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諦岡最新性別教育綱要:「虛構的第三性」傷害家庭價值
本周一,梵諦岡發布了一份給全世界天主教學校參考的教育綱要,其保守且明顯反多元性別認同的內容引發外界議論。

本周一,梵諦岡發布了一份天主教學校性別教育綱要,內容不斷重申一男一女傳統家庭價值的重要性,也反覆提到近年興起的「多元性別論」破壞了男女先天生理差異的自然法則。
美聯社/達志影像
圖為今年 6月8日,梵諦岡現任教宗方濟各與 400名來自不同背景、宗教的兒童會面時,低頭聆聽女孩的耳語。
美聯社/達志影像由梵諦岡教育部門發佈
儘管這份由梵諦岡天主教教學相關部門所發布的文件並非直接由梵諦岡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簽署,但也與教宗方濟各曾發表的言論有相似之處。該文件聲稱,接受多元性別會危害傳統家庭價值,也是對男女先天差異的忽視。
瓦解傳統家庭價值
該文件清楚寫到:「一個人的性別是男性與女性特徵之間構造上的決定因素。」若有人試圖消除男女之間的差異,則會「毫無疑問地瓦解家庭作為組織的穩定性」。
與一男一女婚姻關係衝突
「(現在那些)呼籲大眾接受自由選擇性別的權利,以及選擇不同伴侶關係的聲音,直接與父權社會奠定的一男一女婚姻模式產生直接衝突。」該文件指出,性別光譜論(Gender Spectrum)「只是基於個人情緒和欲望,對自由這個概念的誤用」。
要教師「充分準備」
最後,該文件也提醒各地信仰天主教的老師,「充分準備好,以面對性別理論提出的複雜問題,並充分了解現行與尚在提案中的相關政策與法案」。

梵諦岡現任教宗方濟各因屢次在性別議題上表達的開放態度,受到許多LGBTQ支持者愛戴,然而梵諦岡本月新發布的性別教學課綱,讓許多支持者對天主教廷古板執著的主張感到失望。
美聯社/達志影像梵諦岡的一大退步
美國《紐約時報》表示,該文件對性別理論(Gender Theory)的質疑,以及提倡羅馬天主教傳統上針對男女生理差異的教學方式,並不是什麼新發現。然而,對於部分倡導接納、理解LGBTQ社群的天主教徒而言,梵諦岡發佈的文件等於一大退步。
教宗曾展現開放態度
事實上,近年來,教宗方濟各屢屢在性別議題上展現梵諦岡前所未見的開放態度。2013年,針對是否有同志神父的提問,他反問「我有什麼立場批判同志」。比起過去相對彈性的態度讓許多人相信梵諦岡正在逐漸改變。
引發LGBTQ支持者的反對
然而,這份新文件除了有一小段鼓勵天主教學子的反歧視宣導,要他們「向正在經歷複雜且痛苦狀況的同學表達支持」以外,其他部分讓期待梵諦岡有所變化的議題擁護者倍感失望。

梵諦岡的樞機主教批評,在學校教授與多元性別與性向有關的「性別理論」,等同於將單一價值觀加諸於孩童的教育當中。
美聯社/達志影像
LGBTQ的支持者表示,這份教學綱要很有可能會變成天主教徒歧視、壓迫他人的工具,更稱梵諦岡仍活在黑暗時代。圖為教宗方濟各今年 5月底在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演講。
美聯社/達志影像
教宗方濟各曾告訴外媒記者,在學校教授與同性戀和多元性別有關的內容,與文化殖民並無差異。
美聯社/達志影像《牛津詞典》也接受第三性別
無獨有偶,語言權威《牛津詞典》也在本月將去性別化的第三人稱中性主詞及代名詞「zir」(他/她)與「hir」(他的/她的)正式收錄於辭典,放眼國際,包含台灣在內的各個國家將同志婚姻合法化,或是於法律上承認第三性別的存在,可說和梵諦岡這份教育綱要成為鮮明的對比。
教宗:教授性別理論是文化殖民
另一方面,儘管教宗方濟各屢屢對性別議題展現彈性的態度,但是他一直都反對西方社會將性別理論納入主流教育機構的作風。他曾在 2016年告訴外媒記者:「擁有同性戀傾向或想要改變性別是一回事,但在學校教授這些內容,是一種文化殖民。」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