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幹勁的一群人:調查發現年輕人對未來態度樂觀
在看下去之前先想一下,你覺得自己的國家、全世界的未來是一片光明的嗎?

2014年1月,年滿 20歲的日本女生作好打扮,搭著電車準備去參加成年禮。
路透社/達志影像年輕人普遍樂觀
今年 9月底,由比爾與美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資助、益普索民調中心(Ipsos)執行的「全球青年意象」(Goalkeepers Global Youth Poll) 調查結果,他們發現普遍來說,年輕人對未來都抱持著比較樂觀的態度,而且進一步來看,中等收入、較低收入國家的青年又更顯樂觀。
看看這15個國家怎麼想
這份研究根據國際金融機構世界銀行的收入排名選出 15個國家,分別是被列為高收入國的澳洲、法國、德國、英國、美國、沙烏地阿拉伯,以及巴西、中國、印度、印尼、肯亞、墨西哥、奈及利亞、俄國這幾個中等或較低收入國(後統稱中低收入國)。約有 4萬名遍及各年齡層的人受訪。

2008年8月,烏干達的年輕人邊唱歌邊跳起傳統舞蹈,開心慶祝自己的成年禮。
路透社/達志影像
對於政府應該優先關注什麼議題,中低收入國、高收入國也出現分歧。
路透社
其實不同國家年輕人的態度,也反映出整個社會帶給他們的感受。圖為 2014年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開幕式上,中國塔溝武校正在進行表演。
路透社/達志影像
也許這種樂觀態度,也和大家總說「年輕人很敢衝」的狀況不謀而合。
路透社/達志影像因為他們很有幹勁 很有想法
但不論如何,普遍來說,年輕人對未來的態度還是樂觀居多。對於這樣的現象,巴基斯坦阿迦汗大學的愛維特博士(Dr Alex Awiti)認為,這與年輕人相信自己的聲音有力量、擁有著想改變社會的幹勁有關。
「年輕人會設法保持樂觀、投資自己的未來、犧牲自己來取得更多成果,」愛維特說:「其實他們想要的也是大家都想要的東西:買房、買車。我想,他們只是希望能夠參與日常社會的運作、以此成為其中一部分。」
參與政治 從日常著手
來自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專門研究青年政治參與的斯洛姆(James Sloam)解釋道,現在對年輕人來說,除了從政以外,他們也開始會從事一些能改變現狀的政治手段,舉凡上街示威、發起連署,日常生活的「消費政治」——只購買企業具社會責任的產品——都是其中之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