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缺工 奶粉又被召回 供需失衡價格飆漲
嬰兒奶粉缺貨,最初是因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造成缺工等問題所導致;接著在2月,因為兩名嬰兒喪命,奶粉製造商亞培(Abbott)宣布「自願召回」密西根廠生產的產品,讓情況更加惡化。
世界經濟大國卻面臨無法供應新生兒基本營養的困境,除了引發美國健保系統失能的質疑外,更是總統拜登在11月期中選舉前的政治難題。
美國市場販售的配方奶粉選擇不多,以美強生營養品公司(Mead Johnson Nutrition Co.)生產的Enfamil和亞培公司生產的心美力(Similac)兩個品牌為主,這一次問題就出在心美力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供貨拉警報。
美國在今年2月發生兩名嬰兒死亡事件,亞培宣布關閉工廠,並「自願召回」其密西根工廠生產、疑似遭細菌汙染的配方奶粉。隨後的調查證明這個品牌並無問題,但召回與停產已影響一大部分的市場供給,產能遲遲無法全然恢復,截至5月中,美國嬰兒配方奶粉缺貨達43%,遠高於4月的30%與1月的23%。
讓整個情勢雪上加霜的是,亞培除生產自家品牌心美力嬰兒配方奶粉,並為銷售美國市場的其他品牌奶粉代工。亞培工廠停產超過三個月,加上生產配方奶粉的原物料、包裝仍普遍遇到供應鏈的問題,導致美國貨架上的庫存枯竭。
供應出問題也帶動父母們搶購奶粉,家長們必須付出更高的購買成本,線上販售的奶粉價格已上漲一到三倍。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調查,約五分之一嬰兒在出生後頭兩天必須喝配方奶;出生三個月大的寶寶僅有不到一半喝全母奶,而要以配方奶補充。另外,配方奶粉對許多家庭來說是必需品,特別是低收入家庭,由於母親在分娩後幾乎得立即重返工作崗位,因此難以餵母乳。
生產鏈過度集中三廠、進口品因標籤包裝被禁,美國婦女、新生兒和兒童協會(National WIC Association)指出,美國配方奶粉市場過度集中是問題之一,僅有三家廠商競標為WIC輔助計畫的100萬嬰兒提供配方奶粉。另外,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目前禁止大多數外國嬰兒配方奶粉進口,包括歐洲製造的產品,並非基於健康考量,而是在於標籤和包裝標準。
監督食品安全的非政府組織「食品和飲水觀察」(Food & Water Watch)主管史塔巴克(Amanda Starbuck)說,這場危機顯現出整個食品生產鏈極度集中的問題,95%的配方奶粉市場掌控在三家美國公司手中。她說:「如果我們談論的是汽水或薯條,那麼重要性就小得多,但當我們講的像是奶粉等必需品時,事態就很嚴重。」
奶粉短缺的問題不僅讓美國家長愈來愈焦急,也在11月期中選舉前成為總統拜登的政治難題。因應奶粉缺乏,白宮表示,國防部「將像COVID-19疫情最初幾個月載運各種用品那樣,利用與商務貨運航空公司的合約,從符合食品暨藥物管理局安全標準的國外製造廠運回奶粉」。
白宮稱這項措施為「空運奶粉行動」(Operation Fly Formula),並表示:「繞過常規空運路線,將加速奶粉進口和分銷,在製造商繼續增產的同時提供即時支援。」
眼見父母憂慮日漸加深,5月22日一架美國軍機載著超過7萬磅(約32公噸)急需的配方奶粉,從德國運抵美國印第安納州一座機場。
奶粉之亂衝擊難輕忽 拜登親自推文運送進度
美國總統拜登當時正在亞洲展開五天的訪問行程,他在日本從推特(Twitter)發文談到這架貨機表示:「我們的團隊日以繼夜工作,為所有需要的人取得安全的配方奶粉。」拜登又在稍晚更新的推文指出,第二批配方奶粉已在空運送往美國的路途上。
他還提到:「未來幾天,貨機與卡車運輸將一起出動送貨,而我也會繼續為大家報告最新消息。」總統親自向大眾報告配方奶粉運送的進度,這一波奶粉之亂的衝擊力道絕對不容小覷。
Folks, I’m excited to tell you that the first flight from Operation Fly Formula is loaded up with more than 70,000 pounds of infant formula and about to land in Indiana. Our team is working around the clock to get safe formula to everyone who needs it. pic.twitter.com/cX4KU0eDtZ
解鈴仍須繫鈴人,美國亞培嬰兒配方奶粉工廠關閉導致全美供應嚴重短缺之後,終於在6月4日宣布恢復生產。亞培在聲明中表示,位於密西根州史特爾吉斯(Sturgis)的工廠已符合政府規定,達到重新開放的衛生要求,將開始生產EleCare以及其他特殊代謝配方奶粉,因奶粉缺貨陷入恐慌的家長可望暫時鬆一口氣。
這場「奶粉之亂」的完美風暴,在美國政府介入下似乎落幕,不過美國媒體認為,這些作為僅是治標不治本,由於廠商在生產和配送的途中,仍有可能發生不可預期的意外,例如新一波疫情再爆發,擾亂供應鏈;或是工廠汙染導致產品召回等。再加上奶粉市場仍由少數企業壟斷的現況並沒有改善,再次發生供應短缺,恐怕也只是早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