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克柏用密碼貨幣Libra挑戰傳統金融,Facebook豪賭背後暗藏3大疑慮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數位時代文/ 楊晨欣 

身為社群媒體龍頭的Facebook,發表旗下推動成立的虛擬密碼貨幣Libra,以及掌管Libra事務的子公司Calibra,宣布要把Libra交易功能全面帶到三大服務WhatsApp、Messenger與Instagram中。Libra是Facebook的下一個大賭注,也將是形塑未來數位支付樣貌的先驅者。

文章插圖

Libra是什麼?

Facebook透過區塊鏈技術打造出Libra,聲稱這個新的貨幣擁有所有比特幣的優點,但沒有它的缺點,如挖礦造成的環境耗電問題,或是浮動價值問題。Libra採穩定幣方式發行,最初會與美元、歐元、英鎊、日幣等穩定貨幣連結,避免單一貨幣價格波動的影響。

Facebook並不掌控Libra整個貨幣系統,而是掌握其中一個節點,並將其他透過開源方式讓其他企業擔任節點,加入這個貨幣的生態系統。另外,Facebook也另外設立了非營利機構Libra Association,來監控Facebook不濫權。

Facebook也設立了新的Calibra子公司以及Calibra數位錢包,來處理Libra貨幣的交易事務。Calibra會是一個獨立的App,功能也會整合進WhatsApp、Messenger與Instagram三大應用中。

文章插圖

要問Facebook的2大問題

Facebook聲稱,全世界有17億人口無法使用信用卡、銀行帳戶這樣的財務工具,他們只能沿襲傳統紙幣交易,而無法參與更大型的國際金流。透過Libra與Calibra,Facebook希望打造一個所有人都能參與、負擔的國際支付方式。

無法取得銀行帳戶或是信用卡,大多與個人信用與身份證明問題相關。身為社群媒體的角色,Facebook該怎麼確認每個Calibra金錢交易用戶的真實身份,或是金錢信用?若沒有嚴謹的安全機制與規則,洗錢這樣違法的狀況可能就會發生。

另外,Calibra將會在每筆交易中抽取一筆手續費(未公開金額比率)。但Facebook真正能透過Calibra獲利的方式是什麼?

或許,Facebook會開始透過Calibra提供其他的金融服務;或許,Facebook會希望透過Calibra,吸引用戶在Instagram、Facebook上停留更多時間,讓他們能投放更多目標廣告。

文章插圖

Libra要顛覆傳統金融機構角色

從中短期來看,Facebook與密碼貨幣產業都可能因為Libra與Calibra的出現而獲益。

以Facebook的全球規模,他們對密碼貨幣的支援與通行,可能加速大眾對密碼貨幣的採用與接受,幫助全球數位支付普及。

另外,就如當初打造出「Log-in with Facebook」的認證工具,讓許多App、網站在用戶不用另開新帳號的情況下就能輕易試用,Facebook的Libra也可能扮演這樣的角色,推動許多企業開始接受密碼貨幣交易。

從長期發展角度來看,Facebook的確可能降低目前的資本限制、增加國際金錢自由,還不只這樣,Libra與Calibra的出現,可能會推倒傳統金融機構的地位,把Facebook推上行動裝置界的金融服務大佬位置。

另外,原本掌握在公家機構的貨幣經濟,也可能隨著如Libra這樣密碼貨幣的出現,導致跨國交易系統異動,讓貨幣經濟逐漸掌握在私人機構手中,若這樣狀況成真,消費者的權利將被矮化,私有機構更可能獨佔市場、掌握全球進出口交易市場。

文章插圖

Facebook是正確的人選嗎?

回到一個最基本的問題,Facebook是不是推動Libra現身的一個正確人選?

過去2年多以來,Facebook不斷與用戶資料濫用、資料外洩、用戶隱私權受損等爭議抗爭,他們利用用戶資料來獲利,早就是不爭的事實,這樣的公司能夠扮演這個營運國際貨幣的角色嗎?

Facebook或許不該讓人輕易信任,但是他們找來Visa、PayPal、Mastercard等金融大企業作為夥伴,讓他們擁有跟Facebook一樣的投票權力,建立Facebook口中說的公平、安全金融交易系統。

據外媒Bloomberg報導,法國財務部長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已經公開表示,Facebook的密碼貨幣Libra不該成為一個至高無上、統治市場的貨幣;德國方面也已經向歐洲議會表示關切。如歐盟為網路服務搶先設立嚴謹個資法規,他們也可能會在Libra明年推出之前,設下相關法律限制,避免Libra的壯大。

更多【數位時代】精彩內容:《支付零門檻!Facebook密碼貨幣Libra登場,召集百家企業共同營運
社群平台輕鬆轉帳匯款,Facebook的「全球幣」將如何顛覆市場?
交易所失竊是幣圈日常?

數位時代 logo

數位時代

長期聚焦於全球、台灣與中國等地最新的科技、網路、創業、數位行銷等議題的動態及趨勢。受到企業領袖與新世代菁英的喜愛,更引領台灣社會對「新商業」的關注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