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人皮手機殼」你怎麼摸,它怎麼回
你曾經默默期待可以捏一捏、揉一揉自己的手機殼嗎?不管有沒有,你的機會來了。

這是手機殼,不是皮膚色的黏土。
Photo: Marc Teyssier
Skin-On同時可以適用在智慧型手機、電腦觸碰板、智慧型手機的錶帶上。而它目前有兩種版本,一種是單純的皮膚色(像這張圖),一種則是更貼近人類皮膚(像首圖)。
Photo: Marc TeyssierSkin-On的特色在於可以感覺到使用者不同的觸摸方式,並給予不同回應。(點擊右側箭頭可以看更多)
Photo: Marc TeyssierSkin-On的特色在於可以感覺到使用者不同的觸摸方式,並給予不同回應。
Photo: Marc TeyssierSkin-On的特色在於可以感覺到使用者不同的觸摸方式,並給予不同回應。
Photo: Marc TeyssierSkin-On的特色在於可以感覺到使用者不同的觸摸方式,並給予不同回應。
Photo: Marc Teyssier透過影片,可以更具體地感受到人工皮膚怎麼回應使用者的觸碰。
讓人工智慧的觸覺更豐富
不論是聽起來或是實際操作,「高仿真人皮」可能會給人一種微妙的不舒服感,不過泰西相信人工皮膚技術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未來也能應用在機器人或義肢上。他說:「現在為機器人設計的人工皮膚通常只著重在觸覺靈敏度、感知能力、美觀考量上,而我們的設計擁有更豐富的觸摸感測技術,也可以回應更多元的手勢。」
觸覺交流 讓它成為可能
談起他的設計理念,泰西進一步解釋道:「當人們在跟對方面對面溝通時,有時會使用觸摸的方式來傳達情感,或是藉此讓對話更為生動;然而,我們現在會透過一些裝置來當作溝通的中介品,因而失去以觸覺交流的機會。」
因此,泰西才會想結合皮膚的觸感和人們每天使用的設備,再現以觸覺交流的可能。

整個研發過程一點也不容易,泰西表示:「整個限制在於你需要同時發展出具有伸展性、又能探測到觸覺的技術。」
Photo: Marc Teyssier
泰西也希望,未來能把這項技術應用在機器人或義肢上。
Photo: Marc Teyssier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