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西亞博物館恐怖攻擊 19人命喪槍下

突尼西亞首都突尼斯一間博物館遭恐怖攻擊,至少 19人命喪槍下,嚴重打擊依賴觀光業的突國,各界也懷疑幕後主使正是伊斯蘭國。
文章插圖
突國反恐武裝部隊守在與博物館相連的國會建築外,等待圍剿恐怖份子。


懦弱的恐怖攻擊
CNN、BBC 19號綜合報導,突尼西亞首都突尼斯的一間博物館遭恐怖攻擊,至少 19人命喪槍下。此外,槍手還以觀光客做掩護,企圖突圍衝出封鎖線。

突國總理伊斯德(Habib Essid)稱整起事件是「懦弱的恐怖攻擊」,警告同胞三名嫌犯仍在逃。突國的武裝部隊也在首都突尼斯的巴杜博物館(Bardo Museum)擊斃兩名槍手,但目前至少有 17名觀光客和 2名突國人魂斷槍下。

伊斯德表示,死亡的觀光客國籍包含波蘭、義大利、德國、西班牙、日本等,此外,還有超過 40名觀光客與突國人受傷。

「這是起懦弱的攻擊,主要瞄準突國的經濟」伊斯德接著說:「我們得團結一心捍衛我們的國家。」

伊斯德並沒有明確點出攻擊者的背景,內政部發言人阿魯伊(Mohamed Ali Aroui)在接受國家電台訪問時,稱槍手為伊斯蘭教徒。

總統:嚇不倒我們
突國總統埃塞卜西(Beji Caid Essebsi)表示,全國和恐怖主義開戰。

「這些可怕的少數族群嚇不倒我們」埃塞卜西在全國放送的電視節目上說:「我們會毫不留情地抵抗他們到最後一刻。」

「民主會獲勝,民主會長存。」

 
文章插圖
劫後餘生的觀光客趕緊移動到安全的地方。


正在討論反恐
事發地點位於突國首都突尼斯的心臟地帶,也是觀光客必造訪的巴杜博物館。博物館建築也與突國國會相連。

當立委在開會討論反恐法案時突然聽到槍聲爆發。

「觀光客都很驚恐,他們四散奔逃,我們把門打開讓他們進到國會來」立委拉比迪(Mehrezia Labidi)跟CNN說。立委古巴提尼(Sabrine Ghoubatini)表示,當恐怖份子在與警方槍戰時,一名行政人員要他們趴下。

過了不久,整棟國會建築開始疏散。

晚間,國會重新復會,當局召開了特別會議。

許多突國人也在首都突尼斯街頭抗議恐怖攻擊,在博物館外揮舞著國旗,點燃一根根蠟燭哀悼死者。

 
文章插圖
多名觀光客在這起博物館恐怖攻擊中受傷,被送往醫院治療。


效忠的時候到了
遭受攻擊的巴杜博物館是棟 19世紀的宮殿建築,以「突尼西亞文化遺產上的一顆寶石」自居。

該博物館展示了突國的藝術、文化和歷史,還有一系列的藝術作品大集合,包含羅馬詩人維吉爾(Virgil)的作品還有大理石雕像、家具、珠寶與其他展品。

沒有人立刻跳出來表示自己是幕後黑手,但是,根據國際恐怖主義實體搜尋研究所(SITE Intelligence)表示,前幾天一名突國聖戰士在Twitter上寫道,宣誓效忠伊斯蘭國(IS)領袖巴格達迪(Abu Bakr al-Baghdadi)的時候到了。

突尼西亞處女秀
在這名突國聖戰士的訊息中,可以發現他屬於突國聖戰組織哈里發戰士(Jund al-Khilafah)的一員。

該組織在去年 12月宣誓效忠伊斯蘭國,雖然伊斯蘭國未有正式回應。而在他的推文前,一名在敘利亞拉卡省的伊斯蘭國戰士在影片中質問,為什麼突國聖戰士沒有宣誓效忠。

「這起博物館攻擊有可能是伊斯蘭國在突國的處女秀,為求最大效果去實現突國聖戰士對伊斯蘭國效忠的承諾」CNN恐怖主義分析師克魯克相克(Paul Cruickshank)表示。

 
文章插圖
突國反恐部隊也埋伏在建築外,等著將恐怖份子一舉拿下。


三千人加入伊斯蘭國
突國和其他同受阿拉伯之春影響的國家相比,武裝暴力較少見,不像鄰國利比亞暴力事件頻傳,但突國也無法倖免。

突國政府目前正與佔據舍阿奈比山脈(the Chaambi Mountains)的聖戰士纏鬥。此外,還有數起政治人物的暗殺案也與其有關。

今年二月,突國內政部宣布逮補了大約 100名涉案的極端分子,還發布了一段影片,影片中顯示這群人知道如何做炸彈,畫面中還出現了伊斯蘭國領袖巴格達迪的照片。

根據位於倫敦的國際激進主義研究中心的資料,大約有 3,000人前往伊拉克和敘利亞加入伊斯蘭國成為聖戰士,人數比其他國家還多。

「有數百人從戰場上回到突國,但我們在這裡從來沒有看過這種恐怖攻擊」前任美國空軍情報員,CNN現任軍事分析師佛蘭柯納(Rick Francona)說。

「我認為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今天就是這一天。」

 
文章插圖
圖中紅色區塊即為北非的突尼西亞,2010年阿拉伯之春就是在這裡引爆。


阿拉伯之春的引爆點
突尼西亞正是 2010年 12月阿拉伯之春的爆發地。

一名 26歲的可憐男子在警方沒收他載著蔬菜的推車後,跑到突國政府大樓前自燃,也點燃了群眾的怒火,紛紛上街抗議。這股抗議之火隨後延燒到中東和北非,甚至在某些國家掀起顛覆政府的革命。

雖然暴力與不穩定持續在很多層面上陷埃及、利比亞與敘利亞於動盪之中,突尼西亞卻像個例外,《經濟學人》在 2014年甚至以「年度風雲國家」來稱呼它。

「阿拉伯之春催生的理想主義大部分變成了流血事件與極端主義,除了個亮眼的例外:突尼西亞」《經濟學人》接著寫道:「突國的經濟陷入困境,政局也很脆弱,但是突國的實用主義與溫和為動盪不安的區域與紛亂的世界留下了一抹希望。」

雖然突國比其他國家來得和平,政治上還是動盪不安,時有暴力事件傳出。

 
文章插圖
不少找不到工作的突國年輕人跑到敘利亞當伊斯蘭國聖戰士。


失業跑去當聖戰士
2011年 10月的制憲會議成員選舉是突國 1956年從法國獨立後,第一次的大型人民選舉,共有 60個政黨和上千名無黨籍候選人參選。

大選後突國人民也抱著謹慎樂觀的態度期盼國家進步。

接下來兩年,政府開始箝制媒體自由,此外,也傳出政府企圖將褻瀆宗教者定罪,在清真寺立下嚴格的宗教規範。

2013年,突國兩名反對黨領袖遭暗殺。

有分析師指出,與突國動盪的政治相比,博物館攻擊更有可能是由想散播恐懼和建立嚴格伊斯蘭律法國家(兩者都是伊斯蘭國的目標)的人主導。

同時,突國也掙扎於像年輕人失業這類的社會經濟問題。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有可能會加入像伊斯蘭國或蓋達等激進組織。

至今,這些被激進組織徵召的年輕人多在國外作戰。專家認為當這些聖戰士返國後,會對依賴觀光業的突國經濟造成影響,此外,他們還會離間同胞。

「他們(突國聖戰士)已經被孤立和邊緣化了,他們仍透過這些行動繼續孤立和邊緣化自己」前任反恐特工謝克(Mubin Shaikh)接著說:「這只會進一步讓這些團體與大眾越來越疏遠。」



編註: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01 Tunisia museum attack kills at least 19; three suspects sought
02 Tunis museum attack: President vows to fight terror

延伸閱讀:《替自己驕傲 突尼西亞首次直選總統(12/23更新)
突尼西亞關閉多家媒體和清真寺
埃及政變懶人包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