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死人的是哈瑪斯
沃夫森(Michael Wolffsohn)是一位德國歷史學家,同時也是政論家,他直到2012年時,都在德國慕尼黑聯邦國防大學(Bundeswehr University Munich)任教,過去他已經針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議題出過不少著作。
針對近期以巴衝突,沃夫森認為大眾是落入哈瑪斯的戰術中,被加薩走廊的畫面給誤導了:
「這幾天,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攻擊行動遭到國際社會重砲抨擊,但事實上,那些你看到的巴勒斯坦民眾死亡照是騙人的,害死這些民眾的不是以色列,而是哈瑪斯組織以及他們殘忍的策略。」
「關於以巴衝突戰事的那些照片是騙人的,它們不是真的,就像大部分的影像一樣,這些照片是被捏造出來的,目的是要營造一種想像。例如加薩走廊傳出的那些死傷畫面,可以見到許多巴勒斯坦民眾遭到槍殺,這些影像讓人驚嚇,而被殺的民眾都是無辜的,所以當人們看到影像時感到憤慨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要說到誰該為這些無辜老百姓的死負責時,許多人看完照片的反應都會把矛頭指向以色列,是的,這就是所謂的『想像』。現實情況是相反的,因為大部分無辜喪命的巴勒斯坦人是被哈瑪斯組織害死。」
「你會問,那哈瑪斯怎麼辦到的?這答案很簡單,你只要知道怎麼打游擊戰就好。進一步舉例,今天的哈瑪斯就是《聖經》中的大衛(David)而以色列就是巨人歌利亞(Goliath)。」
「從軍事角度上來看時,其實以色列的軍力是可以迅速把哈瑪斯整個刨除乾淨的,這也是為什麼哈瑪斯組織採用了大衛對抗歌利亞的方式──游擊戰。換句話說,哈瑪斯把巴勒斯坦人當成了人肉盾牌和人質來對抗以色列。」
編註:大衛是《聖經》故事中一位勇敢的以色列青年,他起身對抗敵軍非利士人中的巨人歌利亞,大衛最後用投石帶綁著石頭朝歌利亞丟去,被擊中頭部的歌利亞就這麼死了。
沒有選擇的巴勒斯坦人
「哈瑪斯從幼稚園、醫院、清真寺還有住宅區朝以色列發射飛彈和武力,這種行為不管是醫生病人、老師學童或是教區長老都不會同意,但他們意見不重要,因為他們是受制在哈瑪斯的威脅下,如果他們不服從,他們就會死。也就是說,各種住宅區、校區、醫院和清真寺都被哈瑪斯當成使用工具,這也是游擊戰中的最高教條,放在加薩走廊也一樣適用。」
「就以色列來說,他們現在面對的是打游擊戰的哈瑪斯,他們現在有2條路可走:回擊或是甚麼都不做,選了停火,那以色列就會不斷被攻擊,所以他們選了回擊,但看到以色列優良的軍事系統和武力後,這就會在政局和大眾心理上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施加政治壓力在對手身上
「選了回擊的以色列,那些嚇人的傷亡畫面就是他們要面對的後果,這也是任何面對游擊戰的國家所要付出的代價。簡單地說,像哈瑪斯這樣的游擊戰隊伍,他們往往把自己國家的平民當成人質來用,這時候,擁有較多武力的一方──以近期來看就是以色列──在政治和道德上就會被抨擊。」
「而這時,打游擊戰的隊伍像是這次的哈瑪斯,他們就依靠那些恐怖的傷亡影像贏得了數百萬人的心和思考方式。這些影像對哈瑪斯來說極其重要,因為這是讓他們受到鼓舞的影像。」
「這就是游擊戰的路數,他們可以因此施加政治壓力在對手身上。」
被利用的記者 搞不懂的大眾
「進一步來看,那些產出影像的攝影記者,不管喜歡與否都成了哈瑪斯的工具,他們也往往沒有意識到被利用這件事情。」
「當然,廣大的讀者和閱聽眾必須要依靠現場記者們的報導,大眾也深信記者們的回報。但閱聽眾往往是看盡各種報導,卻甚麼都沒有理解的狀態。」
「最重要的是,大眾沒有抓到巴勒斯坦民眾慘劇背後的意義;事實上,在過去100年中,巴勒斯坦的領導人們只對他們自身的目標下了許多功夫,但沒有想過要增進巴勒斯坦民眾的福祉。雖說現任的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Mahmoud Abbas)是個特例,但這次哈瑪斯組織的行徑卻仍是在塑造出另一場悲劇。」
「如果哈瑪斯的態度就是要這麼下去,那巴勒斯坦在1000年內都不可能擁有自己的國家,人們會說,他們是因為以色列的關係才認識到巴勒斯坦。」
「現實情況就是,你大腦認為的真實,和真正的現實是不同的。眼前所見的影像可以充滿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