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戴王冠的女王 荷蘭前女王111頂帽子的秘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英語島文/ 荷事生非 

2013年 4月,荷蘭前女王碧雅翠絲(Beatrix)把王位的權杖交給兒子亞歷山大(Willem Alexander),出現百年來的第一位國王。雖然女王退位後,追逐皇室的媒體鎂光燈轉向現任國王的妻子,也就是甜美迷人的瑪西瑪皇后–(Máxima Zorreguieta Cerruti),但無論瑪西瑪皇后的穿著掀起多大潮流,仍無法取代前女王烙印在民眾心中百變的「帽子」形象。

碧雅翠絲統治荷蘭的33年間 (西元1980年~西元2013年),於無數特殊場合中皆以戴帽出席,包括會晤他國領袖、接待國內外貴賓、各機構組織或活動開幕剪綵、各型頒獎典禮、各大紀念日(如每年國會諮詢報告預算與女王節出巡等),這些活動下來累積了數以千計的帽子,成為這次阿培爾頓的夏宮(Paleis het Loo)皇室文物展的主題。

文章插圖

為什麼愛戴帽子?

展覽標題只有「CHAPEAUX」一字,此法文原字可簡單解釋成「帽子、頭飾或冠狀物」,而它還引申表示對某人表達敬意,甚至包含以脫帽動作表達該意。帽子自古以來在歐洲就十分盛行,也是身分的紋章與標誌,如教會裡的紅衣主教,就稱為「red chapeau」。不過發展至今,帽子已不是階層必要的約束,反而成為打造個人風格的首選配件。

對女王來說,遇上需要展示國家元首地位的場合,戴上象徵皇位的王冠並無不妥,但碧雅翠絲一貫平民作派,用帽子來替代鑲滿珠寶的王冠是更好的選擇,能呈現出女王特有的親民與氣質。

因為在多數場合中,女王是唯一的戴帽者,讓人遠遠就能發現她的存在。久而久之,女王的帽子就轉化成「簡便版的王冠」。就算群眾在遠處還見不到女王面容,瞥見帽子也可猜測女王陛下駕臨了。

文章插圖

111頂帽子的秘密

此展呈現了111頂純手工製作、獨一無二的帽子。女王除了重視帽子的樣式設計之外,在什麼場合下該戴什麼樣的帽子也十分講究。因此展示廳裡除實物帽子外,還系統性地配上影像跟文字敘述,如在2013年碧雅翠絲訪問伊斯蘭國家時,帽上就多了層頭巾,表達了她對伊斯蘭文化的尊重與友好。

除了見到女王在行使國家統帥職務時的帽子收藏,也可看到她在私生活中重要場合所戴過的帽子:如西元2002年夫婿克勞斯王子(Prince Claus)的喪禮,以及與倆孫女艾瑪莉亞公主和亞麗安妮公主(Princess Amalia , Ariane)洗禮等。

在多達上百頂的帽子中,專家發現女王帽子中多有「帽緣上揚」的共同點。用處是希望讓容貌能被大眾在近處就清楚地辨識出。不過,女王在自己夫婿喪禮上戴的帽子就巧妙遮住了臉龐,讓相機不能馬上捕捉到她的表情,成為保護隱私的重要配件。

文章插圖

誰設計了女王的帽子?

這些設計繁複卻又精緻典雅的女王帽子,是由擔任女王帽師30年的皇家製帽師哈利.薛爾頓(Harry Scheltens)所帶領的製帽團隊製作而成。從顏色、材質、小裝飾、形狀與線條各細節來看,不能不讚嘆僅僅一頂帽子卻能變化出如此大膽,卻又兼具創意與格調的作品。

然而,帽子設計師往往是個容易被忽略的藝術家,因為他們無法像畫家一樣,將自己的名字永久地留在作品上,也沒有人會將帽子數十年地保存在博物館的櫥窗裡,提供給後代觀摩。

製帽團隊是女王形象的幕後推手,每一頂女王帽都成為一門暗藏玄機的學問,因此展覽的教育部門開設了專為小學與中學生的研習課程,主講帽型設計,延伸討論「帽子」與各種職業的相互關係及功用,學生還可挑選一種職業並設計配套的帽子,可說是展覽外的實際演練。讓這場展覽不僅僅是令都會女性興致盎然的帽子展,也成為一窺歷史、政治與美學的最佳教材。

文章插圖

上線時間:2017/12/24
增修時間:2017/12/25  修正錯字

英語島 logo

英語島

「我們在英文裡吃過的苦,原來知識才是真正的療癒。」英語島提供一種雙語的世界觀,包含社會創新、商業、科技、文化、旅行。這本雜誌很有趣,我們也不特別教英文,但你讀了英文自然就變好。我們有「世界旅行家」、有「知識的顏色」、有「英語實驗室」、有「Debug」…,知識的滲透是不可思議、恍然大悟,會讓英文走入靈魂。英語入魂,像傳說中的拉麵口味,吸一口,一口入魂。讀英語島雜誌,終於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