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制裁也擋不住 在北韓蓬勃發展的手機製造業

《路透社》的調查指出,儘管國際社會對北韓實施嚴格的貿易制裁,禁止任何國家將手機零件出口至北韓,北韓仍推出了一支又一支的手機。

文章插圖

蒸蒸日上的手機產業

本周,《路透社》公布了最新的調查報告,指出北韓國內的手機製造業不但蓬勃發展,更有違反國際貿易禁令的嫌疑。一方面,北韓私下進口便宜的手機零件,為國內不斷擴大的手機需求提供產品,另一方面,政府因此得以賺進大量鈔票。

約600萬名民眾有手機

經濟學家估計,目前北韓大約有六百萬名民眾有手機,是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他們之所以想要手機,是為了參與北韓黑市的交易和買賣,掩人耳目地賺取額外的生活費。

文章插圖

《路透社》展開調查

為了了解北韓的手機業現況,《路透社》採訪了十名脫北者和電信專家,並分析北韓政府釋出的媒體報告、手機業者公開的產品廣告,同時,他們研究了兩款由北韓品牌出產的手機。

違反貿易制裁

《路透社》發現,這些手機的零件包含來自台灣的半導體晶片、來自中國的電池,以及Google的開源運作系統Android。然而,從 2017年開始,聯合國便對北韓實施了貿易制裁,禁止任何國家將手機零件出口到北韓。

文章插圖

一支手機要價數千到一萬元台幣

根據脫北者和專家的說法,一支基本款北韓手機的價格落在 100到400美元之間(折台幣約 3,096到1萬2,384元),在政府商家或私人市場中都能買到。若需要使用電信服務,民眾可以在朝鮮遞信局(Ministr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管理的店家註冊。

搭配電信方案售出

另外,北韓的手機廣告指出,一支手機往往會搭配電信方案售出,其中包含 200分鐘的通話時間。如果購買的是預付卡手機,那 100分鐘的通話時間大約要價 13美元(折台幣約 402元)。

價格遠超北韓平均月薪

對其他國家的人民而言,這不算是一筆龐大的負擔,但對北韓人而言,手機和電信服務可以說是一大筆花費。南韓政府的資料指出,北韓人民平均月薪為 100美元(折台幣約 3,096元),是南韓平均月薪的 4%。

文章插圖

可以偷買iPhone回國使用

在北韓,只有北韓品牌推出的手機可以在市面上販售,諸如蘋果iPhone等國際品牌的手機不會在市場上出現。不過,脫北者表示,私人貿易商和有錢的北韓民眾可以在國外購買這些手機後,帶回北韓搭配當地的SIM卡使用。

禁止任意下載檔案或軟體

不過,即使政府允許北韓民眾購買、持有手機,不代表他們可以任意上網或取得資訊。北韓手機只能撥打國內電話,也內建了特殊的資安限制。舉例而言,使用手機下載或傳輸檔案是被完全禁止的。

手機內建偵測系統

《路透社》在研究北韓手機時,試圖在一支「平壤 2418」(Pyongyang 2418)智慧型手機上安裝一個「未知軟體」,該手機旋即跳出一個警示視窗,上面寫著:「如果你試圖安裝非法程式,你的手機可能會損壞,資料也可能會遭銷毀。」

文章插圖

由國營單位開發手機App

一名專職研究北韓智慧型手機的南韓軟體專家李英煥(音譯,Lee Young-Hwan)表示:「北韓政府將特定演算法和應用程式安裝在手機裡,避免任何資料被複製或傳輸。」在北韓手機上的應用程式,包含地圖、遊戲和英文字典等,都顯示是由國營公司或國營大學中的北韓工程師開發的。

一舉一動都受到系統監視

英國網路資訊安全公司Hacker House也指出,北韓政府確實會在手機安裝他們開發的監控系統。當使用者取得非法或未受國家審核傳播的內容時,該監控系統會標註警告,並將這個警示活動儲存在手機紀錄中。北韓政府使用的改版Android也會監控、追蹤使用者的手機使用活動。

文章插圖

手機是維持生計的重要資源

對北韓的「灰色市場」經濟而言,手機是極有價值的資源。從 1990年代的大饑荒開始,北韓社會便興起了「灰色市場交易」。民眾透過私人管道取得商品和物資,再轉手賣給有需要的客人,其中不乏來自中國等地的進口衣物或日常用品。演變至今,在灰色市場販賣商品已經是北韓民眾賺取額外收入、補貼生活費的管道之一。

手機帳單成為政府收入

今年針對 126名有使用過手機的北韓脫北者的最新調查中,超過 90%的脫北者表示手機大幅改善了他們的生活,大約有 50%的脫北者指出他們使用手機參與市場交易。

「數百萬人正在使用手機,而且需要手機來維持生計。」主導這份調查報告、專門幫助脫北者的南韓非營利組織「一個韓國」(The Organization for One Korea)表示:「而這些手機帳單費用全成了政府口袋裡的收入。」

可能是政府最大收入來源

任職於南韓資訊社會發展研究院(KISDI)的研究員金鳳式(Kim Bong-Sik)指出,他們難以估算政府從手機和電信業獲得了多大的收入,但是,單就該產業的規模而言,這可能是北韓政府最大的收入來源之一。

文章插圖

手機零件來自其他國家

北韓的手機及電信業之所以會引來國際關注,甚至引發爭議,是因為在《路透社》及專家的調查發現,北韓手機並不是北韓政府宣稱的自產自銷。相反地,許多北韓手機都使用了來自其他國家的手機零件。

台灣聯發科晶片也在裡面

《路透社》取得的兩支「平壤」品牌智慧型手機裡,就包含了台灣聯發科發行的晶片,也使用Google的Android系統運作。另一個品牌「阿里郎」(Arirang)的耳罩式耳機廣告也宣稱他們使用聯發科的晶片。

日本記憶卡、中國製造商

在進一步研究後,調查團隊發現一支去年出產的「平壤 2423」智慧型手機使用了聯發科「MT6737」晶片組,而且可以插入一張SIM卡和一張記憶卡。該記憶卡的產品序號指出,該記憶卡是由日本東芝(Toshiba)公司所生產的。另一方面,該手機的產品編號也顯示,這支手機是由中國低階手機開發商「金立」製造的。

台灣、日本公司:與北韓無商業交流

台灣聯發科在回應《路透社》的聲明稿中表示,他們並未將任何產品出口到北韓,完全配合國際貿易制裁的規定。日本東芝也回應,該公司與北韓沒有任何商業交流。中國金立則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社》的詢問。

文章插圖

手機曾是北韓前三大進口商品

官方資料顯示,2017年,北韓從中國進口了價值高達 820萬美元(折台幣約 2億5,327萬元)的手機,是僅次於黃豆油和布料的第三大進口項目。在貿易制裁開始實施後,2018年,北韓進口手機的數字便完全歸零。

非官方走私行為仍活躍

然而,專家和脫北者指出,貿易制裁限制的是帳面上的官方進口活動,而非官方的貿易仍在中國和北韓的邊境進行。專門研究北韓的美國前情報人員布朗(William Brown)指出,手機硬體「非常容易從中國邊境走私到北韓」,仲介者的存在也讓人很難找到破壞貿易制裁的幕後主使。

中國與北韓貿易關係不清

《路透社》的報導表示,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北韓唯一的盟友,而中國的手機產業更是充滿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地方製造商。中國政府拒絕針對《路透社》這次的報導給予回應。過去,中國不斷強調他們有遵從聯合國的制裁,但也多次為他們與北韓的「正常貿易」辯解。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