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女星譴責#我也是運動 稱男性該有「調情自由」惹議

法國影星丹尼芙在法國《世界報》發表公開信譴責#我也是運動,認為男性應該擁有向女性「調情的自由」,該文一出立刻引起譁然。

文章插圖

捍衛「糾纏的自由」

本周二(9),法國影星丹尼芙(Catherine Deneuve)以「我們捍衛糾纏的自由,性解放是不可或缺的」(We defend the freedom to importune, indispensable for sexual freedom,編註)為題,暗示在全世界發酵、鼓勵性騷擾、性侵受害者出來分享自身經歷的「#我也是」運動已經讓一些男性因此受害。

編註:原文「糾纏」是使用「importuner」一字,英譯「importune」。《紐約客》指出,這個字的指涉程度從輕微的煩擾到嚴重騷擾都有可能。

文章插圖

「性侵是犯罪,調情不是」

文章先是提到:「性侵是犯罪,但反覆或笨拙地調情並不是,也不是所謂沙文主義式的侵略。」並寫到雖然在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事件後,人們開始意識到女性在職場遭受到的性暴力問題,但一切顯然「過了頭」。

「只不過因為這樣就被懲罰了」

內文寫到:「男性遭到懲罰、被迫辭職,只不過因為他們觸碰了某人的膝蓋、想要偷一個吻、在工作晚餐的時候講了一些比較『暗示性』的話題,或是傳了些與性話題的訊息給沒有同樣感覺的女性。」

聲稱在捍衛性解放

文中聲稱#我也是運動「讓性解放的敵人,讓宗教極端者、最糟糕的反動者因此受惠」,並指出:「一名女性可以一邊領導一個專業團隊,同時也享受著成為男人的性對象,而不會被貼上『淫亂』標籤,或是被視為父權社會的幫凶。」

綜上所述,他們才會決定要寫文捍衛性解放與「調情的自由」。不過文中並沒有明確指出調情和構成不當性行為的界線在哪,僅提到他們「不會荒唐到把笨拙地勾搭和性騷擾混淆」。

文章插圖

共100人具名的信件

丹尼芙的公開信獲得了另外 99名法國作家、藝術家、學者署名。不過該文章在發布後也立刻引起反彈。

批評內文抽換概念  忽略他人處境

法國女權團體形容這些連署人是「性侵犯和戀童癖的捍衛者」,意指丹尼芙曾經力挺涉嫌性侵 13歲少女的法國—波蘭裔導演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該團體指出,這封信刻意混淆了基於暴力而出現的調情,和基於尊重、娛樂而出現的調情,並利用了自己的高知名度,透過媒體傳達出「性暴力沒什麼」的訊息,此舉也漠視了數以萬計的女性曾經或正深受性暴力所苦。

他們形容丹尼芙及其連署人就像「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尷尬同事或親戚」,寫到:「當一個來自工人階級的男性把手放到某人的屁股上時,他們之中有許多人就會立刻跳出來批評這是性別歧視,然而,如果這個男性是來自他們的圈子時......根據他們的說法,這就只是(男性)『可以摸人一把的權利』。」

解釋了為什麼性騷擾會被容忍

一名美國小說家拉拉米(Laila Lalami)便表示,諸如這類的文章,恰好解釋了為什麼像是好萊塢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製片韋恩斯坦這樣的男性可以持續受到容忍。

文章插圖

擔心傳達出錯誤訊息

此外,由於丹尼芙在信中稱,有些女性在地鐵被摸沒什麼大不了,法國負責性別平權的國務秘書席亞帕(Marlene Schiappa)在受訪時便強調,性騷擾在法國最高會面臨 7萬5,000歐元(折台幣約 265萬元)的罰款,並被關上三年,她認為這封公開信「傳達出的訊息很危險」,特別是政府已經很難說服年輕女性出面報案。

可能有未審先判的問題

不過《大西洋月刊》的記者多娜莉歐(Rachel Donadio)指出,現在的風氣正逐漸走向未審先判(guilty-until-proven-innocent)的情況,任何對此表達出疑慮的人都很容易受到攻擊。

 

文章插圖

出面者是「叛徒」、投機者

但在另一方面,多娜莉歐也認為,西歐社會普遍有著隱忍性別歧視的文化,如果有人出面指控自己受到騷擾,反而很容易被冠上「叛徒」的稱號。

像是當義大利著名女演員艾希亞阿基多(Asia Argento)站出來指控好萊塢王牌製片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侵害時,她的勇敢雖然在美國獲得廣大支持,她在家鄉義大利卻受到不論男性或女性的數落,有些人甚至批評艾希亞阿基多只是個投機者。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