官和亮眼的外貌總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她們在大銀幕上活潑地與愛戴墨鏡的男主角對唱情歌、曖昧共舞,每一位都像是享受生活的皇家貴族,但實際上,藏身在繽紛香料和七彩紗麗之後的印度女性正籠罩在輪暴的陰影下。

文章插圖

再傳輪暴案

這起事件在印度當地掀起軒然大波,許多民眾走上街頭示威抗議,女性權益等相關議題也在印度不斷受到討論,但種種關注似乎沒有讓印度女性安危得到改善,日前8月23號時,印度再度傳出女性攝影記者遭到輪暴的新聞。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一窺印度女性角色的來由

在印度當地,女性的角色是什麼樣子?印度民眾對女性的認知是受到什麼影響?英國《衛報》從作家洪德爾(Sunny Hundal)的著作《恥辱的印度:對女人宣戰的國度》(暫譯)一書中,擷取部分的內容,讓大眾能從這位作家的觀點,一窺深藏在印度文化中的秘密。

國王羅摩在法庭上對著他的妻子說:「喔,西塔,你是容忍和節制的化身。還有,你也代表了純潔的最高境界。但你曾住在拉伐的屋簷下。我知道你貞潔的火焰會讓拉伐無法觸碰你分毫。但我有我的極限。作為一位回應人民需求的國王,我希望你能在眾人面前證明你的純潔,這樣未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就不會再對你信神的高貴人格感到懷疑。」

西塔轉向他丈夫的弟弟拉克須曼,說:「我因為這些傳言痛苦,我無法再活下去。我的丈夫因為我的品格感到不悅,在眾人面前拒絕我,我將會進入燃燒的大火中,這是我唯一的路。」

為了深度了解印度文化,我們就必須回溯到數百年前的宗教神話裡。前面一段故事就是來自印度著名的《羅摩衍那》(The Ramayana),這是一部相當重要的印度史詩,裡面講到的歷史故事包含了國王皇后、家族責任、契約誓言、愛與戰爭、傳統以及榮耀。

文章插圖

關於「忠貞」

《羅摩衍那》這深入印度民間的史詩作品,在每位印度人的孩提時期就不斷被講述,教導他們兩性之間的角色。在這部史詩中,國王羅摩(Lord Ram)就是孝子、良人、還有仁王的化身,另方面,羅摩的妻子西塔(Sita)則是良善、正直、堅毅、和順服的模範。

前述故事中描寫到西塔的命運,這段的重要性不只是因為《羅摩衍那》是部重要的作品,而是這段描述其實有著重要的文化意涵,西塔她恰好刻劃了所謂女性的「忠貞」是什麼樣貌。

文章插圖

想當「好人」的範本

《羅摩衍那》在印度各處有不同的版本,根據不同的習俗文化會有不同的講述方式,但大部分有關西塔的命運,都是寫到她接受了火焰的試煉,走進大火中卻能毫髮無傷。但也有版本是講到她拒絕試煉,請求大地之母吞噬她來免除對她的侮辱。 

與《羅摩耶那》並稱印度兩大史詩的《摩訶波羅多》(Mahabharata),也同樣描述了男女兩性的責任、社會的期望、還有傳統的重要。這些重要的文本是印度社會的重要核心,形塑出大眾對女性的觀感和要求。

在印度報紙Mint擔任專欄作家的特里帕斯(Salil Tripathi),就提過《羅摩耶那》和《摩訶波羅多》強化了社會大眾「如果你想當好人,這就是你該模仿的範本」的認知。

文章插圖

信仰融入生活各處

對許多印度民眾而言,不論是信仰印度教(佔80%)、伊斯蘭教(14%)、基督教(2.5%)、錫克教(2%)、佛教(1%)或是耆那教(<1%),信仰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重要的生活依據、一種慶祝方式,不單單只是固定每周一次到某地集合禮拜而已。

要把信仰和文化分割開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這兩個元素已經相互影響融入有數個世紀。經年累月下來,許多印度人對兩性的觀點成了一種常有的文化,他們會把男女性看成不同且互補的角色。

在印度社會中更明顯,與西方社會提倡的女性平等截然不同,印度大眾多半將女性看成與男性不一樣的角色,女性就像是被高高放在供人欣賞的展示檯座上。

文章插圖

女性是「受保護」的角色

在印度相當受歡迎的節慶「拉克辛」(Rakhee)中,女孩們會把線綁在家中兄弟的手腕上,這象徵了兄弟會永遠保護她們。這樣的儀式顯示出女性就是被擺在檯座上受保護的角色,但這樣的文化是有問題的。

​節慶的慶祝方式遵循古法,很快地就成了一種禁錮方式,傳統來說,印度女性自小被要求當個在家從父的乖女兒、長大則是一位出嫁從夫的好太太,追求獨立和自由的想法是不會出現的。

文章插圖

一位印度女性給人的觀感就代表了社會是怎麼看她的,以及她對自身的看法;今天要是一位女性被眾人認為「丟臉」,這就表示她不只是讓自己丟臉,更是讓家人和整個家族社區丟臉。只有當她能結婚生子、操持家務之後,她才有可能重新拿回崇高的地位。

將女性看成與男性不同、就像是個放在展示檯上的觀賞物的文化,無形中也就等於告訴印度女性要時時刻刻符合他人的期待。

文章插圖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古時候傳下來的文化和精神;作者阿爾妮(Samhita Arni)曾以圖像的方式重新詮釋《羅摩衍那》,她在2011年出版了《西塔的羅摩衍那》(Sita’s Ramayana),試圖展現女性角色的重要。

「許多口傳文學都是由女性所吟唱,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來,這些傳統是從女性的角度去唱的,但我認為在(羅摩衍那)文字版中,女性的角色都被遺漏了。」

阿爾妮認為,故事中西塔忠貞與否一直受到議論,因為每次故事描寫到這段落,大多是掩蓋或是直接用喜劇收場來了結。她想要從西塔的角度去重新詮釋這部史詩。阿爾妮的另本著作《羅摩衍那,消失的皇后》(Ramayana, The Missing Queen,暫譯)也一樣從女性觀點來探討史詩。

「在我小時候,我所知道的西塔是一位安靜、順從的女子,但在這本書中,身在其他傳統下的西塔,是一位女戰士,她是一位勇敢、聰慧、有同理心、同時又是個可以在森林中拉拔孩子長大的單親媽媽。這些樣貌的西塔觸動了我。」阿爾妮談到她的著作時說到。

文章插圖

高聲望女性與信仰中的女神

印度的社會和文化中也存有矛盾,舉例來說,在印度教中有著許多堅強勇敢的女神,例如最有名的女神杜嘉,她被視為戰無不勝的女戰神,每年印度教信眾都會舉辦盛大的慶典來慶祝她戰勝邪惡。杜嘉女神外,也有其他女神例如:拉希米(Lakshmi,豐收財富女神)、薩拉斯瓦蒂(Saraswati,知識女神)、卡利(Kali,力量女神)。

不只是宗教信仰,政治圈方面一樣有許多傑出的女性;例如印度第5任總理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就曾掌握印度政局10多年,她在印度當地雜誌《今日印度》(India Today)中,曾被票選為印度最偉大的總理。

英迪拉的媳婦同樣出色,桑妮雅‧甘地(Sonia Gandhi)在過去10年裡曾在印度的執政黨擔任最久的主席。其他較貧困的層級中,亦有傑出的女性政治家。

事實上,在公眾生活圈中,印度民眾有許多堅強的女性典範可以舉例,像是阿蘭達蒂‧羅伊 (Arundhati Roy),她是印度的知名作家、社運人士作家,或是環保主義的作家紈妲娜‧希瓦(Vandana Shiva),她們都是國際知名人士。其他在學界、戲劇界、或是運動界中都能找到高聲望的女性。

文章插圖

儘管這些亮眼的女性人物存在,但不表示印度的社會俗成就不存在。印度女性在印度國會中只佔了11.1%,在看到識字率和工作機會時,也比印度男性低了許多。印度也沒有任何可以保護女性免於職場性騷擾的法條。

在文化和宗教交織出的大網下,印度民眾對女性的觀點確實難以改變,儘管在過去幾個世紀中,印度教裡曾有多次挑戰對女性觀點、提升女性地位的運動。

但不可否認的是,就算宗教多麼開放多元,指導女性成為「榮耀和純潔」角色的文化與宗教傳統仍然難以撼動,《羅摩衍那》中西塔能完美扮演女兒和妻子的角色仍深刻在許多印度民眾心中。

當有了孩子後,印度父母都會擔心孩子在家族中「丟他們的臉」,當男生們有各種追求夢想的自由時,女生則被耳提面命地要求不要做出讓家族蒙羞的事,換句話說,當女性不順從時,她們就會面臨嚴重的後果。

編註:本文是摘自作家Sunny Hundal所著的《恥辱的印度:對女人宣戰的國度》(India Dishonoured: Behind a nation’s war on women,暫譯)一書。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