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騷法制定後就沒有跟蹤狂了嗎?」從英國《馴鹿寶貝》到日本桶川事件

比鬼更可怕的是什麼?對於英國影集《馴鹿寶貝》(Baby Reindeer)的男主角來說,應該是如影隨形的跟蹤狂。影集改編自喜劇演員理查德蓋德(Richard Gadd)自己被跟蹤狂騷擾的真實經歷,上線後也迅速登上Netflix全球收視冠軍。

但比《馴鹿寶貝》更可怕的是,因跟蹤、騷擾而引發的事件,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文章插圖

新宿跟蹤狂殺人事件

本月8日,日本東京都新宿凌晨,一名25歲女性平澤俊乃在自家附近,慘遭51歲的嫌犯和久井學埋伏,並以水果刀連續朝腹部、頸部狂刺數10刀,最後女子送醫後不治身亡。

綜合日媒報導,和久井學是平澤俊乃以前在Girl's Bar工作時的常客,根據警方表示,兇嫌過去就曾多次跟蹤、騷擾女方。自2021年起,女方就曾多次報警,和久井學也曾多次以違反跟騷法而被逮捕,以及被下達不可接近女方的禁止命令。雖然新宿警方也曾多次與平澤俊乃聯繫,以確保她的安全,但由於男方的跟蹤行為自2023年3月後便停止,警方也於隔月結束對平澤俊乃的慰問。

似曾相似的案件

沒想到一年後,不幸的事情就發生了。和久井學被逮捕後供稱,「自己賣掉心愛的跑車和重機,出資1,000萬日圓給對方,我只是希望他能把錢退還給我。」

案件爆發後,許多日本網友們開始紛紛將矛頭指向女方的職業,也讓許多人想起了20年前,促使日本訂定跟騷法的——桶川跟蹤狂殺人事件。

▲圖為日本網友在X平台表示,新宿跟蹤狂事件讓人想起了「桶川跟蹤狂殺人事件」。當時媒體和大眾對於「她手拿高級包包」、「在小酒館工作」等不必要的訊息大驚小怪。把「我是酒店小姐」當作「就算被殺也是活該」的理由,一點也不正確。

桶川跟蹤狂殺人事件

1999年1月,豬野詩織身穿和服,在父母的祝福下參加日本的成人禮儀式,三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然而,原本理當迎向大好的前程的詩織,9個月後卻在日本埼玉縣桶川站附近,遭到一名男子從背後以刀刺入,當她轉身逃跑時,兇嫌再朝詩織胸口補一刀後,隨即匆忙逃走。詩織全身是血倒地,送往醫院途中因失血過多身亡,她的人生就此停留在21歲。

為什麼一個年輕的女子,會在路上被人刺傷身亡呢?故事要從詩織認識一位名叫小松的男子那天開始說起。

悲劇的開始

1999年1月,詩織和女性友人來到了遊戲中心,準備使用拍貼機拍大頭貼,沒想到機器故障了,投入硬幣都沒有反應。此時,兩名男子前來搭話,其中一位長相還不錯,23歲、自稱從事汽車銷售的「小松誠」。這樣極為普通的男女相識過程,卻是一場悲劇的開始。

在男方猛烈的追求下,詩織與小松順理成章的交往。自稱月薪千萬的小松,很喜歡送高級的禮物給詩織。其實詩織對名牌不太感興趣,只有在和小松約會時才會穿戴,但隨著禮物價值越來越高昂,詩織也開始不安。某天,詩織拒絕了小松送的禮物,對方卻突然暴怒「這是我愛的表現,你為什麼不肯接受我的心意!」嚇得詩織不知所措。

此外,小松也是PUA高手,會利用自己的情緒來控制詩織,他曾朝詩織大吼「敢不聽我的話?把我之前送妳的衣服,大概總共一百萬元拿來還我。拿不出來就下海去做泡泡浴給我賺錢!」

文章插圖

不是馴鹿寶貝,是恐怖情人

有一天,詩織不經意地打開小松的汽車置物箱,赫然發現裡面放著許多名片,職業身分各異,但名字都是小松和人,而不是小松誠。這時,詩織對小松的不信任來到了最高點。

例如小松的醋罈子非比尋常,有一次,詩織帶家裡的狗去附近散步,小松剛好打電話來,但是當詩織誠實地說她在遛狗時,小松卻開始狂罵:「搞屁啊!居然丟下我跟狗玩,看我宰了妳家的狗!」

當小松的控制慾已經嚴重影響到詩織的交友圈,頻繁用簡訊騷擾她的朋友,甚至要詩織無時無刻報告她的行蹤。詩織不堪其擾,決定和恐怖情人小松提出分手。沒想到,小松卻恐嚇她,「如果你要跟我分手,我會把妳逼到發瘋。我絕對不會原諒背叛我、瞧不起我的女人。我會動用我的人脈,就算傾家蕩產,也要把妳搞垮。」

人民的保母,保護的是誰?

1999年6月,身心俱疲的詩織再次向小松提出分手,當天下午,小松和人就偕同哥哥武史與友人,三名男子闖入詩織的家,並獅子大開口,向豬野家索討500萬日圓。

隔日,詩織和母親來到埼玉縣上尾警察署報案,但即使她們提供了錄音證據,警方卻表示「這案子不會成立的,收了人家這麼多禮物,才說要分手,做男人的怎麼會不生氣?妳自己不也是拿到一堆好處,這種男女問題,警察是不能插手的。」最後,警方以「民事不介入」等理由,隨意將詩織打發走。

當詩織將所有禮物全部退還給小松後的一個月後,詩織家附近,甚至是她就讀的大學、父親任職的公司,被貼了大量印有詩織頭像,上頭寫滿各種毀謗中傷詩織的傳單。

身心俱疲的詩織,再次向警方求救,這次警方終於受理了對小松和人的妨礙名譽刑事告訴。一旦警方受理此案,就有義務在一定期限內進行調查。當時,詩織以為自己終於可以擺脫小松和人的糾纏,人民的保母一定可以保護她、解決這個案子時,詩織之後的命運卻也已經決定了。

文章插圖

誰殺了詩織?兇手一:警察

1999年10月26日,豬野詩織的人生就此停在這一天。光天化日之下,詩織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下被殺害,但對於詩織的家人來說,自己的女兒被殺了三次,

第一次死於兇手的刀下;第二次是袖手旁觀的警方;第三次是被見獵心喜的媒體補尾刀。

在記者會上,警方除了謊話連篇外,甚至還花了非常長的篇幅,強調當天詩織身上揹著的是Prada的包包,以及Gucci的手錶。雖然警方通常會在第一時間公布受害者所使用的物品,但對於鉅細靡遺的透露品牌名的做法,可說是非常罕見。因此在事件發生初期,缺乏關於兇手的相關消息時,警方的推波助瀾,反而吸引嗜血的媒體上鉤,將注意力放在詩織的私生活上。

此外,為在週刊記者清水潔的追查下,他發現警方曾在9月竄改報案筆錄,將「提出告訴」字樣改為「備案」。詩織的父母也曾表示,當初報案時做筆錄的警察,也曾跑來家裡要求他們撤銷報案,甚至謊稱即使撤銷報案依然可以再提告。

但警方至始至終,都對外宣稱那是冒牌的假警察。

誰殺了詩織?兇手二:媒體

詩織的形象開始被媒體形塑成充滿惡意的猜測。過去,詩織曾經受朋友的拜託,短暫去酒吧工作兩個星期,但因為不擅喝酒,最後甚至沒有領取薪水就辭職,這段過去也在媒體的捕風捉影,甚至未經查證下,就將詩織冠上酒家女的稱號。

日本媒體之所以會隨著警方隨之起舞,關鍵在於日本獨特的報導體系。

在日本,唯有加入由報社和電視台等報導機構組成的記者俱樂部,才能提出採訪要求,獲得第一手的警察消息,但這也在無形之中形成官僚體制。因此,在不知道該採訪誰的情況下,多數時候,警察的消息成了媒體唯一的消息來源。

但此次,媒體似乎也沒有想到,這種上梁不正下樑歪的情況,會讓自己成為警察逃避責任的棋子。

文章插圖

誰殺了詩織?兇手三:???

詩織被殺後,警方根據目擊證人的情報鎖定嫌疑人的特徵:身高170公分、短髮、肥胖,身穿藍襯衫的男子。

但這樣的描述,其實和詩織的前男友小松和人的特徵並不相符。在週刊記者清水潔的調查下,發現小松和人的真實身分,其實是非法風俗店的老闆,而在現場被目擊到的兇嫌特徵則是小松的手下久保田。最後,記者清水潔找到了久保田的藏身處,蹲點十天後拍到了兇嫌的長相。

當清水潔將照片交給警察後,警方也隨即帶著逮捕令,在12月19日這天將久保田與其同夥緝拿歸案。小松和人也因出國逃亡計畫失敗,在2000年1月27日,被發現在北海道留下遺書後自殺身亡。

整個事件的真相,也終於水落石出。小松和人支付2000萬日圓,要求哥哥小松武史教訓詩織,武史則聘用3名手下:久保田祥史負責行兇、川上聰擔任車手、伊藤嘉孝負責跟蹤。最後三人分別被判15至18年有期徒刑。

女兒,永遠回不來了

上尾警署也終於承認,曾擅自竄改報案筆錄,免職當時涉案的3名員警,以及12位縣警減薪等警告處分。但對於詩織的父母來說,即使警方道歉他們的女兒也已經回不來了。

之後詩織父母向政府提出國家賠償,但審判過程中,上尾警署堅決否認,調查疏忽與命案之間存在絕對的因果關係,且認為詩織的遺書只是年輕女性幻想自己死掉,沉浸在感傷之中寫給家人和朋友的信。

詩織父母提出的國賠官司,最後僅以警方在妨礙名譽案件上的偵查怠慢,判賠家屬550萬日圓。

亞洲首個通過跟騷法國家

這起桶川跟蹤狂殺人事件,促使日本在2000年制定《跟蹤騷擾行為規範法》,成為亞洲第一個通過跟騷專法的國家。法案上路後,警方接到的跟蹤騷擾案件也從2000年的2280件,來到2001年的14662件。

文章插圖

如對他人持續做出糾纏行為,受害者可向警局提出告訴,2016年日本通過修正法案,警方確認行為人犯罪嫌疑後,可不經過警告,直接對嫌疑人提出禁止命令,防範被害人在案件受理期間進一步遭受到侵害。

巧合的是,5月18日,日本《跟蹤騷擾行為規範法》通過的這一天,剛好是詩織22歲生日。

如果桶川跟蹤狂殺人事件有留下的什麼話,就是這部法律了。

但遺憾的是,時至今日,即使受到跟騷法的保護,仍有許多年輕的生命因受到跟蹤狂的騷擾,甚至是媒體與網友們的輿論,成了被殺害多次,另一個女孩或男孩。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