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蓋模型牆了
昨日(31),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宣布,他們已經與 4家建設公司簽約,要在聖地牙哥一帶用 30天的時間,在美墨邊境蓋起長 9公尺、高9公尺的圍牆模型,藉此評估接下來的圍牆應該如何設計。這項舉動被視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履行蓋牆政見重要的一步。
一共有6億的預算
與各家建設公司的合約將會花上 40-50萬美元(折台幣約 1,200-1,500萬元),目前美國國會已經從其他計畫撥出 2,000萬美元(折台幣約 6億元)來進行模型建設計畫。
今天是個里程碑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代理副局長維特洛(Ronald Vitiello)說:「今天是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這是我們行動計畫中的第一個具體成果。」
維特洛也提到,他們目前是打算同時建起一般水泥牆和可以看到另一方動靜的非水泥牆,從下周開始,他們將發包另外 4家建設公司來蓋非水泥牆。
蓋好後會有兩座牆
美國國土安全局的官員指出,其實聖地牙哥的美墨邊界已經有蓋圍牆了,所以新建成圍牆的實用性將會交由邊境巡邏隊評估,到時候該模型的去留也會決定。
進行一到兩個月的性能測試
具體來說,邊境巡邏隊將會花 30到60天的時間,測試這些圍牆會不會容易攀爬、被掛上梯子,而比起防彈設計,該圍牆也會更著重在會不會輕易地被開挖工具破壞。此外,邊境巡邏隊也會評估除了實體牆以外,他們還能輔以怎麼樣的防偷渡科技。
不可以爬 也不可以挖
有鑑於從 1990年到現在,官方發現走私犯至少挖掘了 224條從墨西哥前往美國的通道,因此新的圍牆也被要求可以「杜絕至少兩公尺深的隧道」。
美感很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合約內容也要求「要符合美感」,起碼是美國這邊的圍牆必須符合該需求。
各種地質都要撐得住
過去幾個月來,美國陸軍工兵署(Army Corps of Engineers)已經在美墨邊境採集了各式各樣的土壤樣本,方便測試哪種圍牆可以廣泛地適用在各種地質環境上。
擔心浪費公帑
先前這個蓋牆政策曾經引來一些批評聲浪,專門監督美國政府的政府監督計畫組織(Project on Government Oversight)觀察家彼得森(Laura Peterson)指出,他無法理解這座圍牆作為保護美國市民和非法行動在策略上的考量為何,他說:「在川普發布行政命令之前,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好像也不需要這道牆。」
可能影響救災預算
《紐約時報》指出,有些來自國會的聲音則指控,美國當局和共和黨議員提議從削減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FEMA)的預算來蓋圍牆,但這將會影響整個國家的救災資源。
只通過四分之一的蓋牆預算
除了前面提到的 2,000萬美元,川普今年也向國會提出 16億美元(折台幣約 480億元)的預算好在美墨邊界蓋牆,不過國會只通過了 3億4,100萬美元(折台幣約 102億元)的預算,來修補現在已經蓋好的、由鐵網和鋼鐵混合而成的圍牆。
總統威脅要關政府
對此,川普日前在亞利桑那州(Arizona)的造勢活動上表示,自己代表了美國人的意見,而大部分的美國人都想要蓋牆,如果國會下次不把圍牆預算納入考量的話,他就要「讓政府關門大吉」。
從布希時期就開始的圍牆政策
其實在 2006年,美國前總統布希(George W. Bush)就立法通過《安全圍欄法》(The 2006 Secure Fence Act),在幾處重點地帶建立圍牆,並有效的阻止偷渡情況。現在美國當局則打算除了已經蓋好、有 1,000公里長的圍牆外,再蓋起超過 160公里的圍牆。
國土安全局也將德州的里奧格蘭德山谷(Rio Grande Valley)、艾爾帕索(El Paso),亞歷桑納州的吐桑(Tucson),加州的聖地牙哥列為蓋圍牆的重點地帶。以里奧格蘭德山谷為例,根據美國邊境巡邏隊在 2016年的資料,有超過 40萬人試圖從這裡入境,其中有近一半的人被巡邏隊擋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