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月旅行不是夢 太空公司SpaceX計畫明年啟動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執行長馬斯克向來以擬定天馬行空的計畫聞名,本周一(27),馬斯克提出的環月旅行計畫也再次引起討論。

現行的太空技術已經有辦法讓一般人登上太空幾分鐘,體驗無重力的感覺、親眼欣賞地球與太空的交界線,然而一趟旅行往往要價不斐。
路透社
圖為 2013年12月太空人霍普金斯(Mike Hopkins)在外太空的照片。其實NASA也在籌備登月計畫,但預計在 2019年才會把人送上去。
路透社
圖為宇宙飛船內部模樣。具體來說,SpaceX將會把火箭發射距地球 48-64萬公里,繞過月球後再由地球引力拉回地面,整個狀況會跟 1968年的NASA繞行月球任務相似。
路透社
圖為 2016年9月,SpaceX執行長馬斯克在國際太空聯盟年會(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上,說明他希望可以將地球人送上火星的遠大計劃。
路透社
圖為 2016年5月,畫家把NASA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發現的行星畫在同一張圖裡,那個時候太空人一共在太陽系內發現了 1,284顆行星。
路透社遇到難題 沒辦法叫專業的來
回到馬斯克的環繞月球旅行,這項計畫確實有著很多不確定性,沒有專業的太空人陪同更是一大風險,因為一旦發生任何突發狀況,考驗的都是人們當機立斷的執行能力,若不是經過專業訓練的太空人很難辦得到。
會事前告知風險
對此,馬斯克仍然相信「成功率非常高」,不過他也明白這場任務有其風險,他說:「旅客會全程理解將有怎麼樣的風險,他們並不傻。而我們將會盡其所能地降低風險,但是風險並不是零。」
具有無限可能的太空
馬斯克表示,這項計畫最重要的還是「太空探索的發展,並能超越阿波羅計畫(編註)所設下的標準」,他也對太空的未來性能夠如何啟發世界感到興奮。
編註:這裡指的是美國政府從 1961年至 1972年從事的一系列太空任務,最終目標是要載人登陸月球並返回地球,這項目標也在 1969年由阿波羅 11號宇宙飛船達成。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