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納粹而「被迫」出售的畫作?猶太裔百貨大亨和他的收藏品之爭

十幾年來,一幅本來將成為納粹美術館展品的風景畫作持續引起爭議——而問題的焦點在於,當年賣家在出售這幅作品時,到底是出於自願,還是受迫於納粹德國所造成的經濟困境呢?

文章插圖

在經濟困頓時出售的三幅畫作

1933年,德國猶太裔百貨大亨埃姆登(Max Emden)在納粹完全掌權之前就離開了故土,他逃往瑞士,並在隔年成為了當地的公民。然而到了 1937年,曾經富甲一方的他逐漸失去償還債務的能力,因為他大部分的資產都留在德國,無論是地產或是帳戶都被納粹政府沒收或凍結,面臨著嚴重的財務危機。

於是,1938年,埃姆登將手頭上所有的三幅由 18世紀威尼斯畫家貝洛托(Bernardo Bellotto)所創作的城市風景畫,賣給了一名藝術品經銷商,而其背後正是由納粹政府所支持。

送錯的第三幅畫《皮爾納市場》

當年,這三幅畫作預計要被送往奧地利林茨(Linz),這裡是納粹德國領導人希特勒(Adolf Hitler)的家鄉,也是其規劃的美術館「富勒博物館」(Führermuseum)的預定地。本來,這些畫作都將成為其中的展品,但此計畫從未成真。

當二戰爆發後,這些畫作被轉而藏在了奧地利的一個鹽礦礦場中,直到「紀念碑、藝術品及檔案計畫」(Allied Monuments, Fine Arts and Archives Unit,註)的成員在戰後回收了它們,並將其中兩幅畫送還給德國政府,但第三幅——也就是如今引起爭議的《皮爾納市場》(Marketplace at Pirna),卻被錯誤地送到了荷蘭,最後則輾轉到了美國休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的手上。

註:根據《維基百科》,「紀念碑、藝術品及檔案部門」成立於 1943年,由 400名軍人和平民所組成,負責在二戰期間保護歷史文物,讓它們不受戰火侵襲,並在戰爭快結束時,找出那些被納粹偷走,又或是因為安全問題而被藏起來的文物,將它們歸還原主。

這些人又被稱為「護碑人」(Monuments Men),2014年的電影作品《大尋寶家》(The Monuments Men)即是以相關歷史書籍《大尋寶家》(The Monuments Men: Allied Heroes, Nazi Thieves and the Greatest Treasure Hunt in History,暫譯)改編而成。

文章插圖

德國政府將兩件畫作還給後代

先談談另外兩件作品。2019年,德國率先將這兩件畫作歸還給了埃姆登的後代,因為在其「納粹掠奪藝術品諮詢委員會」的評估後,當局認定埃姆登當年曾受迫於國家社會主義底下的種族政策,是「第三帝國(Third Reich)對人民經濟與生計造成了系統性破壞」的受害者之一,因此應該要把被迫出售的財產物歸原主。

但擁有《皮爾納市場》的休士頓美術館卻不這麼認為,該館從 2007年開始便拒絕承認埃姆登後代主張的所有權,其執行長丁特洛(Gary Tinterow)認為埃姆登是出於自願才出售這些畫,而他們也曾針對畫作的來歷進行研究,並且也諮詢過律師。

「經過總結,我們認為自己擁有正當的名義(能夠持有《皮爾納市場》)。」丁特洛表示。

不具法律約束力的《特雷辛宣言》

而以上兩種截然不同的評估結果也反應出了一件事:在不同的立場下,各方很難就「在脅迫下完成的交易」達成共識。

事實上,2009年,美國和其他 46個國家曾通過《特雷辛宣言》(Terezin Declaration),其中明確指出,針對被劫掠、又或是被迫售出的藝術品,各國應找到「公正且公平」的解決方案,但這個協議並不具有實質的法律約束力,也無法清楚定義受害者。

文章插圖

「適當且公平的價格」vs「非自願進行的買賣」

但回過頭來看埃姆登,雖然埃姆登在納粹掌權前就離開德國,可是他的大部分財產都留在了那裡,而當他選擇出售手上的三幅畫作時,正是他面臨嚴重財務問題之際。

根據紀錄,1930年,藝術品經銷商卡斯帕里(Anna Caspari)將三幅畫作賣給了埃姆登;直到 1938年,這三幅畫再度交由卡斯帕里經手,以約 6萬瑞士法郎的金額,轉給了背後為納粹德國政府支持的經銷商哈伯斯托克(Karl Haberstock)。

而根據休士頓美術館所公布的研究結果中,他們認定 6萬瑞士法郎在當時算是「適當且公平的價格」,因此沒有被迫出售的問題。

但德國的納粹掠奪藝術品諮詢委員會則認為買賣「並非自願進行,而是基於越來越糟的經濟困境才導致的」,表示潛在買家故意利用埃姆登的財務危機,拖延了買賣的談判過程,還指出希特勒的總理府在不久後便以更高的價格購買了一幅「仿貝洛托風格」的畫作,儘管仿作的價值理論上應該要比真品低廉。

文章插圖

「不需受相同的道德標準約束」

然而,休士頓美術館的執行長丁特洛認為,他們不需要受到和德國政府相同的道德標準約束,他認為那些歐洲國家「曾參與針對猶太人的暴行」,所以才須用較為嚴格的標準檢視;作為一間美國私人機構,相反地,是以「數百年來的財產法」作為指導原則。

但另一方面,前面曾提及的著作《大尋寶家》的作者,同時還身兼護碑人基金會(Monuments Men Foundation,註2)主席的埃德塞爾(Robert M. Edsel)認為,休士頓美術館的回應只拘泥於法條之中。

埃德塞爾表示,美術館無視了《華盛頓原則》(Washington Principles)所許下的承諾,而《華盛頓原則》正是《特雷辛宣言》的前身,旨在補償那些在戰爭中有所冤屈的人,並為他們建立符合公平待遇的原則。

「在 2021年,《華盛頓原則》是否已經從一些美國美術館的記憶中消失了?」埃德塞爾說。

註 2:「護碑人基金會」為非營利組織,創立宗旨為表彰二戰及其後的護碑人,並在現代繼續其志業,例如協助埃姆登的後代追回《皮爾納市場》就是該基金會的業務之一。

2014年的電影《大尋寶家》即是以「護碑人」歷史為主題,由喬治·克隆尼(George Timothy Clooney)、麥特·戴蒙(Matt Damon)以及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主演。

後代曾遭受休士頓美術館威脅?

至於埃姆登的後代又是怎麼看待此事呢?埃姆登的孫子胡安(Juan Carlos Emden)如今定居於智利,他表示自己的家人已經試著要取回《皮爾納市場》長達 15年。

胡安還提到,2015年時,休士頓美術館的律師曾發信威脅他們這些後代的代表人,表示他們一家如果不「立刻停止」接觸美術館的話,將會對其採取法律行動。

「他們的措辭很可怕,」胡安說:「我們再也沒有跟他們進行接觸,直到護碑人基金會參與進來。」

休士頓美術館的發言人則表示,他們的員工也曾收到來自埃姆登後代「不恰當且具威脅性」的訊息。

同名又長得相似的畫作

甚至直到最近,休士頓美術館還曾質疑他們手頭的那幅畫作,是不是真的曾經屬於埃姆登——而這必須提到當年護碑人為何會將《皮爾納市場》交給荷蘭政府。

二戰後,護碑人認定這幅《皮爾納市場》應該屬於莫澤(Hugo Moser),一名位在阿姆斯特丹的藝術品經銷商。這是因為《皮爾納市場》的作者貝洛托是個多產的畫家,常常繪製長得幾乎相同的同名作品,而莫澤恰好擁有另一件《皮爾納市場》。

而荷蘭政府在收到《皮爾納市場》後,於 1949年將畫作轉交給了莫澤,莫澤在 1952年將其賣給了紐約收藏家卡瑞絲(Samuel Kress),卡瑞絲又在 1961年時將其捐贈給了休士頓美術館,這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根據護碑人基金會所釋出的照片,可以看到曾由埃姆登所持有的畫作《皮爾納市場》,其角落有著清單號碼「1025」的痕跡。根據護碑人基金會Twitter下方的釋疑,照片上的數字之所以看不清楚,休士頓美術館的版本卻很清晰,是因為畫作於 1938年時尚未經過修復,但在被捐贈給休士頓美術館前,修復工作已經完成。

關鍵的證據:角落的清單號碼

但護碑人基金會卻正好在最近發現了新證據,能夠證實休士頓美術館所擁有的《皮爾納市場》,真的是埃姆登所擁有的版本——因為畫作的角落有一個清單號碼,是由其 18世紀的擁有者溫克勒(Gottfried Winckler)所添加上去的。

而這個號碼也可以從一張 1930年的照片中看到,當時經銷商卡斯帕里在把畫賣給埃姆登前,為其拍了一張照,護碑人基金會在倫敦的威特圖書館(Witt Library)發現了這張關鍵性的證據,除此之外還找到另一封 1949年的信件,裡頭顯示一名護碑人發現《皮爾納市場》被錯誤地送到了荷蘭,要求荷蘭政府應該要再將作品送還德國。

但這個要求最後卻石沉大海了。護碑人基金會主席埃德塞爾提到:「護碑人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但為時已晚......如果沒有出現這項錯誤的話,這幅畫就會被歸還給德國政府,並於 2019年和其他兩幅畫一起還給埃姆登的後代。」

莫澤擁有正當的所有權?

休士頓美術館執行長丁特洛則表示,雖然荷蘭錯誤地把畫作交給了莫澤而不是還給德國,但因為荷蘭身為一個主權國家,所以在美國的法律之下,這依舊授予了莫澤正當的所有權。

該館還對藝術品市場網站《Artnet》表示:「雖然護碑人基金會的資訊對於弄清楚作品先前的所有權有所幫助,但這還是無法改變 1938年買賣的合法性」,並補充他們「確認了休士頓美術館對畫作的所有權」並「反駁對這幅畫作的敘述——也就是這幅畫是被強迫出售的」。

但專攻文化遺產法律問題的律師阿米涅朵勒(Leila Amineddoleh)認為,若是以「透過一個外國主權國家獲得」來主張所有權,可能會產生問題:「如果商品是從小偷,又或是非擁有者手中購買到的,那麼即使買家基於誠信原則支付了費用,他也還是無法獲得合法的所有權。」

「休士頓博美術館很可能不是合法的(畫作)擁有者。」

文章插圖

休士頓美術館修改出處敘述

《紐約時報》則指出,直到幾周前,在休士頓美術館的官網上,《皮爾納市場》的出處欄本來將埃姆登和莫澤並列為之前的所有人,但現在,埃姆登的名字卻已經不在上頭,而只剩下荷蘭將畫作歸還給莫澤的敘述。

美術館執行長丁特洛則表示,之所以會有如此的修改,是因為當護碑人基金會聯絡他時,他意識到官網上的出處資訊有誤、將兩幅不同畫作的出處合併在了一起,因此他只好刪改內容,讓官網「只剩下美術館知道絕對正確的那些資訊」。

「這不是為了要騙人,」丁特洛說:「這是基於我的沮喪,因為這個混亂的出處必須要進行處理。」

《皮爾納市場》所有權爭論未完待續

而現在,丁特洛也承認休士頓博美術館的《皮爾納市場》或許真的屬於埃姆登,但表示他們必須要等到完成審查後,才會更新網站中的出處敘述。

儘管如此,丁特洛依舊不覺得埃姆登是在脅迫下出售了作品,他認為當時的買賣是「由埃姆登先生——一名瑞士公民所主動發起的,這幅畫作本來被安置在他位於瑞士的別墅內,處於他的控制之中,最後則在他的意願下被賣出」。

也因此,想必《皮爾納市場》的所有權爭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