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地圖,兩國紛爭:尼泊爾推新地圖 爭議領土一次收歸

五月初,印度國防部長透過遠距剪綵的方式,宣布東北角上的一條公路完工開幕,剪刀剪下的剎那,也剪斷尼泊爾人的理智線。

文章插圖

以大欺小

5月8日這天,印度國防部長辛格(Rajnath Singh)透過遠距剪綵,替印度開通一條連通印度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經由與尼泊爾之間的爭議領土卡列帕尼地區(Kalapani),自里普列克山口(Lipulekh Pass)通往西藏的公路。印度主張開通這條公路後,將能縮短國內朝聖者前往西藏朝聖的旅行時間,但在尼泊爾眼中,不過是另一個大國霸凌鄰國的案例。

這條路在開通之後,尼泊爾街頭爆發數場反對印度入侵尼泊爾領土的抗議活動,但由於當時尼泊爾仍處在防疫封鎖令期間,造成抗議的群眾與警方發生衝突,以學生為主的抗議群眾裡,多人因此遭到逮捕。

文章插圖

新地圖,新領土

本月 20號,尼泊爾官方出版新的尼泊爾全境地圖,直接將這塊爭議地區劃入範圍內,再度將兩國的領土紛爭搬上檯面。

不過,這並不是兩國之間第一次用「出版地圖」搶奪領土,去年印度也用過類似招數,地圖出版後,隨即引發印度駐尼泊爾大使館前的示威活動。

目前,這個爭議地區是由印度控制,自從他們在 1962年與中國發生戰爭之後,就一直在此地駐軍。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19世紀埋下紛爭的種子

從地圖上來看,這次產生爭議的領土主要是由里普列克地區、卡列帕尼地區、林皮亞杜拉地區(Limpiyadhura)共同組成的狹長地帶,在新版的尼泊爾地圖中,尼泊爾政府將這三個爭議地區全數列為該國領土。

根據 1816年的《蘇高里條約》(1816 Treaty of Sugaul),當時佔據印度的英國殖民者與尼泊爾約定以夏達河(Sharda River,又名馬哈卡里河Mahakali River)為界,但是雙方在條約中卻沒清楚定義夏達河的源頭。

這就產生兩種不同的說法:尼泊爾主張夏達河發源於林皮亞杜拉地區,印度則認為源自里普列克地區,兩國對河流源頭認知的差異,造就了今日爭議。

沒有地圖難判斷

然而,簽完《蘇高里條約》後的尼泊爾缺乏繪製地圖的能力,加上目前沒有任一方出示簽訂《蘇高里條約》時雙方代表簽名的地圖,讓後代人在判斷夏達河源頭時遇上大麻煩。

前尼泊爾外交官巴拉(Lok Raj Baral)表示,缺乏出版地圖的問題,使得必須以地圖判斷爭議領土究竟屬於誰時,只能靠英屬印度出版、爭議地區劃歸印度的地圖。一直到 1962年,尼泊爾才對印度佔據這塊爭議領土提出抗議。

文章插圖

尼泊爾:譴責片面行為,儘速展開談判

獲悉印度開挖公路的消息後,尼泊爾外交部隨即發表聲明,表示對印度正式開通一條經尼泊爾領土、通往里普列克山口的公路感到遺憾,形容此為印度的「片面行動」、違反「雙方之間的共識」,呼籲應儘速談判解決邊界問題。

在公告地圖後不久,尼泊爾馬上派遣一隊尼泊爾武裝警察(Nepal Armed Force Police)到新邊境的哨站。

印度:拒絕人為擴大領土

20號稍晚,印度隨即回應尼泊爾公布新地圖的舉動,表示尼泊爾這種「單方面的舉動」並非出於歷史事實與證據,「違反雙方長期以來願意經由談判解決邊境問題的共識」,並強硬表示:「印度拒絕接受這種人為擴大領土的行為。」

文章插圖

尼泊爾早就想談判

不過,根據尼泊爾政府的說法,他們其實早早就想和印度談判。

從去年印度政府公布新地圖之後,尼泊爾除了表達抗議,一直想與印度敲定外長級會議的時間好好解決邊境問題,卻遲遲沒有獲得印度方面的回應。

爭議地區怎麼解?

所幸這個紛爭並非無法可解,前尼泊爾外交官巴拉指出兩國間的邊界是個老問題,勢必得經由高層透過外交談判加以解決。

他表示,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共同組成一支專家調查團隊,親自走訪這個爭議地區,並且商定出一條兩國都能接受的分界線。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