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人繳太多稅 政府好頭大
一說到納稅,人們往往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在高稅率的瑞典卻出現了個怪現象,人民爭先恐後地繳稅給政府,就算超額繳稅也不在乎。人民這麼做反而讓政府頭大,也讓當局開始想辦法防止人民超額納稅,而這一切都要從兩年前開始說起......

瑞典是出了名的高稅率國家,然而人民不僅沒有反對,還願意超額繳稅給國家,到底背後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路透社央行調成負利率
兩年前,瑞典央行為了刺激投資和消費、避免通縮(Deflation)和防止瑞典克朗對歐元升值太多,決定將利率調成負利率。
逼人民拿錢來花
調成負利率的結果是如果人民把錢存在銀行,不僅拿不到利息,錢還會越變越薄,這一招就是要逼人民把錢從銀行拿出來投資,促進經濟活絡。
納稅帳戶的小秘密
然而,瑞典人民發現如果把錢從銀行拿出來放到專供繳稅的納稅帳戶中,不僅不用擔心負利率讓錢越變越薄,當局還會針對稅金超額的部分提供 0.56%的年利率,這個年利率比一般銀行來得高,於是,人們開始一股腦地把錢存到納稅帳戶中,把納稅帳戶當成一般的銀行帳戶來用,造成當局極大的困擾。
小補充:通膨(Inflation)&通縮(Deflation)
根據《維基百科》,通貨即「流通的貨幣」,通貨膨脹(Inflation)原指貨幣發行數量上升,導致貨幣價值下降,民眾在購買相同商品時需要比以前花更多錢。但是,通貨膨脹也可以指一般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內,連續性地以相當幅度上漲的狀態,又稱為物價上升。
相反地,通貨緊縮(Deflation)是指當市場上的貨幣減少,貨幣購買能力上升,於是人們傾向於儲存貨幣而非投資或消費,導致物價下跌。長期的通貨緊縮會抑制投資與生產,導致失業率升高與經濟衰退。

在瑞典,想要有個舒適有尊嚴的老後生活不是問題,國家的長照制度完善,而這和政府的高稅收息息相關。
Photo: Danko Durbić超收上千億元稅金
根據瑞典政府在周三(22)公布的數據,2016年瑞典政府的預算盈餘為 850億克朗(折台幣約 2925.48億元),其中大約有 400億克朗(折台幣約 1376.7億元)來自超收的稅金。當局得返還超過 35億英鎊(折台幣約 1348.74億元)給超額納稅的企業和個人。
造成國家財政困擾
於是,瑞典政府呼籲人民不要再超額納稅,把納稅帳戶當成有利率的銀行帳戶來使用,如此一來會對國家財政造成困擾。但瑞典國家債務局承認,就算政府如此呼籲成效也有限。
非自願向人民借錢
國家債務局預測部門負責人比耶勒普(Marten Bjellerup)說:「我們沒辦法採取更進一步的動作,這就是目前利率造成的結果。」
損失超過廿七億元
瑞典當局抱怨到,人民超額納稅形同讓政府「非自願地向人民借錢」,假設政府真的要借錢,納稅帳戶的利率比市面上銀行的利率來得高,這會讓當局損失超過 8億克朗(折台幣約 27.53億元)。

圖為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瑞典央行,他們推出的負利率政策引發人民超額納稅,和原本希望能刺激人民消費的初衷背道而馳。
Photo: Arild Vågen
圖為瑞典一元克朗。目前,瑞典當局打算把納稅帳戶的利率改成零利率,但這麼做的成效有限。
Photo: Tomas Buchtele
在日本,負利率政策的出現讓許多人一窩蜂地購買保險箱,把現金放在家裡而非存入銀行。
路透社瑞士人急著納稅 日本人瘋買保險箱
綜觀全球,瑞典不是唯一一個受負利率影響的國家。
在瑞士,人們急著早點繳稅,這樣他們就可以拿到比一般銀行利率提供更優渥的利息。在丹麥,有的銀行會依據買房者的房貸來提供利息。日本人則一窩蜂地瘋買保險箱,直接把現金放在家裡也不要存進銀行。許多已開發經濟體發行的國債付給持有者少於面額的金錢,而歐洲央行本身是這種賠錢國債的大戶。
延伸閱讀: 《地球幫你問瑞典篇》
《每天工作六小時行不行? 瑞典政府實驗結果出爐》
《全球負債第一名國家在亞洲》
參考資料:
01 Sweden complains it is collecting too much tax
02 Negative interest rates make people behave in weird and wonderful ways
03 Sweden's government has a bizarre economic problem — it is collecting too much tax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