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妓不再神祕 日花街文化求生存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全球中央文/ 楊明珠 

日本京都的「藝妓」已成享譽國際的日本傳統文化之一。以前藝妓工作的「茶屋」不接待陌生人,但現在京都有些地方推出觀光行程,帶遊客到「茶屋」用餐、欣賞藝妓跳京都舞蹈,也讓藝妓陪客享受宴席遊樂文化。此外,新潟縣的藝妓還成為「上班族」,目的在於不讓特有的花街文化消失。

文章插圖

二戰後花街文化漸衰  新潟首創上班族藝妓

2005年,一部由中國女星章子怡主演的電影《藝妓回憶錄》相當轟動,這是改編自美國作家亞瑟高登(Arthur Golden)的著作《一個藝妓的回憶》,劇情描述二戰期間,京都藝妓小百合的成長和生活,但有日本人說:「片中似乎把藝妓(geisha)與舞妓(maiko)混為一談了」。

藝妓原稱「藝者」、「藝子」, 明治時代後也稱「藝妓」。在京都,藝妓是指在水茶屋工作的「茶立女」(泡茶女)、模仿歌舞伎戲碼表演三味線或跳舞者;尚在學藝者稱舞妓。在東京等關東地區,藝妓稱為「藝者」(geisha),尚在接受培訓者稱為「半玉」(hangyoku)、雛妓(oshaku)等;在山形縣或石川縣則為「藝妓」,尚在學藝者稱「舞妓」。

文章插圖

藝妓大致分為「立方」與「地方」兩種。「立方」主要是跳舞的人,「地方」是指演唱傳統歌謠如長唄、清元等、或是會彈奏三味線等樂器者。想要成為「地方」,需經過很嚴格的訓練。

日本以前許多地方有花街, 藝妓也多,但二戰結束後,政府制訂《兒童福祉法》,就很難看到從孩提時代開始接受藝妓培訓的情況。加上隨著時代變遷, 娛樂、接客的花招多樣化,花街文化漸衰,藝妓人數也就日益減少。

新潟藝妓大多以古町一帶為活動據點,被稱為「古町藝妓」。古町藝妓極盛期約有400人,但現在僅約10人。眼見後繼無人, 約80家在地企業於1987年集資成立柳都振興公司,這是日本第一家培訓及派遣藝妓的股份有限公司。

文章插圖

十大金釵歌舞精通  發揚傳統文化走向國際

新潟古町與京都祇園、東京新橋並稱「日本三大花街」。新潟古町藝妓俗稱「柳都小姐」,因為新潟在江戶時代有很多河溝, 常可看到藝妓穿過河溝旁柳樹去「上班」的浪漫光景。

藝妓原隸屬於「置屋」(類似經紀公司)從事活動,如前述, 新潟市為保留200年花街文化而成立柳都振興公司,目前旗下有三名「留袖」,藝名是紅子、菖蒲、初音;七名「振袖」,藝名是小夏、和香、結衣、菊乃、千秋、百百花、志穗。

她們平日要接受日本舞蹈市山流、鳴物望月流、長唄、三味線、笛等嚴格的學藝訓練,在一流的料亭、飯店的宴會上表演。

此外,她們還有一套與客人同歡作樂玩遊戲的絕招,就是要客人有賓至如歸感。

近年來,這些女子甚至走向國際,在2015年米蘭世界博覽會、七大工業國農業部長會議等表演歌舞。另外,她們有時會接受公司安排,到高中畢業生的求職大會上招募新人、辦理「一日藝妓體驗會」或小學生體驗會,讓學童親身體驗日本傳統文化之美。

文章插圖

古町藝妓助興功力強  接待生客依舊熱情

不同於學藝尚未專精、經驗較嫩的「振袖」級藝妓,入行逾20年的菖蒲是經驗豐富的「留袖」級藝妓。她表示,京都祇園藝妓大多在高檔料亭展露身手,較少與客人太熱絡或不接待生客,但新潟古町藝妓處於港都,客人可能是要搭船出海的人,儘管是初次見面,相逢自是有緣,都會給予熱情款待。

菖蒲說,現在外籍觀光客漸漸增多,她們一樣能給予最好的招待。她回憶,入行時正值新潟古町藝妓沒落,一般人把她們這種賣藝不賣身的古町藝妓與「溫泉藝者」混為一談,使得她們社會地位低落,家長就比較不願將女兒送來學藝。

不過,現在想當振袖的女子漸漸增加了。柳都振興公司在網站上公開招募18歲至22歲的健康女性來學習。高中畢業者月薪20萬日圓(約新台幣5萬6,000元),外加通勤津貼、超時津貼、深夜工作津貼,工作時間是下午3時半至11時半。有年假可放,產前產後也可休長假,還享有雇用保險、勞災保險、健康保險、厚生年金保險、退休金共濟宿舍;和服或裝飾品等必要的物品都由公司提供。

文章插圖

現在,菖蒲等上班族藝妓(柳都小姐,18歲至20多歲者為主),與以前經營「置屋」的藝妓(通常是大姐,約60歲至70多歲)一起登場表演,柳都小姐負責跳舞,資深大姐們彈奏三味線或唱歌謠。

有大姐藝妓表示,整個宴席要靠年輕貌美的藝妓表演動人的舞姿,但也需有彈奏樂器或唱歌謠的大姐藝妓們展露功力,就如同美麗的花朵需有枝葉、花器相襯托一般。確實,若看到大姐藝妓在講解藝妓的舉止該如何表現喜怒哀樂,手勢如何擺放、眼神如何流轉等,會充分感受到花街文化的美與精髓。

文章插圖
全球中央 logo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是高水準、具備國內強大國際訊息來源的雜誌。這本定位為以台灣角度看國際的雜誌,動員遍布全球近三十名的海外資深特派員,就國際間重要新聞事件,作深入淺出的分析報導,被各界視為客觀中立,有助於豐富國人國際視野的優質刊物,深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