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侵略性
為什麼看到扭曲醜陋的事物,我們總會有一種被嚇到甚至是忍不住噁心的感受?藝評家貝里說醜(Ugly)這個字源自古諾爾斯語ugga,帶有「侵略性」的意思,而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也則曾使用unheimlich這個字來形容那些讓我們感到不熟悉、怪誕和詭異的事物。
舉例來說,當我們看到蠟像的時候,心裡面總會油然而生一種驚嚇或是怪異的感覺,這是因為眼前的物體我們「不熟」,我們不確定眼前的東西是不是人類。
事實上,人類的大腦有很大部分的功能用在辨認人臉上,這是人類的生存本能之一,例如當我們在廣大的草原上作戰時,可以立即辨認出周遭的人是敵是友,由此來看,當我們看見扭曲異常的臉時,就好像觸動我們內建大腦的辨識系統一樣,讓我們忍不住「拉警報」。
同樣地,達爾文(Charles Darwin)也曾從演化的角度來看待美麗這件事情,他認為人類會被美麗外貌的人吸引,是因為生物本能影響,白話地說,我們為了讓優異的人類基因延續下去,因此會被美麗的人吸引。
從學者的論述來看,追求美麗是一種生物本能,這也或許解釋了社會大眾一窩蜂崇拜美麗外貌的行為。
一個人的外貌決定成功
史坦因伯格在談論《臉部歧視》一文中提到:「在我們的社會,一個人的成功或失敗可以從他的外貌美醜來決定,你身體的外貌影響你可以吸引哪些族群以及你會拿到哪些工作。過往研究指出,外表佳的人會被聯想成有好的特質,外表沒吸引力的人則容易招致抨擊。就算是小寶寶,人們也會有一定的方式來評論好不好看:大眼、飽滿的嘴唇以及光滑的肌膚。」
「許多人儘管外表沒有損傷扭曲,仍願意砸下大把銀子去『改善一下』,因為這樣做讓他們感覺好且有自信。」
天生殘缺 丟進水桶
整型這件事,其實早在數百年前就已經開始,史坦因伯格從天生殘缺者的角度切入社會大眾對美醜的感受和變化,他提到從有紀錄開始,人類就已經開始用美醜給同類不一樣待遇,例如百年前的人們只要見到出生的孩子顏面殘缺,就會直接扔到水桶,就算得以存活,這些孩子們也會被當成一種「詭異、異常和懲罰」。
然而,美醜是一種觀感,它會隨時間變化。
16世紀法國哲學家蒙泰涅(Michel de Montaigne)在市場中碰上了用連體嬰小孩討錢的父親,當時蒙泰涅就說:「那些我們稱作怪物的,在上帝的眼中卻非如此。上帝在祂所創造出的作品中看見的是廣大無窮形貌,祂從中看到這一切。」
19世紀德國男故意留疤
相對地,成年後的人們對外貌的扭曲或創傷卻有不同的看法,史坦因伯格指出,某時期的成年人會把受傷的外貌當成一種英雄的象徵,例如 19世紀的德國男性曾流行故意弄傷自己來彰顯男子氣概。
整型手術開始從醫療分出來成為另一個領域,可以回溯到 1490年代,那時梅毒在歐洲大陸上蔓延開,不少人因為梅毒讓外貌嚴重變形,甚至連整個鼻子都不見了,也是那時候開始,有鐵匠打造起鐵製鼻子,外科醫生還嘗試把人的前額骨取下一部分來做成鼻樑。
現代整型開端:世界大戰後
不過,整型手術真正開始用人造材質並進入到現代,是等到一次世界大戰後,當時許多從戰場上回來的士兵傷痕累累,他們的身體有壕溝保護,他們的頭有鋼盔保護,卻沒有裝備保護他們的臉,許多士兵的顏面因為戰爭變得扭曲。歷史學家曾估計,從一次大戰回家的士兵中,有 2萬人左右遭受顏面傷殘的痛苦,也是那時開始,英國社會受到極大的震撼,他們親眼看到戰爭對人類的傷害。
美國70年代「反醜法」
社會大眾的「震撼」與驚嚇,對傷殘者和觀看者雙方都不好受,身處當中的每一份子都試著消化因傷殘帶來的不適感,史坦因伯格也進一步舉例,美國在 70年代前,許多州都有自己的「反醜法」,例如芝加哥直到 1974年才取消了當地對有礙觀瞻人士而訂下的法律,該法部分內容提到:
「任何身體殘疾、殘缺或任何方式傷殘者,以及那些無法入眼並且引發噁心的物體,以及不合時宜的人物,不得出現在街區、高速公路或公共場合中…」
美感是變動的
不過,每一世代對「美的定義」都各自有定見,過去希臘時期眾多雕像的黃金比例,也是依據當時人們的觀點和數據所創造出的;文化藝評家貝里指出,美醜的定義是流動的,過去人們覺得醜的阿爾卑斯山,現在成了遊客趨之若鶩的景點,曾被抨擊破壞市容的巴黎鐵塔,現在也成了浪漫花都景致的一部分。
進一步看到人身上,過去看來醜的特徵,在下一個世代可能變成吸引人的特質,1969年時,倫敦一間模特兒公司受夠了時尚圈傳統從頭到腳都完美的模特兒,開始啟用身上帶有不完美的模特兒,至今這間公司仍以UGLY-MODELS名稱活躍中。
藝評家貝里提到,小說家、傳記作家兼歷史學家米特福德(Nancy Mitford)使用「美醜女」(暫譯,法原文:jolie-laide)一詞後,讓這個用語大紅,美和醜的界線不再那麼明顯。
社會大眾更包容了嗎
美感和時尚是變動的,但要社會大眾接受乍看讓人驚嚇甚至噁心感的外貌仍需要時間。作家史坦因伯格指出,像是唐氏症這類過去被歧視的族群,現在則越來越得到大眾支持,他好奇「社會大眾比過去更有同理心嗎?」於是訪問了身上裝有義耳的醫生詹姆斯(Randy James),但他從詹姆斯這得到了否定的答案。
詹姆斯醫生表示,社群媒體的出現讓人們更容易受到網路上「匿名霸凌」,他說:「某些層面來看,大眾的同理心更差了;如果你長相沒有吸引力,那麼你在社會上不太可能成功。」
曾被嘲笑天生次等的愛爾蘭人
我們仍可以對社會抱持希望的,貝里說:那些對外貌沒自信的人們別擔心,社會觀感是變動的;史坦因伯格也指出,1850年代時,美國人對移居當地的愛爾蘭人相當歧視,並嘲笑他們的外貌天生就比人家差,但過了數十年後,這樣的歧視已經很少見到。
台灣每年「臉部平權日」
目前,英國當地有組織changing faces基金會推廣外表平等的觀念,協助傷殘者能得到社會尊重,台灣從2015年開始也將每年的 5月17日訂為「臉部平權日」,這些努力儘管無法立即改變觀感,但時間會是最好的幫手。維多利亞時期小說家「韋達」(Ouida,本名為Marie Louise Ram)曾說:「熟悉是一位魔術師,它對美貌殘忍,對醜陋慈悲」。
法國知名音樂人甘斯博(Serge Gainsbourg)則直接地說:「醜陋比美麗更高等,因為它更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