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役女高中生會吃避孕藥」一則推文讓日本NHK記者撰文聲援原PO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文/  張郁婕  

上個月 15號,推特上一則女高中生的推文在短時間內獲得六萬人轉推(retweet),這則推文是這麼開始的:

請聽我說,現役女高中生會吃避孕藥(ピル=pill)。
希望不要再有偏見了
前陣子,健教課上老師說:「我想在妳們裡面應該沒有人在吃(避孕藥)」聽到老師這麼說覺得悲從中來
這樣的教育不覺得很落伍嗎?
吃避孕藥並不是只有「避孕」這個目的而已
不要連老師都加入,為難正在忍受生理痛的同學

文章插圖

生理痛或經期不順  也可以吃

這名健教課老師八成是將避孕藥和「避孕」劃上等號,誤以為只有「需要避孕」的人才會吃避孕藥。殊不知這是很大的誤解,低劑量口服避孕藥因為含有女性賀爾蒙,可用於緩解生理痛或經期不順。而坐在台下聽到老師這席話的原PO,正好就是靠著低劑量避孕藥緩解生理痛的女高中生,老師這一句「我想在妳們裡面應該沒有人在吃(避孕藥)」大大傷了這名女學生的心。

這名女高中生在推文底下繼續寫到,現在女高中生使用的教科書裡,關於避孕藥的介紹只有為了「避孕」而已,這樣會造成更多人對於避孕藥的誤解。

此即為引起討論的女高中生twitter貼文,該貼文在發出後隨即引起廣泛討論。

「女性的生活改善藥」

在這則推文受到熱烈迴響之後,NHK記者牧本真由美與野田綾,更為此寫了一篇報導力挺這名女學生,從女學生的推文內容開始,再邀請專家解說低劑量避孕藥的功效,以及女學生在校園內生理痛時有苦難言的現況。

在這篇報導的最後,NHK記者最後還親自向這名女學生分享自身經驗:「作為記者的我曾因經期不順很苦惱,我至今還忘不了當時去找藥師開低劑量避孕藥時,藥師對我說的話:『會需要吃這個藥是工作性質有避孕需求的人才吃的喔』當時感受到各式各樣的偏見令人厭惡的心情,我到都還記得很清楚。」NHK記者更將低劑量避孕藥譽為「女性的生活改善藥」,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知道關於低劑量避孕藥的正確知識,讓需要服用低劑量避孕要來緩解經痛的女性不會再因為世人的誤解而受到傷害。

NHK廣播新聞台在推特上詢問網友對於避孕藥的印象是什麼?如果要消除大家對於避孕藥的偏見的話該怎麼做才好?(網友回應在文末)

筆者編註:在日本,「吃避孕藥=避孕=性慾旺盛=這個女生一定性生活不檢點才需要避孕」的偏見很重,「需要避孕=性行為不檢點」的偏見,造成「避孕」本身剩下負面含義。

這個邏輯也可以套用到日本社會或以保守派中高年男性為主的政壇上,時不時就會出現「女生最好生兩三胎」,或有女性眾議員說出「同性戀沒有『生產力』」的話,一再出現「女性=要結婚生子」、「沒有『生產力』就不是女性」的刻板印象,讓社會大眾對於「避孕」的偏見越來越深。

文章插圖

為了未來,提前保護身體

東京アトラスレディースクリニック婦產科醫生塚田訓子接受NHK記者採訪表示,「低劑量避孕藥現在被稱為女性的生活改善藥」,每天一顆低劑量避孕藥可以控制女性賀爾蒙與排卵,防止子宮內膜增生,就能減少經期的量、緩解生理痛與改善貧血症狀。此外,低劑量避孕藥對於預防子宮內膜症或PMS經前症候群也很有效。

塚田訓子接著指出,只要是來過初經的女性,即使是國中生或高中生也能吃低劑量避孕藥,有一說是低劑量口服避孕藥有助於降低未來罹患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的風險,所以低劑量口服避孕藥可以說是為了將來可以懷孕,用來保護青春期身體的藥。但塚田訓子也提到,現實上很少人知道低劑量口服避孕藥是「為了女性未來能懷孕而保護身體」的重要性。

在學校不能談

2016年,NPO日本子宮内膜症啟發會議針對千葉縣 600多名國中生與高中生實施問卷調查後發現,有八成學生表示自己曾因生理期造成的身體不適,影響到學習或運動;但在接著問到有生理期煩惱會不會求助他人,有 65%表示會問自己的爸媽、20%會自己用智慧型手機查資料、18%會找學長姐或朋友、3%問學校保健室、2%會問班導(正好是女性)。

調查結果出爐後,NPO日本子宮内膜症啟發會議接著詢問日本全國的國、高中校長及健教課老師,詢問他們當學生因為生理因素求助於他們時,他們會做出怎麼樣的處理。結果只有 32%的教師表示他們會幫忙解決,有 68%的人會置之不理。

NPO日本子宮内膜症啟發會議總結到:「有很多學生因生理期而苦,希望學校方面可以更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關於低劑量避孕藥、緩解生理痛的正確知識。」

文章插圖

不只避孕藥,連去婦產科都有偏見

在這篇推文爆紅之後,推特上也有不少女性站出來分享自身經驗。一名家庭主婦就在推特上寫到,自己的丈夫對於「去婦產科」有很大的誤解。

丈夫:「婦產科也有年紀不小的人呢,現在雖然都講說少子化,但婦產科都這麼流行了,應該沒有問題吧?」
原PO:「有什麼問題嗎?有產科和婦科,所以有老太太或年輕人出現很正常啊」
丈夫:「咦?大家不是因為懷孕才來的嗎?不能生寶寶的人也會來嗎?」
接著就是憤怒的原PO替丈夫上了一堂性教育的課。

男女有別的性教育

由於日本至今未將性教育列為必修課程,一旦女學生進入青春期,校方會將所有女學生聚集在大禮堂上課,讓男、女學生隔開。身為生理男性的Abema記者平石直之便在節目中說道:「學校即使有性教育的課程,也沒有教過和生理期有關的事」,在一旁的生理男性搞笑藝人向井慧也說,以前學校曾有女學生限定的課程,那時候可以感覺得出大概是在講這方面的事情,雖然很想聽課,卻沒有知的機會。

現代人一生經歷的月經次數史上最多?

熟知生理用品歷史、著有《生理用品の社会史》一書的歷史社會學家田中ひかる指出,明治時期婦女平均每人生五胎,再加上當時的人哺乳期較長,每名婦女一生可能只需經歷 50次左右的生理期,但現代人的生理期次數是過去的 9倍,堪稱是人類歷史上平均月經來潮次數最多的年代,或許也因為如此而讓生理痛、經期不順等問題浮上檯面。

田中ひかる補充道,從日本平安時代(794–1185)開始,如果妻子遇上生理期,丈夫不得參與宮廷內的工作,形同「男性的生理假」,而這項制度一直延續到明治時代為止。一直到今天日本社會還是將生理期視為不潔,女性不能站到相撲土俵上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田中ひかる接著說道,她年輕的時候還沒有專為生理痛設計的止痛藥,有不少止痛藥吃了根本沒辦法緩解生理痛。如果早知道去婦產科的話,醫生會開更強的止痛藥或低劑量避孕藥來緩解生理痛,就不必過量服用市售的止痛藥,一邊忍著生理痛一邊工作了。

文章插圖

#NoBagForMe:不要再把衛生棉藏起來了

另一方面,日本推特上也有新一股風潮「#NoBagForMe」。多摩美術大學畢業生新成立的illuminate工作室,號召大家使用標籤「#NoBagForMe」,去藥局買生理用品的時候,不要再讓工作人員多裝一個袋子,把生理用品藏起來。

illuminate代表ハヤカワ五味表示:「藥局會特別裝進袋子裡的東西是保險套、生髮水和生理用品,但為什麼生理用品一定要藏起來?我認為這種『不能在人前給別人看到』的刻板印象,造成女生們可以大聊戀愛話題卻不能談關於生理用品的煩惱,也不能伴侶說。」將來illuminate工作室希望能成立一間生理用品專賣店,但在這之前先和店員說不要再把生理用品裝進紙袋了。

文章插圖

網友回覆了些什麼

在NHK的貼文下,一名網友回應到:「請讓我隱藏自己的年齡,我已經吃了兩個月的低劑量避孕藥。關於避孕藥,查到的資料雖然和避孕連結再一起的印象很強,但只要查如何改善PMS和生理痛,就會出現避孕藥。雖然它也有副作用,但我希望能幫到更多和我以前一樣因為生理期而痛苦的人們。」

至於偏見的部分,這名網友認為學校應該要教導關於避孕藥的正確知識,最好還能和排卵一起教,「很幸運的是我的男友可以理解,在找資料的時候看到不少人的伴侶有很深的偏見和嫌惡」。

也有網友回憶道,自己在大學考試的時候因為生理期來痛到不行,人生第一次去了婦產科領到了避孕藥。多虧避孕藥,讓自己能冷靜應考,但當時學校的女老師得知此事時相當震驚。 另一名網友則說自己罹患子宮肌腺症,在罹病之前並不知道避孕藥有避孕以外的功效,如果能早點知道的話這十多年來就不用為了生理期而如此痛苦了。

即使是學校的女老師,有的人生理期來不太會痛,這種情況很可能沒有辦法理解生理期來會感受到劇烈疼痛的人的苦楚。他也提到,除了要介紹生理痛會影響到日常生活,還要說明生理痛的症狀以及疼痛程度,並解說服用避孕藥的安全性及可能的副作用。希望關於避孕藥的知識可以納入國、高中課程,除了學生之外女學生的家長也需要參與相同內容的說明會,讓親子一起改變對於避孕藥的刻板印象。

小隊長溫馨提醒:建議想要嘗試的小隊員,務必先看過婦產科、在經過醫生建議並評估相關風險後,再決定是否要服用喔!

上線時間:2019/06/03
增修時間:2019/06/03  修正twitter譯文

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 logo

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

看到好玩有趣、各種傻眼的日本新聞就會隨手翻翻的日文新聞編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