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相繼發現狂犬病案例

台灣近期因為狂犬病的消息讓許多人深感不安,美國近日也傳出民眾遭動物咬傷,政府當局發出警告的新聞。
文章插圖
出遊季高峰咬傷新聞多
7月下旬時,boston.com就報導到美國麻州(Massachusetts)發現了因感染狂犬病死亡的牛隻,儘管狂犬病的感染機率多是以病毒從傷口入侵為多,但當局也提醒民眾可能會因為傷口、或是眼睛嘴巴接觸到動物的唾液而有染病機率。
 
上週五2號時,美國新英格蘭區的六旗遊樂園也傳出狂犬病動物咬傷人的新聞,一位到樂園遊玩的女性,遭到臭鼬咬傷,事後檢查臭鼬帶有狂犬病毒,美國的公共衛生部就提醒曾接觸這些動物的民眾要盡快與附近的醫院聯繫。
文章插圖
遭到忽略的疾病
事實上,狂犬病從未消失,世界衛生組織(WHO)就以「遭到忽略的人畜共通傳染病」來點出狂犬病的現況,並指出近期在亞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傳出的疫情消息,表示狂犬病又再度捲土重來。但WHO也表示,狂犬病是個由疫苗就可以防範的疾病,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讓狗狗接踵疫苗,藉此減低人類感染的機率。
文章插圖
圖片中的色塊各自代表不同風險程度的狂犬病疫區。紅色-高度風險;橘色-中度風險;黃色-低度風險;綠色:無風險。

以下是WHO所提供有關狂犬病的知識,以及預防。

狂犬病(Rabies)的現況

*狂犬病存在全球150個國家中
*每年約有5,5000人因為狂犬病死亡,染病過世的人數多集中在亞洲以及非洲區。
*遭疑似狂犬病動物咬傷的人們,有40% 都是15歲以下的孩童
*狗狗多半是人感染狂犬病致死的來源
*遭咬、或是與疑似染有狂犬病的動物接觸後,只要能清理傷口、並在接下來數小時都做好預防措施,就能減低染病以及致死機率
*每年約有1,500萬人接種狂犬病疫苗,這減低上萬人因狂犬病致死的機率
文章插圖
染病症狀

狗狗貓貓的症狀
根據疾管局資料,狗狗感染狂犬病後,潛伏期平均約3到8週,發病後約5-7天死亡。病徵會出現不安、輕微發燒、瞳孔擴張、畏光及角膜反射降低、興奮、流口水、喜躲於暗處等。貓咪若染病,病徵與狗狗差異不大,但躁動的情緒會更明顯。
 
人類染病症狀
根據疾管局提供教材,人類感染狂犬病後的潛伏期一般為3到8週,也可能短於數天或長達數年,潛伏期的長短,要看傷口的嚴重程度、傷口部位神經分佈的多寡或與腦的距離、病毒株別、病毒量、衣服的保護程度及其他因素等而定 。一般而言,感染狂犬病後的發病病程分為3期:可能出現局部麻痺、刺痛、發燒、搔癢等症狀的潛伏期,再來是躁動不安、精神抑鬱不定、或會出現恐水或恐氣症狀、麻痺、痙攣……等等症狀的急性神經期,最後患者會出現心律不整、昏迷乃致死亡。
 
 
那些人染病機率高?

世界衛生組織談到,特別受到狂犬病威脅的民眾多半是住在缺乏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地區的民眾。其中又以貧困的人們患病機率高,因為預防狂犬病的疫苗多半所費不貲,以美國來說,疫苗一次是40美元(約台幣1,200元),亞洲地區多半是49美元(約台幣1,467元),這對每天收入僅1-2美元的民眾來說是難以想像的天價。除了缺乏疫苗防禦的民眾外,因為職業需要、或是居住地在高風險區的民眾也同樣是患病高風險者。
文章插圖
要怎麼預防

讓狗狗接種疫苗
狂犬病是一個可經由疫苗預防的疾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讓狗狗接種疫苗,藉此減低病毒傳染到人類身上的機率。這樣的接種方式對亞洲和非洲地區國家特別有幫助,因為先在狗狗身上接種疫苗後,不只減少了傳染到人類的機會,也能幫助政府減低花費在人類施打的疫苗預算上。
 
人類的預防性措施
安全有效的疫苗可以在預防狂犬病這件事上能發揮極大的功效,某些人可以施打疫苗來減低染病機率,例如常常旅居在郊區、狂犬病風險區,或是在有風險區從事戶外活動的人、孩童都有可能感染到狂犬病,另外,獸醫等等因為職務需要常常要和肉食動物、哺乳動物、蝙蝠等等動物接觸的人員,WHO也建議可考慮接種疫苗。

被咬傷了怎麼辦
1.立即及徹底的以肥皂及大量水清洗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
2.如果可能的話,避免縫合傷口,如需縫合,應儘可能地寬鬆,不可影響血流及其他分泌物順暢地流出。
3.倘若傷口同時施予免疫球蛋白浸潤注射,建議在數小時後(不少於2小時)再進行縫合,這將可使抗體在縫合前能夠在組織內充分擴散。
4.其它的治療,例如抗生素、破傷風疫苗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的施予,應如同其他抓咬傷口的處理一樣。


編註:更多狂犬病的防疫措施以及資訊,推薦到疾管局的網頁了解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