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剩5隻 東非鯨鯊存亡告急
今年7月時,台灣曾傳出圈養鯨鯊野放失敗而死的消息,當時海生館的配套措施不足惹人議論,現在東非的鯨鯊保育團體也因為「圈養救鯊」的方式讓國際團體緊張。


學界質疑
然而,消息傳出後,保育團體以及學界都對這樣的計畫感到不安,因為鯨鯊需要相當大的空間才能生存,2009年時新加坡聖淘沙想引進鯨鯊供觀賞就引起軒然大波,而台灣海生館今年因為圈養鯨鯊8年之後野放的消息也遭到撻伐,這次東非的「圈養救鯊」讓相關領域的人士相當擔憂。



危急存亡之秋
這次EAWST想以圈養的方式拯救僅存5隻的鯨鯊,協會創辦人巴森(Volker Bassen)就對記者表示「鯨鯊保育目前面臨危急存亡關頭,且距離Diani (海岸)200公里內的Lamu正在興建中國投資的港口,一旦中國為了食用目的而染指東非的鯨鯊族群,僅剩的族群將迅速消亡。」
「我們生存的世界並不完美,執行此計畫絕對好過坐以待斃。」巴森說
小補充:鯨鯊名稱真美麗
溫柔的鯨鯊,在台灣有人會用豆腐鯊、台語也會暱稱牠為「大憨鯊」,其他國家也會用當地的神話來替牠取名,例如在《維基百科》中就談到,肯亞居民會用「papa shillingi」來叫牠,這是因為肯亞人相信神明將先令錢幣投擲在鯨鯊的身上,所以牠們身上才有那樣的斑點;馬達加斯加的島民們則是用「marokintana」稱呼,意思是「繁星」。
編註:對原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01 “鯨鯊剩5隻 肯亞保育團體擬捕捉搏關注 惹議!”
02 “Make a Difference! Help us Stop the killing of whale sharks in East Africa”
03 “East African Whale Shark Trust,EAWST”
04 “Whale Sharks In Captivity”
延伸閱讀:《大自然的禮讚 鯨鯊振興小村經濟》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