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打壓、監控、再教育營 中國的「民族融合」政策如何推進?

自 2014年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一場演說後,中國針對少數民族的政策便進入全新階段,朝「民族融合」方向邁進,但背後的代價卻可能是少數民族的文化與認同被消滅......

文章插圖

終極目標:民族融合、培養中華民族共同意識

從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就任以來,中國針對少數民族的政策進入全新階段。2014年的一場演講中,習近平表示新階段的少數民族政策將以就業和教育政策為兩大主軸,旨在達成「民族融合」、「培養中華民族共同意識」兩大目標。

少數民族政策進行中

在上述背景下,中國政府推行多樣針對少數民族的政策,但這些政策的本質往往是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的打壓,甚至嚴重威脅當地民眾的基本人權,引來各國政府、人權組織的大加撻伐。

不論是西藏、新疆以及內蒙古地區,都能看到中國當局試圖達成所謂「民族融合」的「宏大」目標。

文章插圖

針對語言、文化和宗教

在新疆,維吾爾族的語言、文化、宗教等項目始終都是中國重點針對的項目,不論是禁止學生在學校中學習維吾爾語、禁止新疆居民保有蓄鬍或是戴面紗的傳統、讓中國官員進駐民眾家中一同生活,監視民眾平常是否有私下進行非法的宗教和文化傳統等,中國政府不斷推出新的做法,想讓維吾爾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絕跡。

「去除極端主義」之名 大量維吾爾人進再教育營

從 2016年,中國任命鐵腕打壓西藏異議人士的陳全國為新疆自治區的委員會書記後,新疆惡名昭彰的「再教育營」規模便迅速擴大,大量維吾爾人也被送入其中。

雖然中國始終堅稱這些再教育營是「職業訓練所」、「去極端化組織」,但從各家媒體的報導、被釋放者的口述經驗,則反控這些「再教育營」更像是思想改造學校、工時超長的非法工廠,裡頭更充斥非法虐待和各種暴力事件。

文章插圖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2019年時,阿西姆的墳墓只剩下一片殘骸。

計劃性破壞清真寺、伊斯蘭聖地

龐大的壓迫面前,伊斯蘭教原本會是新疆民眾少數的精神依託,但是根據今年 9月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ASPI)釋出的一份報告,他們估計自 2017年以來,當地已經有超過 8,500做清真寺或是伊斯蘭聖地化為廢墟,包括聖地阿西姆(Imam Asim)的墳墓。

一場當地人的大型盛會

每年,許多維吾爾族的穆斯林都在阿西姆的墳前聚集,參與祈求豐收、自身健康和產下健康嬰兒的活動。墳墓四周豎立大量木條,穆斯林們會將寫上願望的布綁在木條上祈福;除此之外,聖地周遭也會聚集大量攤販、表演者、讓孩子們嬉鬧的臨時遊樂場等等。

消除重要文化遺產

但是今天,阿西姆的墳墓幾乎化為塵土,那些供穆斯林許願木條也全數消失,而這還僅是新疆眾多被摧毀的伊斯蘭聖地的其中之一。

ASPI在報告中寫道:「除了藉著消滅維吾爾語、音樂、飲食、家庭文化等強制性手段,中國政府的政策也在積極消除維吾爾族的重要有形文化遺產。」

文章插圖

西藏也曾有類似經歷

打壓語言、文化、宗教,對西藏人來說並不陌生。今年 3月,《人權觀察》出版一份報告批評中國多年來在西藏推行的雙語政策,以及招聘大量不會藏語老師等手法,已經嚴重影響藏族學生在校內學習藏語的機會,進一步影響藏族身分認同的行程。

更不用提自 1959年開始,藏族領袖達賴喇嘛便流亡他國。藏傳佛教第二重要的宗教領袖班禪喇嘛轉世靈童,在童年時期就被中國當局帶走,至今下落不明。

監視器、派出所、民眾相互檢舉

西藏也是中國第一個在此裝設大量監視器、增設派出所和鼓勵民眾相互檢舉等政策的城市——而這些政策顯然收到一定的成果,因為當中國政府展開對新疆地區的打壓時,類似的政策也同樣出現在新疆。

文章插圖

西藏版「再教育營」?

然而,中國不僅將西藏推行過的政策搬至新疆進行;新疆實施過的政策,現在似乎也出現在西藏。

華盛頓人權組織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基金會(Victims of Communism Memorial Foundation)的資深中國研究員鄭國恩與《路透社》合作,在分析大量文件後,發現中國在西藏推出與新疆非常相似的軍事化勞動計畫。西藏的牧民、農民同樣被聚集起來,參與軍事化的課程,學習中文和工作紀律,並向共產黨表達感謝。

鄭國恩指出,今年 1-7月總計有超過 50萬人這些勞動計畫,比例約占西藏總人口的 15%。其中,有 5萬人被安排到西藏偏遠地區從事低薪工作,像是紡織業和營建業等。

一切都是為了消滅貧窮?

但在中國政府的眼中,自 2019、2020年啟動的計畫的目標乃在「轉化農村剩餘勞動力」,是為了要達成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消滅貧窮的終極目標。

鄭國恩指出,中國在西藏推行的計畫與在新疆推行的計畫有不少相似之處,像是有清楚的對象、軍事化管理、以弱化宗教的負面影響、強調改變勞工思想和人格的必要性等。

動作頻頻 飽受國際批評

對新疆、西藏等地少數民族的打壓,也讓中國時常遭到來自各國、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像是國際特赦組織的批評,要求中國正視國內的人權危機,採取積極行動著手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國壓力日漸升高的同時,內蒙古地區的蒙古人及他們的文字、文化,正在成為中國最新的打壓對象。

文章插圖

蒙語走入歷史的序曲?

最近,中國下令修改內蒙古的課程,將三門國中小學科全數改為中文教學。在反對者的眼中,這項政策形同消滅蒙古語的第一步,當年西藏、新疆的先例已經擺在眼前,促使大批內蒙古民眾發起各式各樣的抗爭。就連邊境另一端的蒙古國民眾,也到外交部發起請願,聲援在內蒙古的同胞們。

蒙語是蒙古身分的僅存象徵

美國南蒙古人權資訊中心主任多哥喬(Enghebatu Togochog)向媒體表示:「多年來,中國的各項政策已經讓傳統的蒙古生活方式消失殆盡,」

「這項新政策將是對蒙古人身分的最後一擊。」

文章插圖

用生命抵制政策

縱使中國陸續以「尋釁滋事」等罪名逮捕民眾、將拒絕把孩子送回學校的家長列入黑名單,並取消其向銀行貸款的權利,內蒙古依然傳出一起起罷課或是街頭示威。過程中更傳出多名民眾以生命為代價,表達對當局新政策的不滿。

今年 9月4日,現年 33歲,任職於內蒙古阿拉善盟政府的蒙古公務員蘇日娜(Surnaa)被發現墜樓身亡。根據蘇日娜的丈夫阿拉騰巴格(Altanbagan)在微信公布的遺書寫到,中國當局在蒙古推行的政策、手段,讓她和其他會講蒙古語的員工在職場倍感壓力,才會選擇輕生表達不滿,她寫道:「請不要說我們很蠢或懦弱,我們用我們的生命證明我們已經盡力了。」

除了蘇日娜以外,也傳出另有 3名蒙古人自殺抗議。

內蒙古的未來?

西藏、新疆當年都曾推行過「雙語政策」,搭配上其他高壓手段,兩地的文化語言傳承早已浮現危機;今年,同樣的困境也出現在內蒙古。

面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所推行的「民族融合」、「培養中國民族共同意識」兩大目標,內蒙古人的堅決抵抗是否能收到成效,以及中國當局是否會推出更多針對蒙古族的政策,對許多人來說也是必須持續關注的一件事。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