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內衣褲都要燙得平整?印度的燙衣生活學
某個週末早晨,被一陣乒乒乓乓聲響吵醒,原來是室友難得起了個大早「燙衣服」,我才想到原來那天她必須去學校進行線上研討會。沒看錯,去學校前她開始燙了衣服,雖然這不是什麼天大的事,但「燙衣服」這個小舉動,在印度可是有大商機的喔!

印度人很重視重要場合的打扮,間接促使「燙衣服」成為人人必備的技能。
Photo: Eric Vö印度人的古早洗衣文化,主要是將浸泡過或上洗劑的待洗衣物,以「甩打」在一塊石頭或水泥塊的方式將衣服清洗乾淨,然後晾乾、熨燙平整,最後再摺好收起來。由於印度人很重視自己在每個重要場合的穿著打扮,衣服一定要平整,不能看起來皺皺的,所以「燙衣服」這件事是每個印度人的基本日常,就算衣服洗完沒時間熨燙,但最遲在出門換衣服前一定要把衣服燙平整。不管是襯衫、Kurti(印度傳統服飾)、T-shirt、襪子甚至內衣褲……等,總之能燙的材質就燙,就是不容許一點皺褶存在。
「送洗衣服」竟是印度外商公司福利?
在這樣的一個特殊需求下,印度的洗衣業可以拆分成幾個環節:收貨、洗衣、熨燙、摺衣服、將衣服送回客人手中,由於印度幅員廣大,各地洗衣業者提供的服務模式不盡相同,有的提供一條龍服務、有的只提供熨燙、有的熨燙或摺衣服則要額外收費,也有的提供急件服務(express service),一件衣服從收、洗、燙、摺到送回客人手中,最快4小時就能完成。

印度的洗衣業其實有一個分工細緻的流程,就連急件也能代為處理。
網友
在印度,洗衣機其實沒有想像中普及,因此很多人仍然以送洗的方式處理髒衣服。
網友
Dhobi Ghat是印度最大的人工洗衣廠,至今仍維持著非常傳統的洗衣方式。
路透社/達志影像百年人力洗衣廠,紀錄印度歷史
提到洗衣服,就不得不提一下印度最大,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洗衣廠——位於孟買的Dhobi Ghat,他們已有超過140年的歷史,並且維持著傳統的洗衣方式,連燙衣服所使用的熨斗,也是早期的木炭式熨斗,雖然有引進了「少數的」洗衣機,但全部作業流程還是仰賴人工完成;在這個洗衣廠內,每天平均會有約50萬件的衣服、床單或毛巾…等待洗物,從各飯店、醫院、或家庭送過來,有超過800個洗衣池以及廠裡交錯的晾衣繩,大家圍在一起洗衣服的景象可說是有特色又壯觀;大部分作業人員都是世襲,爸爸曾經在這裡工作,因此自己也繼承了這份職業,然後再傳承給自己的孩子,順帶一提,過去這是屬於男性的職業,但由於時代變遷,洗衣廠也開始面臨人力調整的問題,因此現在也看的到女性員工。
回到室友身上,我們家裡自己有現代輕便熨斗,所以常常偷懶等到最後一刻才燙衣服,是說燙衣服也不是拿熨斗隨便抹個幾下就好,各式衣服的材質不同,適用的熨燙溫度也不同,要把衣服燙到平整又服貼還真的需要點功夫。在台灣,我們已經習慣了被民生家電用品圍繞,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國度,就盡可能的以當地人的角色去體驗和生活,說不定還會激發出另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喔!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