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推崇著積極樂觀的正向精神,但一味追求正向思考,卻不知不覺壓抑了負面想法,反而會讓情感出現障礙。當外界呈現與自我情況出現巨大落差,是不是更有可能出現自我懷疑的反效果呢?
人生有很多面向 ,不是只有快樂
「保持樂觀並不是碰到各種大小事的最佳解方。」丹麥奧爾堡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布林克曼(Svend Brinkmann)說道,更糟糕的是假裝維持正向情緒。
「我相信我們的想法和情緒應該反應出世界的模樣,當有什麼事情發生時,我們應該被允許擁有負面的想法和感受,因為這才是我們理解事情的方式,」布林克曼說道:「人生是美好的,但同時也是悲劇的......如果我們只允許自己有正向的想法,當不愉快的現實發生時,這可能會給我們非常嚴重的打擊。」
當正向思考成為主流,不如來點「防禦性的悲觀主義」
自然而然地,維持正向樂觀或讀些勵志書並不是壞事,但問題在於正向思考幾乎獨霸了社會的價值觀。布林克曼認為,正向思考並不是適用於所有人,不斷逼迫自己這麼做只為帶來壓力或情緒疲乏。
適時地降低對自己的期許、做好最壞的打算,反而意外可以提升正面效果——而這樣的想法也與心理學家在近年提出的「防禦性的悲觀主義」(defensive pessimism)相呼應。
錯把社會結構的問題個人化
除此之外,布林克曼也指出這種正向思考的氛圍會讓我們誤以為我們能夠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覺得可以用很個人的方式解決社會結構的問題,然而,「你找不到工作不全是因為你沒有正向思考」。
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商學院教授西底里斯壯姆(Carl Cederström)也附和說道,不論是正向思考或是正向心理學都傳達出類似的訊息:只要你往好處想,就可以有好的結果。好像只要專注在個人情形,只要詢問自己是否準備好當自己人生的主人時,就可以免於受到社會環境對個人的影響。
讓自己試著擁抱各種情緒吧
也許是時候試著擁抱各式各樣的情緒——不論是憤怒、憂傷、罪惡感等等都是我們的情緒之一,快樂並不是不好,只是它不是在任何情況都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