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跳到死 曾經風靡全美的「跳舞馬拉松」

在人們生活越痛苦的時候,越會追求殘忍的娛樂。其中,發源自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代的「跳舞馬拉松」就是......

文章插圖

連跳3,780個小時

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萊恩斯伯勒市(Lanesboro),糖果店老闆德維利耶(Callum DeVillier)的墓誌銘上寫著「跳舞馬拉松世界冠軍,連跳 3,780個小時」,喚起了人們對「跳舞馬拉松」(Dance Marathons)的記憶,也讓人好奇為什麼德維利耶要花這麼多時間跳舞。

破紀錄、拿獎金、活下來

原因其實很簡單,德維利耶除了想破紀錄,更想要抱回鉅額獎金,就像每場跳舞馬拉松承諾參賽者的那樣,有的參賽者更是藉此維生,因為在參賽期間有得吃、有得住,不失為一種生存策略,尤其在經濟大蕭條時代(1929-1933),要填飽肚子並不是件簡單的事。

在這部影片中,可以看到許多在跳舞馬拉松舞池中倒下的選手。即使如此,人們還是前仆後繼地參加跳舞馬拉松。

瘋狂追逐破紀錄

回到跳舞馬拉松開始風行的 1920年代,紐約大學戲劇學者、著有《真實的劇院和舞蹈馬拉松:表演1920和1930年代的美國文化》(Theatre of the Real and Dance Marathons: Performing American Culture of the 1920s and 1930s)一書的馬丁(Carol Martin)表示,隨著奧運的成熟,人們開始瘋狂追逐破紀錄,像是跳舞馬拉松這種考驗身心耐力的比賽廣受歡迎,而且也很有看頭,人們普遍把這種比賽當作一種娛樂消遣。

27小時的華爾滋

1923年,紐約舞蹈老師卡明斯(Alma Cummings)讓全國看到跳舞馬拉松的魅力,也讓商人看到有利可圖的商機。當時,卡明斯和男伴在曼哈頓上城的舞廳連跳 27小時的華爾滋,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也出現躍躍欲試想要打敗他們的舞者。

在接下來的三周內,卡明斯的紀錄至少被超越了九次,從巴爾的摩(Baltimore)、克里夫蘭(Cleveland)再到休士頓(Houston)都有人挑戰卡明斯的紀錄,正式拉開跳舞馬拉松的時代序幕。

文章插圖

商機無限 獎金好誘人

看到這麼多人關注卡明斯,腦筋動得快的商人開始將跳舞馬拉松制度化,他們祭出高額獎金吸引參賽者,在比賽期間還包吃包住,讓當時受到經濟大蕭條影響、生活無以為繼的人們前仆後繼地參加。畢竟,如果幸運成為舞池中最後一對站著的舞者,抱回的獎金相當於一名農夫一年的薪水。

痛苦生活的甜美消遣  觀眾找到優越感

對於觀眾來說,他們進入舞廳欣賞跳舞馬拉松的門票並不貴,且選手們華麗的舞姿搭配美妙的音樂可以說是面臨痛苦生活的甜美消遣。

專門研究跳舞馬拉松的紐約大學學者馬丁提到,就算選手們的舞姿不迷人(畢竟許多參賽者都是業餘舞者),能夠待在現場看選手挑戰身心極限也能給觀眾一種優越感,心想自己至少不需要參加這樣的比賽來賺錢。馬丁說:「對某些觀眾而言,看到比自己狀況更糟的人能讓他們對自己的處境感覺好過一點。」

文章插圖

鐵律:身體有在動、膝蓋不碰地

參加跳舞馬拉松雖然累人,但至少選手們不用煩惱飢餓和無家可歸,對某些人來說這比累人更可怕。選手們只要遵守一項鐵律──身體有在動,膝蓋不要碰到地板就可以。

選手輪流休息 連跳好幾個月沒問題

在比賽期間,主辦單位會替場上的選手安排放風時間,讓舞伴們輪流吃飯、補眠,只要確保有一人在場上跳舞就好。遇到睡神來襲,可以看到選手抱著正在打瞌睡的舞伴,想辦法一邊維持小幅擺動,一邊不要讓舞伴的膝蓋碰到地板。這樣的比賽規則,可以讓比賽持續好幾個小時、好幾天、好幾周,甚至好幾個月都沒有問題。

跳到最後體力耗盡、精神錯亂

與此同時,觀眾可以親眼目睹選手們體力喪失、精神崩潰,拖著快要見底的舞鞋死撐著在舞池內不離開。《紐約世界》報紙是這麼形容跳舞馬拉松的:「誰知道跳舞馬拉松最終會對這些舞伴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他們很有可能精神衰弱、精力耗盡、雙腳嚴重受傷,精神錯亂也不無可能。」

跳到生命最後一刻

舉例來說,年僅 27歲的舞者莫爾豪斯(Homer Morehouse)在波士頓連跳了 87個小時,最後精疲力盡在舞池當場死亡。此外,有的選手因為連跳好幾天後仍無法抱回大獎企圖自殺,西雅圖就有一名女子連跳 19天後只獲得第 5名,因而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

1931年1月19日,米喬洛夫斯基(Frank Micholowsky)和他的姊妹兼舞伴瑪莉(Marie Micholowsky)已經在芝加哥的一座舞池內跳了好幾個星期,米喬洛夫斯基使勁撐著瑪莉,好讓她的膝蓋不要碰到地板。

從12月跳到隔年6月

有鑑於此,越來越多城市開始禁止人們舉辦跳舞馬拉松這樣危險的活動,自稱是跳舞馬拉松世界冠軍的德維利耶,恰巧趕在跳舞馬拉松式微前抱回大獎。

1932年,當時沒工作的德維利耶找上房東的女兒庫欽斯基(Vonnie Kuchinski),兩人前往波士頓郊區薩默維爾(Somerville)參賽,他們在當地一間劇院改裝的舞池從 12月一路跳到隔年 6月,且在比賽結束前兩周,他們的休息時間從每個小時 15分鐘被縮減成每個小時 3分鐘。

看誰撐不下去

當時,來自美國各地的民眾蜂擁而至薩默維爾,為的就是親眼看這場別開生面的比賽會由誰奪冠。在比賽的最後 52個小時內,選手們不間斷地跳舞,但舞池中可以看到一對對撐不下去的舞者退場。總算在 1933年6月3日,舞池上只剩下德維利耶和庫欽斯基,他們也如願抱回了 1,000美元的大獎。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在這場比賽過後,德維利耶再也沒參加過任何跳舞馬拉松,跳舞馬拉松也因為過於危險而式微,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所有娛樂消遣轉往替戰爭作準備,跳舞馬拉松也逐漸消失在世人的眼中。

專門研究跳舞馬拉松的紐約大學學者馬丁說:「隨著另一場世界大賽近在眼前...工業開始復興,人們也回到工作崗位上工作,誰還有時間呆坐好幾個小時就為了看人們在舞池轉圈圈?」

文章插圖

現在為慈善募款而跳

一直到 1969年,由美國演員珍芳達(Jane Fonda)主演的電影《射馬記》(hey Shoot Horses, Don’t They? )上映,世人才又想起當年跳舞馬拉松的盛況,因為這部電影說的就是跳舞馬拉松選手的故事。

1973年,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的學生舉辦了「純真版」的跳舞馬拉松,他們為比賽設下 30個小時的上限,並且募得了 2,000美元給身心障礙的孩童。

到了 1990年代,跳舞馬拉松成了慈善募款活動的主力,時至今日,有的中學和大學仍會舉辦 12-24個小時的跳舞馬拉松,替慈善單位募款。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