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的選擇
上周五(7),布拉格市市議會的地名委員會預計將俄國大使館前的廣場,改以 5年前被謀殺的知名俄國反對派領袖涅姆佐夫(Boris Yefimovich Nemtsov)之名來命名。
除此之外,該委員會同時還宣布了另一件更名案,也就是將俄國大使館後方的一條長廊,改命名為「波利特科夫斯卡雅(Anna Politkovskaya)長廊」,波利特科夫斯卡雅是知名的反普亭(Vladímir Pútin)記者,在莫斯科居所的電梯內遭槍手射殺身亡。
誰是涅姆佐夫?
蘇聯解體後,葉爾欽(Boris Yeltsin)成為第一任俄國總統,涅姆佐夫便在這個政府當中擔任副總理一職。
涅姆佐夫以開放自由的右派形象活躍於俄國政壇。卸下公職後,他成為反對派的領袖之一,時常對普亭的政策提出批評。
舉例來說:他曾公開批評普亭入侵烏克蘭的做法、普亭執政下俄國長期下滑的經濟問題和政府內部嚴重的貪腐問題。
涅姆佐夫離世
涅姆佐夫在 2015年2月27日離世。那天他和女友用完餐後,經過克里姆林宮附近的一座橋上,槍手從疾駛的車內向他開槍。
離世後,普亭曾公開表示哀悼並成立調查組偵辦此案。最後以起訴 2名車臣槍手結案,然而指使兩人暗殺的真兇始終沒有被調查出來。
西方媒體懷疑,涅姆佐夫是因長期反對、公開批評普亭,而遭到俄國政府暗殺。
跟著美國、烏克蘭和立陶宛
事實上,捷克不是第一個以更改俄國大使館前廣場的方式紀念涅姆佐夫的國家。
此前美國的華盛頓特區、烏克蘭的基輔和立陶宛的維拉紐斯,都將俄國大使館前廣場重新命名為涅姆佐夫廣場。
綠黨議員:「對人權和民主的支持」
發起這次廣場更名請願運動的綠黨議員庫帝萊克(Petr Kutílek)表示:「我們的目的是對捷克外交政策中的重要優先考量──人權及民主表達支持。」
Boris Němcov byl ruský matematik, fyzik, liberální politik a kritik putinovského režimu. 27. 2. 2015 byl zastřelen v centru Moskvy. Při příležitosti letošní připomínky jeho smrti bychom chtěli přejmenovat náměstí Pod kaštany před ruskou ambasádou na náměstí Borise Němcova. pic.twitter.com/IuvHQSjGC6
— Zdeněk Hřib (@ZdenekHrib) February 9, 2020
布拉格市的市長在Twitter上親自發文,表達布拉格市的立場
布拉格市市長:「對捷克人權傳統的尊重」
曾經不顧中國抗議,決定與台北市結為姐妹市的市長赫里布(Zdeněk Hřib),也對市議會的決定表示支持。
「這不是一個異想天開的決定,是考量對捷克人民的激勵,以及我們永遠不該遺忘的捷克人權傳統後所做的決定。」
布拉格和俄國大使館的樑子
這不是第一次布拉格因市政政策和俄國大使館結下樑子。
2018年布拉格更動了市內蘇聯名將科涅夫(Ivan Stepanovich Konev)將軍雕像的說明牌,將他較鮮為人知的負面事蹟──鎮壓匈牙利革命、布拉格之春等加註上去,引發俄國的不滿。
目前俄國大使館方面,尚未針對布拉格市更改大使館前廣場名字一事做出回應。
小補充:為什麼提到捷克,常常都會一起提到俄國?
捷克曾經是蘇維埃聯邦的一員,是蘇聯主導的華沙公約體系下的成員國之一。1968年,捷克共產黨領導人杜布切克(Alexander Dubček)啟動一系列自由化政策,稱為「布拉格之春」。
隨後蘇聯派軍進入布拉格,武裝鎮壓結束了布拉格之春。1991年蘇聯解體,但是,新成立的俄國並沒有放棄對東歐的控制。
目前,俄國仍然在政治、經濟、外交甚至文化等不同領域嘗試影響東歐諸國,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便是一例。一直到去年,捷克仍然有傳出俄國可能透過布拉格的大使館進行諜報活動的新聞。
歷史、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的交織下,讓討論捷克或東歐諸國新聞時,總是要提到蘇聯/俄國對這個地區的影響。
上線時間:2020/02/12
增修時間:2020/02/18 修正蘇維埃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