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人體信用卡?英國公司幫你植入微晶片 從此嗶手不嗶卡

以前結帳用現金或是刷卡,近年則流行用手機支付,在未來的世代或許不用再攜帶任何工具,只要舉起手刷一下,就能輕鬆完成付款。

文章插圖

刷卡?不,付錢的時候請舉手

現年37歲的荷蘭生物駭客保曼(Patrick Paumen),近年來他出門從不帶手機、信用卡或是錢包,無論他進到哪家店購物,每當要付錢時,他只要對著感應器舉起左手,就能自動付款成功。

擔心出門忘記帶錢包或信用卡?裝上微晶片在手上,就不用再煩惱出門忘東忘西。

注射微晶片很容易

保曼表示,他樂於享受每次付款時店內收銀員目瞪口呆的表情。

回顧2019年,他在左手皮膚的表層下植入了感應式支付的微晶片,整個過程的費用約170英鎊(折台幣約6,444元),他形容被注射的感覺輕鬆而簡單,「就像有人在你的皮膚上小力的戳了一下」。

享受全球暢通無阻的付款服務

1998年,英國工程師暨考文垂大學(Coventry University)副校長沃威克(Kevin Warwick)成為歷史上首位手部植入晶片的人類,不過這個晶片只在沃威克身上停留9天。

在那之後,這項技術沒有太大發展,直到近年才出現第一家英國公司支付摩(Walletmor,暫譯),提供人們植入感應式支付微晶片的商業服務,並在全球通用。

「感應式支付的微晶片可以讓你在巴西里約(Rio)的海灘買酒、在紐約買咖啡、在巴黎做頭髮,或是在你家附近的便利商店買東西,」公司創辦者兼執行長帕普羅塔(Wojtek Paprota)說道:「只要有零接觸支付(contactless payments)的地方就能付款。」

文章插圖

不用費心充電

支付摩出售的感應式支付微晶片,重量不到1公克,外觀比一粒米大一些,由微晶片和天線組成,並用類似像薄膜的可分解式材料——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包裹而成。

帕普羅塔表示,植入微晶片非常安全,人們植入後立即可以工作,而且晶片會安穩地嵌在手上,不用電池也不需要充電。「目前,我們已經賣出500多個」,帕普羅塔說道。

熟悉的技術 新的用法

支付摩的微晶片使用的是被稱為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的技術,這個技術已大量的使用在智慧手機的行動支付中,充斥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裡。

但要將支付裝置植入到手上,對許多人來說仍是一種全新的概念,或許也帶來一些隱憂。一項在2021年對英國與歐盟的4,000人進行的調查指出,只有51%的人表示會考慮植入晶片。

隱私與安全疑慮

這類技術引起人們的擔心,如果未來的科技愈來愈進步、微晶片愈來愈先進,並搭載更多關於個人的隱私訊息,會不會反而產生安全的疑慮,甚至讓個人行蹤被輕易監控?

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專家劉䂀曼認為,感應式支付微晶片其實是一種物聯網延伸應用,但也帶來新的個人資料交換的爭議。她相信這種支付的方式更加輕鬆便利,但人們也需要衡量進步背後的利弊,她說:「為了方便,我們願意付上多大的代價?我們會如何在隱私與安全問題上設限?誰會來負責維護它的程式還有那些植入裝置的人?」

英國雷丁大學(Reading University)亨利商學院的政策治理、倫理學教授卡卡巴茲(Nada Kakabadse),也認為對微晶片需要謹慎以對,「這項技術有它的黑暗面,而且很可能被濫用。對那些不在乎個人自由的人而言,這項技術開闢了一條誘人的機會去控制、操控和壓迫他人」。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01

愈了解愈不怕

但保曼卻對於人體植入微晶片的作法抱持樂觀的態度,「寵物走失時,我們可以透過寵物晶片找到牠們,但我們沒辦法只透過晶片追蹤,一定要找到牠們的實體並掃描後,才能知道那是我們的寵物」。

寵物晶片使用的是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一種普遍運用在信用卡、悠遊卡和寵物晶片上的技術。保曼表示,「微晶片中負責讀取的線圈是有距離限制的,必須要在電磁感應的區域內,像是RFID或NFC的感應器旁邊,讀取器和感應器之間要有電感耦合(magnetic coupling)才能啟動」。

保曼更身體力行表達他對微晶片的信心,截至2022年為止,他已在身上植入32個微晶片。

瑞典用晶片出示「疫苗證明」

COVID-19疫情流行期間,瑞典新創公司Dsruptive Subdermals也加速推廣微晶片服務,讓人們在植入晶片後,可以透過感應出示疫苗接種證明或篩檢報告。

總經理斯喬布拉德(Hannes Sjoblad)表示,只要透過手機上的程式,就能更新手上微晶片的內容,所以每天可以加入不同的訊息,例如今天上傳LinkedIn的履歷,明天則放入COVID-19疫苗的證明。

植入微晶片 瑞典流行已久

喬布拉德說明,他們的植入價格是112美金(折台幣約3,267元),而且瑞典已有成千上萬的人使用這項服務。

喬布拉德:「如果你了解這個東西的原理,你會知道它不能自行傳輸訊息,它基本上是完全被動的。它不能告知你所在地,只有在跟智慧型手機碰觸到時,才看得到晶片裡的內容,所以這表示它不能拿來作為追蹤器。」

目前,Dsruptive Subdermals開發了另一種微晶片,在植入後能用手機測量人體的體溫,作為一種體溫計來使用。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