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背心運動(Gilet Jaune)是 2018年11月在法國開始的基層經濟正義政治運動。一開始,黃背心每週六都在法國各大城市,如巴黎、里昂、波爾多、斯特拉斯堡……等地抗議。 儘管該運動最剛開始時相對平靜,但很快地升至公共暴力的層級,非法搶劫、暴力行為已經模糊了最初和平訴求焦點。
過了一個冬天至今,黃背心抗議示威仍然不斷發酵,甚至醫護人員、難民都加入行列,對自己付出和所得不成正比的生活感到灰心。
儘管法國政府釋出部分善意,希望透過溝通、減稅等方式解決這場抗爭,但卻始終沒有消除民怨,甚至越演越烈。特別是在巴黎,每個周末都有大規模的黃背心示威運動,地鐵每周六部份停駛,截至目前已經停駛將近 30次。每周的遊行路線都不固定,法國政府和警察單位除了外患,也有執法人員不滿的內憂。目前法國當局正在盡最大努力控制黃背心抗議活動所造成的影響,避免波及商家和路人。
雖然法國本地人民的生活並未因此受到影響,甚至大多數人一開始,還是通過動態新聞才驚詫地看到到這些社會的異樣,也儘管香榭麗舍大道在每次混亂的第二天早晨即恢復原來的繁華和美麗,可是這期間反映出的社會、經濟問題已經給法國,尤其給巴黎帶來負面的影響,甚至引發全體民眾深思,自己依賴的福利和勞工政策,到底已經惡化到了什麼程度。
黃背心運動是什麼?誰發起了黃背心示威行動?
「黃背心」這一詞源於法語Gilet Jaune的直接翻譯,這是法國各類四輪以上車種駕駛必須隨時放在後車箱的安全背心,以便車子拋錨、故障、發生意外的時候穿上;而具有政治訴求的黃背心運動,是從 2018年11月開始,來自農村與小鎮的駕駛們對政府增加燃油稅提出的抗議行動。
車,對於生活在郊區或是鄉村的人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除了個人上下班的代步,也包含運送農作物品的貨車在內,提高燃油稅,直接刺痛他們的神經,原本收入就不高的鄉鎮人群,感覺巴黎高高在上的富人階級,又剝了他們一層皮。
政府做得太少
事實上,法國人近年感受到越來越多生活壓力,民生消費力降低,每年兩次的大折扣季也開始顯得缺乏吸引力。
報稅始終是每個人的痛,有房有車的人想辦法避稅,沒房沒車的人想辦法做沒有合約的工作賺免稅外快;法國政府針對本國人與外國人,都有不同層次的收費調漲,以減輕政府財政壓力。例如在黃背心運動開始的 2018年11月,法國政府無預警、單方面宣布調漲 2019年之後入學的外國學生學費高達 10多倍,引起全法國和人還沒到法國的外國學生一陣撻伐,表示自己身為外國人,打工的收入被扣稅、社會分攤金、養老金等自己未來得不到的費用和學費還要漲,讓在法留學的生活加倍艱難。
而法國人本身,已經看到民主、稅制、社會正義的種種缺口。自抗議活動啟動以來,政府與抗議民眾尚未達成任何解決協議,因為黃背心抗議者接連提出並要求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政府降低燃油稅、重新課徵富人稅、批評馬克宏拒絕撤銷高收入族群稅款、增加最低工資、並實施公民倡議法條的公民投票…...等延伸議題,加上越來越多不同目的的訴求,要對政府施壓的族群不斷加入示威遊行行列,以至於延續示威至今。
「抗議」在法國,與在其他國家社會意義不同
回過頭來看抗議事件本身,熟悉法國社會的人會知道,法國傳統上重視個人自由的表達,在經歷幾次人民起義和戰爭後,法國人養成了「說不」的習慣。執著、追求優質產品的法國人,在 1981年的佛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總統時代,大部分的人得到高福利、法定每周 35工時等政策保障,人民的生活品質因此得到顯著提升,也引來外國人民羨慕。然而,當政府需要更多預算和經濟發展措施時,動到了人民的福利和荷包,難免引起擁有高權利意識的法國人不滿,走上街頭抗議,尤其勞動階層對福利和政策的改動十分敏感。
在法國,抗議意味著以和平、合法的方式自由表述意見,要知道,在講文明和理解的法國社會,守法、尊重他人是基本禮儀。因此,常年下來,法國社會培養了一種共識、一種遊行文化:和平遊行的同時,保證交通與生活所需的基本運作不受影響。遊行需要經過正式申請,警察部署安保力量,確保人民在表達需求的同時,商家、街道與警方沒有安全隱患。
黃背心運動在哪裡、何時發生?
雖然最近幾次的黃背心抗議活動,人數從去年 11月估計的 28萬4,000人大幅縮減,但影響力仍在繼續提高。每周六在巴黎、里昂、魯昂、雷恩、圖魯茲、馬賽、斯特拉斯堡等城市,仍然會發生遊行、抗議活動甚至暴力行為。
他們每周六進行示威抗議遊行,尤其是巴黎,經歷過香榭麗舍大道被洗劫、凱旋門被破壞後,所有警察在法國各大城市將處於高度戒備狀態。然而,巴黎並沒有像國內媒體所說,出現當地發生暴動而淪陷等聳動的情況。
黃背心示威遊行期間應堅守的三大原則
守則 no.1:避免去香榭麗舍大道及其周邊區域
無論如何都不要靠近香榭麗舍大道及其周邊地區。不僅僅是主要的香榭麗舍大道,而是整個第8區都不適合前往。儘管凱旋門(Arc de Triomphe)和香榭麗舍大道是熱門的觀光景點,警察已經加強管制該區域,同時希望人們不要在抗議時段前往,造成不便。
需要特別避免前往的區域:
守則 no.2:遠離巴黎市中心主要廣場、景點
巴黎中心的共和廣場 (République)、歌劇院廣場(Place de l'Opéra)、東邊巴士底廣場 (Place de la Bastille) 及南邊的義大利廣場 (Place d'Italie) 是巴黎最大、最高人氣的公共廣場,是記錄著法國各大小抗議遊行的老地方。
凱旋門 (Arc de Triomphe)、艾菲爾鐵塔 (Tour Eiffel)、巴士底歌劇院 (Bastille Opera House)和巴黎國家歌劇院(Paris National Opera House)也需要避免前往。
黃背心運動有許多有心的搗亂者或破壞者(casseurs)混入,造成路人和商家不必要的損失,也讓黃背心運動被無端冠上「暴動」罵名。
守則 no.3:避免前往1號線及13號線的部份地鐵站
巴黎地鐵路線涵蓋最廣、最繁忙的是地鐵1號線,將乘客帶到城市人潮最多的旅遊景點,如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杜樂麗花園和羅浮宮博物館。因此在每周六,巴黎地鐵通常會關閉1號線上主要車站。
13號線也是首都最繁忙的地鐵線路之一。 通常會被關閉的有Champs-Élysées-Clemenceau、Invalides、Miromesnil和Varenne等站。
黃背心抗議活動期,巴黎經常關閉的地鐵站:
巴黎的黃背心遊行,實際上只限於特定經過申請核准的地段,民眾生活基本不受影響,出行、聚會、購物,平凡安靜的日子如常。在黃背心遊行期間,巴黎人轉而選擇蒙馬特(Montmartre)或雅痞瑪黑區(Le Marais)南部散步,這些街道比較狹窄不便集結抗議人群,因此比較安靜和安全。
在全球經濟轉型、各種全球化問題降臨的艱難過程中,歐洲的政治、商業中心──法國,雖然走得很艱難,但好幾個世代以來,作為接收東南亞、中東、中國等地區大量難民,而有更多、更複雜的問題需要解決。和諧安定的社會是法國全體人民的追求,根據遊行文化傳統,法國的抗議遊行並不會傷害到民眾。蓄意鬧事者為法國的黃背心遊行蒙上陰影,但黃背心帶來的集體思考、辯論、對未來幸福的熱切盼望,是法國人民帶給全世界一堂寶貴的民主課。
***2019年5月初巴黎警察局已發布聲明,督促所有將在抗議地區的商店關閉,並採取安全措施防止破壞和搶劫。
上線時間:2019/05/28
增修時間:2019/05/30 修正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